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小型管件切斷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管件切割裝置。
背景技術:
管件在人們日常生活中很常見,而在使用管件時都要根據使用長度來切割管件,切斷之后斷面是否平滑,是影響使用的重要因素,對管件后續連接及加工影響很大,目前市場上的管件切割器切斷管件后斷面的表面質量都不盡如人意,主要是由于切刀的進給比較僵硬,對管件的施力不平滑,管件側壁受到的剪切力不穩定。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管件切割器對管件施加的剪切力不平滑問題,提供一種能持續平穩施加剪切力的管件切割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一種小型管件切斷裝置,包括整體骨架和安裝在整體骨架上的兩個圓柱形定位滾輪,其特征在于整體骨架由筒狀的手柄和弓形的懸臂組成,兩個圓柱形定位滾輪安裝在懸臂內側,手柄內部沿其軸線安裝刀片支撐架和壓力軸,刀片支撐架的前端伸出手柄并安裝刀片,后端通過壓力彈簧和壓力軸連接。壓力軸的后半段上套有軸套,兩者通過螺紋配合,軸套上套有固定螺母;手柄內壁固定安裝有固定螺母,軸套頂端的凸沿卡在手柄內壁階梯臺及固定螺母之間,后端通過固定螺釘和旋轉套連接,旋轉套套在手柄上。刀片支撐架上設置有回位彈簧。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1.該裝置能夠在彈簧的作用下實現刀具的自動進給,并且進給力平穩,再通過旋轉整體骨架進行切割管件,使得切斷管斷口整齊,質量較高。解決了現有切斷裝置施力不均導致的斷口面的不圓整問題。2.手柄上的旋轉套的轉動角度可以控制剪切力的大小,旋轉套旋轉后通過螺紋來控制壓力軸的進給量,這樣就可以根據被切割管件材質比較精確的控制剪切力的大小。3.設置有回位彈簧,切割完畢后可以使刀片快速回位。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如圖,整體骨架11由筒狀的手柄和弓形的懸臂組成,懸臂頂端的內側安裝有兩個圓柱形定位滾輪1,整體骨架11的手柄為中空結構,其左端內部安裝有刀片支撐架3,刀片支撐架3的后端有凸沿,凸沿與手柄左端的頂壁之間設有回位彈簧4,刀片支撐架3的頂端安裝刀片2。刀片支撐架3末端通過壓力彈簧5和壓力軸6的頂端連接,[0017]壓力軸6的后半段上套有軸套7,兩者通過螺紋配合,軸套7上套有固定螺母8 ;手柄內壁固定安裝有固定螺母8,軸套7頂端的凸沿卡在手柄內壁階梯臺及固定螺母8之間,末端通過固定螺釘10和旋轉套9連接,旋轉套9套在手柄上。工作原理將被切割管件12放在兩個圓柱形定位滾輪I和刀片2之間,然后手動旋轉旋轉套9,由于緊固螺釘10將軸套7和旋轉套9連接,從而帶動軸套7旋轉,由于軸套7軸向的自由度被限制,進而通過與壓力軸6的螺紋間的配合,使得壓力軸6軸向運動,進而壓縮壓力彈簧5,進一步推動刀片支撐架3,從而實現力的進給,最后通過旋轉整體骨架11進行切割管件,由于壓力彈簧5的作用,在切割過程中,刀片對管件12的作用力都能保持持續且平滑,從而保證斷面的圓順。斷管之后通過旋轉手柄9的回旋,刀片2在回位彈簧4的作用下復位。
權利要求1.一種小型管件切斷裝置,包括整體骨架(11)和安裝在整體骨架(11)上的兩個圓柱形定位滾輪(1),其特征在于整體骨架(11)由筒狀的手柄和弓形的懸臂組成,兩個圓柱形定位滾輪(I)安裝在懸臂內側,手柄內部沿其軸線安裝刀片支撐架(3)和壓力軸(6),刀片支撐架(3)的前端伸出手柄并安裝刀片(2),后端通過壓力彈簧(5)和壓力軸(6)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管件切斷裝置,其特征在于壓力軸(6)的后半段上套有軸套(7),兩者通過螺紋配合,軸套(7)上套有固定螺母(8);手柄內壁固定安裝有固定螺母(8),軸套(7)頂端的凸沿卡在手柄內壁階梯臺及固定螺母之間,后端通過固定螺釘(10)和旋轉套(9)連接,旋轉套(9)套在手柄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管件切斷裝置,其特征在于刀片支撐架(3)上設置有回位彈簧(4)。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小型管件切斷裝置,包括整體骨架(11)和安裝在整體骨架(11)上的兩個圓柱形定位滾輪(1),其特征在于整體骨架(11)由筒狀的手柄和弓形的懸臂組成,兩個圓柱形定位滾輪(1)安裝在懸臂內側,手柄內部沿其軸線安裝刀片支撐架(3)和壓力軸(6),刀片支撐架(3)的前端伸出手柄并安裝刀片(2),后端通過壓力彈簧(5)和壓力軸(6)連接。本實用新型能夠在彈簧的作用下實現刀具的自動進給,并且進給力平穩,再通過旋轉整體骨架進行切割管件,使得切斷管斷口整齊,質量較高。解決了現有切斷裝置施力不均導致的斷口面的不圓整問題。
文檔編號B23D21/10GK202894465SQ20122056522
公開日2013年4月24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31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31日
發明者王華東, 王自勤, 侯惠蘭, 孫一平, 孟忠良 申請人:貴州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