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金屬管自動校圓系統及其處理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金屬管自動校圓系統及其處理方法。包括PLC控制器、工控計算機、位置傳感器、管徑識別系統、變頻器、托輥電機、位置檢測編碼器、CCD相機或激光測距儀構成的管徑檢測部件、托輥和管徑校正裝置,所述管徑識別系統、位置傳感器和位置檢測編碼器與PLC控制器的輸入端連接,所述工控計算機與PLC控制器雙向連接,托輥電機通過變頻器與所述PLC控制器的輸出端電連接,所述CCD相機與工控計算機電連接,所述托輥電機通過托輥機構帶動金屬管轉動,所述管徑校正裝置受控于所述PLC控制器。所述系統能實現自動混管校圓,提高生產效率,降低廢品率。
【專利說明】—種金屬管自動校圓系統及其處理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金屬管檢測【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金屬管自動校圓處理系統。
【背景技術】
[0002]使用18號以上的鑄造鐵水經添加球化劑后,經過離心球墨鑄鐵機高速離心鑄造成的管材,稱之為“球墨鑄鐵管”,簡稱為球管、球鐵管和球墨鑄管等。球墨鑄鐵管是金屬管的一種,是一種鐵、碳和硅的合金。球墨鑄鐵中石墨是以球狀形式存在的,一般石墨的大小為6-7級,質量上要求鑄鐵管的球化等級控制為1-3級(球化率大于80%),因而材料本身的機械性能得到了較好的改善,具有鐵的本質、鋼的性能。退火后的球墨鑄鐵管其金相組織為鐵素體加少量珠光體,機械性能良好,防腐性能優異、延展性能好,密封效果好,安裝簡易,主要用于市政、工礦企業給水、輸氣,輸油等領域,是供水管材的首選,具有很高的性價比。
[0003]在現有技術中,球墨鑄鐵管管徑測量多為人工采用測量工具進行測量;使用標圓測量球墨鑄鐵管的通直外徑,使用卡尺測量球墨鑄鐵管的壁厚,操作人員根據測量結果依據標準判斷管子外徑尺寸的合規性。對于測量尺寸不合格的管子,操作人員操作液壓機械裝置從管子外部擠壓使管子發生形變以使管身尺寸達到合格的范圍內,對于多次擠壓仍不合格的管子直接進行判廢處理,傳統的測量和校正方法人工勞動強度大、測量效率低。
[0004]日本專利文獻JP特開2006-272365A公開了一種金屬管管端矯正裝置,其包括外徑測量裝置1、控制器2以及矯正裝置4,外徑測量裝置包括臂la、支撐于臂Ia上的接觸傳感器Ib以及旋轉源Ic,旋轉源Ic帶動接觸傳感器Ib沿圓周方向旋轉一圈,接觸傳感器Ib掃描鋼管P外表面一圈從而能夠獲得鋼管P管端的形狀以及最大外徑、最小直徑、最小直徑的位置;托輥3a,3b支撐并使鋼管P沿圓周旋轉,并且旋轉速度、旋轉時間可控,校正裝置4位于鋼管P的內部,根據從控制器2中輸出的圓度偏移以及校正值,對鋼管P的圓度進行校正。由于金屬管產品隨直徑不同型號很多,在生產過程中,為了適應不同管徑的金屬管檢測,如上所述的技術方案將面臨著調整外徑測量裝置的問題,以適應不同管徑金屬管的質量檢測需要,然而,為了實現自動化生產,這樣的調整必然會影響到生產的連續性;若針對不同型號管徑金屬管設置多個檢測工位,一方面將增加成本,另一方面將占據更多的工作空間。
【發明內容】
[0005]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金屬管自動校圓系統,以實現可面向不同管徑金屬管校圓需要的混管校圓系統。所述系統能夠自動檢測球墨鑄鐵管的管徑和橢圓度,對測量不合格的管子自動校正,對多次校正后仍不合格的鑄管進行判廢處理。
[0006]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金屬管自動校圓處理系統,其包括電氣控制部分、圖像采集部分、管徑校正裝置和管徑識別系統,所述管徑識別系統用于檢測金屬管的管徑,并將管徑信息傳送至所述電氣控制部分,所述電氣控制部分根據管徑大小使金屬管按照預設的速度旋轉;所述圖像采集部分根據管徑大小按照預設的拍照次數對金屬管端進行圖像采集,同時處理圖像識別管端管徑信息,并根據所述管端管徑信息向所述電氣控制部分發送校圓指令,所述電氣控制部分使金屬管旋轉到位配合所述管徑校正裝置的校圓動作。
