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矯直機非矯直模式的輥盒替代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尤其涉及一種矯直機非矯直模式的輥盒替代裝置。
背景技術:
冷軋廠2#線和重卷機組矯直機在非矯直模式生產過程中,帶鋼極易與矯直輥刮擦,產生帶鋼擦傷和矯直輥不必要的損耗,如果抽出輥盒,又會造成引帶困難。所以需要一種可以替代輥盒的裝置,實現順利引帶,保護矯直輥的目的。
發明內容為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矯直機非矯直模式的輥盒替代裝置,可順利引帶,保護工作輥輥系,帶鋼不受損傷。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一種矯直機非矯直模式的輥盒替代裝置,包括小輪、導板、車架、定位銷孔,車架上固定有導板,車架兩側設有小輪,車架上設有定位銷孔,所述的車架外形尺寸與矯直機本體相匹配。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實現順利引帶,保護工作輥輥系,帶鋼不受損傷,可在矯直機本體換輥軌道上運行,滿足使用時快速更換的需要。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工作狀態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K向視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局部放大圖。圖中1_矯直機本體2-本裝置工作位3-本裝置移出位4-換輥軌道5-導板6-小輪7-車架8-定位銷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說明書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地描述,但是應該指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不限于以下的實施方式。見圖1、圖2、圖3、圖4,一種矯直機非矯直模式的輥盒替代裝置,包括小輪6、導板
5、車架7、定位銷孔8,車架7上固定有導板5,車架7兩側設有小輪6,車架7上設有定位銷孔8,所述的車架7外形尺寸與矯直機本體I相匹配。使用時,小輪6對準換輥軌道4,將本裝置整體放置于換輥軌道4上,然后將其推進矯直機本體I內,通過車架上的定位銷孔8與矯直機本體I鎖緊。本裝置在側面接口尺寸上與輥盒完全相同,可以與矯直機本體I完全配合,以保證本裝置裝入并夾緊后穩定牢固不產生顫振和晃動,標高比機組軋制線略低,可以保證在引帶時帶鋼的順利通過,又可以保證帶鋼不被劃傷,同時上表面采用酚醛布板,保證即使板形不好的帶鋼通過也不會產生劃傷,下部采用與主設備換輥軌道4相配的小車輪,以保證使用時快速更換的需要。本實用新型避免不必要的輥系修磨,實現順利引帶,帶鋼不受損傷,同時可在矯直機本體換輥軌道上運行,滿足使用時快速更換的需要。
權利要求1.一種矯直機非矯直模式的輥盒替代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小輪、導板、車架,定位銷孔,車架上固定有導板,車架兩側設有小輪,車架上設有定位銷孔,所述的車架外形尺寸與矯直機本體相匹配 。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矯直機非矯直模式的輥盒替代裝置,包括小輪、導板、車架,車架上固定有導板,車架兩側設有小輪,車架上設有定位銷孔,所述的車架尺寸與矯直機本體相匹配。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避免不必要的輥系修磨,實現順利引帶,帶鋼不受損傷,同時可在矯直機本體換輥軌道上運行,滿足使用時快速更換的需要。
文檔編號B21D1/02GK202910107SQ201220565608
公開日2013年5月1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30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30日
發明者孫長津, 沈文成, 曹威, 張亮, 潘偉 申請人:鞍鋼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