專利名稱:液壓校正機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軸類零件加工校正技術領域,特別是指一種適用于傳動軸校正和加工的液壓機床。
技術背景 目前軸類零件的加工普遍采用人工校正校對,通過百分表對軸類零件的兩端進行測量,具體操作如下,先用百分表校對軸的一端,一邊轉動軸一邊調整;再用百分表校對軸的另一端,一邊轉動軸一邊調整,重復用百分表對軸的兩端進行校正,最終使得百分表的讀數趨于穩定,完成對軸同軸度的校正。由于傳動軸的加工對于同軸度的要求較高,若跳動度較高,則傳動軸在使用時易磨損,減少了傳動軸的使用壽命,因此校正對于軸類零件加工而言至關重要,但現有技術的校正時間較長,而且對于工人的熟練度也有較高要求,不利于提高生產效率。本申請人有鑒于上述現有技術的缺失與不便之處,秉持著研究創新、精益求精之精神,利用其專業眼光和專業知識,研究出一種液壓校正機床。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便于校正軸類零件同軸度并實施加工的液壓校正機床。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包括機床和移動V形座,移動V形座沿導槽移動,還包括兩組校正裝置,所述兩組校正裝置分別安裝于機床的左右兩端,校正裝置包括油缸座、油缸和百分表;所述油缸豎直地安裝于油缸座之上,油缸的液壓桿垂直于工件;所述油缸座活動地安裝于機床上,油缸座沿機床左右移動;百分表活動地安裝于油缸座的側邊,百分表沿油缸座上下調節。所述油缸座底部結構與移動V形座一致,為V形滑臺,所述導槽為V形槽;油缸座與移動V形座沿導槽移動。所述百分表固定于一根移動桿的一端,移動桿的另一端通過線性電機驅動;所述線性電機固定安裝于油缸座的側壁。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軸的兩端同時經百分表測量,并立即通過油缸進行調整,極大地縮短了軸加工時同軸度的調整時間,較少了誤差,提高了生產效率。
附圖I為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I對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作進一步說明,包括機床I和移動V形座2,移動V形座2沿導槽移動,還包括兩組校正裝置4,所述兩組校正裝置4分別安裝于機床I的左右兩端,校正裝置4包括油缸座41、油缸42和百分表43 ;所述油缸42豎直地安裝于油缸座41之上,油缸42的液壓桿421垂直于工件;所述油缸座41活動地安裝于機床I上,油缸座41沿機床I左右移動;百分表43活動地安裝于油缸座41的側邊,百分表43沿油缸座41上下調節。所述油缸座41底部結構與移動V形座2 —致,為V形滑臺,所述導槽為V形槽;油缸座41與移動V形座2沿導槽移動。所述百分表43固定于一根移動桿431的一端,移動桿431的另一端通過線性電機432驅動;所述線性電機432固定安裝于油缸座41的側壁。使用時,將待加工傳動軸3平放在V形座2之上,一端由固定床頭箱11的頂針固定,另一端由可移式尾座12的頂針固定;固定完畢待加工傳動軸3之后,調整油缸座41位于機床I上的位置,使兩組校正裝置4位于傳動軸3的兩端,分別控制左右兩臺線性電機432,使得與其連接的移動桿431端部的百分表43與傳動軸3接觸,讀取初始數值,連續地轉動傳動軸3,同時調節油缸42,利用液壓桿421壓緊或提升傳動軸3,使得百分表43的讀數趨于穩定,即傳動軸3的左右兩端的同軸度和跳動度校正完畢,可以進行下一步加工。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專利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因此,本實用新型專利的保護范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
權利要求1.液壓校正機床,包括機床和移動V形座,移動V形座沿導槽移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兩組校正裝置,所述兩組校正裝置分別安裝于機床的左右兩端,校正裝置包括油缸座、油缸和百分表; 所述油缸豎直地安裝于油缸座之上,油缸的液壓桿垂直于工件; 所述油缸座活動地安裝于機床上,油缸座沿機床左右移動; 百分表活動地安裝于油缸座的側邊,百分表沿油缸座上下調節。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液壓校正機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缸座底部結構與移動V形座一致,為V形滑臺,所述導槽為V形槽;油缸座與移動V形座沿導槽移動。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液壓校正機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百分表固定于一根移動桿的一端,移動桿的另一端通過線性電機驅動;所述線性電機固定安裝于油缸座的側壁。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軸類零件加工校正技術領域,特別是指一種適用于傳動軸校正和加工的液壓機床,包括機床和移動V形座,移動V形座沿導槽移動,還包括兩組校正裝置,所述兩組校正裝置分別安裝于機床的左右兩端,校正裝置包括油缸座、油缸和百分表;所述油缸豎直地安裝于油缸座之上,油缸的液壓桿垂直于工件;所述油缸座活動地安裝于機床上,油缸座沿機床左右移動;百分表活動地安裝于油缸座的側邊,百分表沿油缸座上下調節。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軸的兩端同時經百分表測量,并立即通過油缸進行調整,極大地縮短了軸加工時同軸度的調整時間,較少了誤差,提高了生產效率。
文檔編號B21D3/00GK202725679SQ201220342800
公開日2013年2月13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16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16日
發明者何宗儀 申請人:株洲東風傳動軸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