[0007]或者,一種金屬管自動校圓處理系統,其包括電氣控制部分,激光測距部分,管徑校正裝置和管徑識別系統,所述管徑識別系統用于檢測金屬管的管徑,并將管徑信息傳送至所述電氣控制部分,所述電氣控制部分根據管徑大小使金屬管按照預設的速度旋轉;所述激光測距部分根據管徑大小按照預設的檢測次數測量金屬管管端直徑,并根據所述管端管徑信息向所述電氣控制部分發送校圓指令,所述電氣控制部分使金屬管旋轉到位配合所述管徑校正裝置的校圓動作。
[0008]優選地,該金屬管自動校圓處理系統的電氣控制部分包括PLC控制器、工控計算機、位置傳感器、管徑識別系統、變頻器、托輥電機、位置檢測編碼器、CCD相機、托輥和管徑校正裝置,所述管徑識別系統、位置傳感器和位置檢測編碼器與PLC控制器的輸入端連接,所述工控計算機與PLC控制器雙向連接,托輥電機通過變頻器與所述PLC控制器的輸出端電連接,所述CCD相機與工控計算機電連接,所述托輥電機與托輥固定連接,托輥帶動待檢測金屬管轉動,所述管徑校正裝置受控于所述PLC控制器。
[0009]優選地,該金屬管自動校圓處理系統的圖像采集部分包括工控計算機和CXD相機,所述工控計算機控制所述CCD相機的取像過程,并根據所述管端管徑信息向所述電氣控制部分發送校圓指令。
[0010]優選地,該金屬管自動校圓系統的激光測距部分包括工控計算機和激光測距儀,所述工控計算機控制所述激光測距儀的測量過程,并根據所述管端管徑信息向所述電氣控制部分發送校圓指令。
[0011]優選地,所述管徑校正裝置在所述電氣控制部分的控制下執行伸縮動作,伸縮量由所述工控計算機根據采集到的所述管端管徑信息確定;電氣控制部分根據所述位置檢測編碼器檢測記錄的管端管徑極值所在位置調整所述金屬管使所述管徑校正裝置的伸縮方向與管端極值位置方向一致;通常采集的管端管徑信息包括管端管徑均值、橢圓度和管徑極值等。
[0012]優選地,所述CXD相機位于待檢測金屬管的正上方。
[0013]優選地,所述兩臺激光測距儀位于待測金屬管的正上方和正下方。
[0014]優選地,所述管徑識別系統位于所述待檢測金屬管的左側或右側。
[0015]優選地,所述托輥設有兩組,所述位置傳感器位于兩組托輥之間,所述位置檢測編碼器固定在所述托輥上。
[0016]優選地,所述托輥位于所述待檢測金屬管的兩端,所述托輥與待檢測金屬管形成點接觸。
[0017]優選地,所述金屬管包括球墨鑄鐵管。
[0018]本發明提出的金屬管自動校圓處理方法包括如下的步驟:
a.位置傳感器檢測金屬管是否進入校圓工位;
b.若金屬管到位,PLC控制器啟動管徑識別系統,所述管徑識別系統將管徑信息傳送到所述PLC控制器中;
c.所述PLC控制器延時一個設定時間后,根據管徑大小按照預設轉速驅動托輥電機轉動,托棍電機通過托棍機構轉動金屬管;
d.在向托輥電機發出驅動指令的同時,所述PLC控制器向工控計算機發出指令,所述工控計算機收到指令后啟動CCD相機按照與管徑大小匹配的預定頻率拍攝管端圖像,所述工控計算機同步開始處理圖像,計算管端管徑信息,并判斷金屬管是否合格;
e.對于不合格的金屬管,工控計算機向所述PLC控制器發送信號,PLC控制器根據該信號控制管徑校正裝置執行管端的校圓動作。
[0019]所述系統包括數據采集部分及電氣控制部分,數據采集部分包括傳感器和CCD相機,工控計算機通過CCD相機采集球墨鑄鐵管的管徑數據并通過工控計算機中的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算出球墨鑄鐵管的橢圓度信息,并通過相關傳感器和PLC控制器計算出管徑尺寸信息;電氣控制部分采用PLC控制器實現,根據工控計算機和PLC控制器采集到的管徑和橢圓度信息,實現對管徑校正裝置的控制,從而所述系統能夠自動檢測判斷球墨鑄鐵管是否合格,統計出球墨鑄鐵管管徑尺寸的合格率,進而對不合格的產品能夠實現自動校圓,對多次校正后仍然不合適的產品進行剔除處理,提高了球墨鑄鐵管的質量,降低了工人的勞動強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測量的準確度,改善了操作人員的工作環境。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0]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0021]圖1是實施例1的原理示意圖;
圖2是實施例1的方法流程圖;
圖3是實施例2的原理不意圖;
圖4是實施例2的方法流程圖;
其中:1、PLC控制器2、工控計算機3、位置傳感器4、管徑識別系統5、變頻器6、托輥電機7、位置檢測編碼器8、C⑶相機9、待檢測金屬管10、托輥機構11、管徑校正裝置12激光測距儀。
【具體實施方式】
[0022]實施例1:
如圖1所示,一種金屬管自動校圓系統,包括PLC控制器1、工控計算機2、位置傳感器
3、管徑識別系統4、變頻器5、托輥電機6、位置檢測編碼器7、CXD相機8、托輥機構10。所述工控計算機2與所述PLC控制器I雙向連接,管徑識別系統4、位置傳感器3和位置檢測編碼器7與PLC控制器I電連接,托輥電機6通過變頻器5與所述PLC控制器I的輸出端電連接,所述CCD相機8或激光測距儀12與工控計算機2電連接,所述托輥電機6與托輥機構10固定連接,托輥機構10帶動待檢測金屬管9轉動。
[0023]優選地,為了拍照方便,所述CXD相機8位于待檢測金屬管9的插口端的正上方,用來拍攝金屬管水壓檢測試驗前與試驗后的插口管端圖像。所述管徑識別系統4位于所述待檢測金屬管9的左側或右側,用于識別管徑的信息。所述托輥機構10設有兩組,每組兩個,所述位置傳感器3位于兩個托輥之間,所述位置檢測編碼器7固定在所述托輥機構10上,托棍電機6帶動托棍機構10轉動,托棍機構10帶動待檢測金屬管9轉動,當待檢測金屬管9放到兩組托輥機構10之間時,位置傳感器3感知到金屬管9已放置好,將相關信息傳送給PLC控制器I。
[0024]每組托輥機構10位于所述待檢測金屬管9的兩端,所述托輥機構10與待檢測金屬管9的兩個端部形成點接觸,用以減少托輥在旋轉過程中對金屬管身外周的磨損。
[0025]所述系統的工作流程如下:
(O當金屬管進入到具有該系統的工位時,位置傳感器檢測到有管,PLC控制器控制管徑識別系統啟動,把此工位上的金屬管管徑信息傳遞給PLC控制器,PLC控制器中的程序根據傳感器的輸入信號判斷出此時校圓工位上的金屬管管徑基本信息;
(2)在識別出管徑信息后,PLC控制器發出金屬管旋轉控制指令,PLC程序延時一個設定時間后控制托輥電機轉動,托輥電機驅動托輥旋轉,在PLC控制器的程序中,不同管徑的金屬管按照不同的預定轉速被驅動旋轉;
(3)在PLC控制器發出管子旋轉指令的同時給工控計算機發出指令,管子旋轉360度,旋轉角度檢測由安裝在托輥軸上的位置編碼器檢測,在金屬管旋轉360度過程中,CCD相機根據與管徑匹配的頻率在插口端拍攝多組圖像,圖像傳輸存儲到工控計算機中,工控計算機根據程序計算出此金屬管的一組管徑數值,并計算平均值和橢圓度,判斷出管徑的最大值位置和最小值位置;
(4)對檢測管徑不合格的金屬管,工控計算機發給PLC控制器一個信號,PLC控制器根據位置編碼器檢測記錄的管徑極值位置,控制托輥旋轉,使管徑的最小值位置處于位于水平或垂直方向;
(5)當管子旋轉到位后,PLC控制器控制管徑校正裝置從插口側進入金屬管端,管徑校正裝置通過伸縮漲緊使管子管身發生形變進行校正,校正后管身橢圓度達到質量要求的范圍即判定為合格,校正后,重復進行步驟(3),判斷橢圓度是否達到質量要求的范圍,如合格,進入下一工序;
(6)多次校正后檢測橢圓度仍不合格的管子將被判定為不合格,工控計算機記錄此不合格管的信息,并統計不合格率。
[0026]所述系統能夠根據測得的金屬管橢圓度和經驗公式計算出管徑校正裝置需要的伸縮量,校正方式有兩種:從管子內部向外擠壓和從管子外部向內擠壓。所述系統能夠根據測量結果自動調整托輥的位置,保證管徑校正裝置伸縮方向與金屬管橢圓極值位置所在方向的一致性。以插口管徑最小值所在位置為例,托輥旋轉使該位置處于水平方向,管徑校正裝置如油缸,進入插口管端內,按照計算出的預定伸縮量如管徑平均值水平地施加擠壓力,使管徑校正裝置的直徑達到該預定伸縮量。
[0027]所述系統包括數據采集部分及電氣控制部分,數據采集部分包括傳感器和CCD相機,工控計算機通過CXD相機采集金屬管的管徑數據并通過工控計算機中的圖像處理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算出金屬管的橢圓度信息;電氣控制部分采用PLC控制器實現,根據工控計算機采集到的管端管徑信息(管端管徑均值、橢圓度、管徑極值等)和和位置檢測編碼器采集到的管徑最大值或最小值位置信息,實現對管徑校正裝置的控制,從而所述系統能夠自動檢測判斷金屬管是否合格,統計出金屬管管徑尺寸的合格率,進而對不合格的產品能夠實現自動校圓,對校正后仍然不合適的產品進行剔除處理,提高了金屬管的質量,降低了工人的勞動強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測量的準確度,改善了操作人員的工作環境。
[0028] 實施例2:
在本實施例中,替換實施例1中利用CCD相機采集圖像從而檢測金屬管直徑的方案,取而代之,采用激光三角測距原理,在金屬管如實施例1中描述的旋轉狀態下,檢測出不同位置下的金屬管管徑,得到一組金屬管管徑數值,判斷出最大管徑值位置或者最小管徑值位置,然后按照如實施例1中所述方式,由管徑校正裝置執行校圓過程。
[0029]如圖2所示,在金屬管9的正上和正下位置各設置一臺激光測距儀12,正上和正下位置可借助托輥機構10來確定,激光測距儀12位置固定,當位置傳感器3檢索到金屬管9到位后,上下兩個激光測距儀12即可開始工作,按照三角測距原理檢測管徑;當金屬管9按照設定轉速旋轉時,激光測距儀12采集一組金屬管旋轉到不同位置下的管徑數值。之后按照如實施例1所描述的方式,在工控計算機3和PLC控制器I的控制下執行校圓動作。
[0030]所述系統的工作流程如下:
(O當金屬管進入到具有該系統的工位時,位置傳感器檢測到有管,PLC控制器控制管徑識別系統啟動,把此工位上的金屬管管徑信息傳遞給PLC控制器,PLC控制器中的程序根據傳感器的輸入信號判斷出此時校圓工位上的金屬管管徑基本信息;
(2)在識別出管徑信息后,PLC控制器發出金屬管旋轉控制指令,PLC程序延時一個設定時間后控制托輥電機轉動,托輥電機驅動托輥旋轉,在PLC控制器的程序中,不同管徑的金屬管按照不同的預定轉速被驅動旋轉;
(3)在PLC控制器發出管子旋轉指令的同時給工控計算機發出指令,管子總共旋轉360度,旋轉角度檢測由安裝在托輥軸上的位置編碼器完成,在金屬管旋轉360度過程中,激光測距儀按照與管徑匹配的頻率在插口端采集多個管徑數值,工控計算機根據程序處理該組管徑數值,并計算平均值和橢圓度,判斷出管徑的最大值位置和最小值位置;
(4)對檢測管徑不合格的金屬管,工控計算機發給PLC控制器一個信號,PLC控制器根據位置編碼器檢測記錄的管徑極值位置,控制托輥旋轉,使管徑的最小值位置處于位于水平或垂直方向;
(5)當管子旋轉到位后,PLC控制器控制管徑校正裝置從插口側進入金屬管端,管徑校正裝置通過伸縮漲緊使管子管身發生形變進行校正,校正后管身橢圓度達到質量要求的范圍即判定為合格,校正后,重復進行步驟(3),判斷橢圓度是否達到質量要求的范圍,如合格,進入下一工序;
(6)多次校正后檢測橢圓度仍不合格的管子將被判定為不合格,工控計算機記錄此不合格管的信息,并統計不合格率。
[0031]本文中應用了具體個例對本發明的原理及其實施方式進行了闡述,以上實施例的說明只是用來幫助理解本發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對本發明進行若干改進和修飾,這些改進和修飾也落入本發明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金屬管自動校圓系統,其包括電氣控制部分(1,3,5,6,7,10,12),圖像采集部分(2,8)和管徑校正裝置(11),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管徑識別系統(4),所述管徑識別系統(4)用于檢測金屬管的管徑,并將管徑信息傳送至所述電氣控制部分,所述電氣控制部分根據管徑大小使金屬管按照預設的速度旋轉;所述圖像采集部分根據管徑大小按照預設的拍照次數對金屬管端進行圖像采集,同時處理圖像識別管端管徑信息,并根據所述管端管徑信息向所述電氣控制部分發送校圓指令,所述電氣控制部分使金屬管旋轉到位配合所述管徑校正裝置(11)的校圓動作。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金屬管自動校圓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氣控制部分(1,3,5,6,7,10)包括PLC控制器(I)、位置傳感器(3)、位置檢測編碼器(7)、變頻器(5)、托輥電機(6 )、托輥機構(10 );所述位置傳感器(3 )和位置檢測編碼器(7 )與PLC控制器電連接,所述托輥電機(6 )通過變頻器(5 )與所述PLC控制器(I)電連接,所述托輥電機(6 )驅動托輥機構(10),托輥機構(10)帶動所述金屬管(9)轉動。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金屬管自動校圓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圖像采集部分(2,8)包括工控計算機(2)和C⑶相機(8),所述工控計算機(2)控制所述C⑶相機(8)的取像過程,并根據所述管端管徑信息向所述電氣控制部分發送校圓指令。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金屬管自動校圓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徑校正裝置(11)可采用從管端外部向內擠壓或從管端內壁向外擠壓的校圓方式。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金屬管自動校圓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徑校正裝置(11)在所述電氣控制部分的控制下執行伸縮動作,伸縮量由所述工控計算機根據采集到的所述管端管徑信息確定。
6.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金屬管自動校圓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氣控制部分根據所述位置檢測編碼器(7)檢測記錄的`管端管徑極值所在位置調整所述金屬管使所述管徑校正裝置(11)的伸縮方向與管端極值位置方向一致。
7.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金屬管自動校圓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端管徑信息包括橢圓度和管徑極值。
8.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金屬管自動校圓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PLC控制器(I)根據不同的管徑信息控制所述托輥電機(6)以不同的預設旋轉速度驅動金屬管勻速旋轉。
9.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金屬管自動校圓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CCD相機(8)位于所述金屬管端的正上方。
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金屬管自動校圓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徑識別系統(4)位于所述金屬管的左側或右側。
11.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金屬管自動校圓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托輥機構(10)設有兩組,一組包括兩個托輥,所述位置傳感器(3)位于兩組托輥機構(10)之間,所述位置檢測編碼器(7)與托輥機構(10)的單體托輥同軸安裝。
12.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金屬管自動校圓系統,其特征在于各組托輥(10)支撐于所述金屬管的兩端,所述托輥與金屬管端形成點接觸。
13.一種金屬管自動校圓處理方法,其包括如下的處理步驟: a.位置傳感器(3)檢測金屬管是否進入校圓工位; b.若金屬管到位,PLC控制器(I)啟動管徑識別系統(4),所述管徑識別系統(4)將管徑信息傳送到所述PLC控制器(I)中; c.所述PLC控制器(I)延時一個設定時間后,根據管徑大小按照預設轉速驅動托輥電機(6)轉動,托棍電機通過托棍機構轉動金屬管; d.在向托輥電機(6)發出驅動指令的同時,所述PLC控制器(I)向工控計算機(2)發出指令,所述工控計算機(2)收到指令后啟動CCD相機按照與管徑大小匹配的預定頻率拍攝管端圖像,所述工控計算機(2)同步開始處理圖像,計算管端管徑信息,并判斷金屬管是否合格; e.對于不合格的金屬管,工控計算機(2)向所述PLC控制器(I)發送信號,PLC控制器根據該信號控制管徑校正裝置(11)執行管端的校圓動作。
14.一種金屬管自動校圓系統,其包括電氣控制部分(1,3,5,6,7,10),激光測距部分(2,12)和管徑校正裝置(11),其特征在于, 還包括管徑識別系統(4),所述管徑識別系統(4)用于檢測金屬管的管徑,并將管徑信息傳送至所述電氣控制部分,所述電氣控制部分根據管徑大小使金屬管按照預設的速度旋轉;所述激光測距部分根據管徑大小按照預設的檢測次數測量金屬管管端直徑,并根據所述管端管徑信息向所述電氣控制部分發送校圓指令,所述電氣控制部分使金屬管旋轉到位配合所述管徑校正裝置(11)的校圓動作。
15.如權利要求14所述的金屬管自動校圓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氣控制部分(1,3,5,6,7,10)包括PLC控制器(I)、位置傳感器(3)、位置檢測編碼器(7)、變頻器(5)、托輥電機(6)、托輥機構(10); 所述位置傳感器(3)和位置檢測編碼器(7)與PLC控制器電連接,所述托輥電機(6 )通過變頻器(5 )與所述PLC控制器(I)電連接,所述托輥電機(6 )驅動托輥機構(10 ),托輥機構(10 )帶動所述金屬管(9 )轉動。
16.如權利要求14所述的金屬管自動校圓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測距部分(2,12)包括工控計算機(2)和激光測距儀(12),所述工控計算機(2)控制所述激光測距儀(12)的測量過程,并根據所述管端管徑信息向所述電氣控制部分發送校圓指令。
17.一種金屬管自動校圓處理方法,其包括如下的處理步驟: a.位置傳感器(3)檢測金屬管是否進入校圓工位; b.若金屬管到位,PLC控制器(I)啟動管徑識別系統(4),所述管徑識別系統(4)將管徑信息傳送到所述PLC控制器(I)中; c.所述PLC控制器(I)延時一個設定時間后,根據管徑大小按照預設轉速驅動托輥電機(6)轉動,托棍電機通過托棍機構轉動金屬管; d.在向托輥電機(6)發出驅動指令的同時,所述PLC控制器(I)向工控計算機(2)發出指令,所述工控計算機(2)收到指令后啟動激光測距儀(12)按照與管徑大小匹配的預定頻率檢測管端直徑,所述工控計算機(2)處理檢測到的一組管端徑值,并判斷金屬管是否合格; e.對于不合格的金屬管,所述工控計算機(2)向所述PLC控制器(I)發送信號,PLC控制器根據該信號控制管徑校正裝置(11)執行管端的校圓動作。
【文檔編號】B21D3/14GK103624114SQ201310571856
【公開日】2014年3月12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15日 優先權日:2013年11月15日
【發明者】張同波, 李軍, 陳江濤, 劉志毅, 馮永剛, 閆現臣, 孔國濱 申請人:新興鑄管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