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旋轉振動加工防水刀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刀具模塊,尤指一種旋轉振動加工防水刀把。
背景技術:
銑削加工為機械加工的制法之一,現有技術使用銑床機來滿足銑削加工的需求。現有銑床機為通過一主軸的轉動,帶動一銑刀轉動,該銑刀的刀面會接觸工件,而對工件進行加工。又,現有技術為了避免銑刀在加工時產生高溫并增加排屑效果,該銑刀對工件進行加工時,會供給一加工液(冷卻液)沖洗該銑刀與該工件的接觸區域,以快速帶走熱量,同時帶走加工殘屑。此現有銑刀的加工方式,當要對工件加工形成溝槽時,若溝槽的寬度接近銑刀的圓徑,由于幾乎沒有排屑的空間,即使通過加工液的輔助,其排屑效果亦不佳,因此若維持原本的進刀速度,則可能會破壞工件或是直接斷刀,因此現有銑刀必須放慢移動速度,并多次進刀與退刀,以利于排屑的進行。顯然其加工效率會大幅的降低,無法滿足使用上的需求。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旋轉振動加工防水刀把,使其可以加強排屑效果,避免排屑不良所導致的加工效率降低。為達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旋轉振動加工防水刀把,裝設于一加工機臺上,其包含有一刀把、一接頭桿、一固定外殼、二導電軸承、一絕緣套、多個壓電片與一防水片。其中該刀把裝設于該加工機臺的一主軸上;該接頭桿固定于該刀把上;該固定外殼固定于該加工機臺上;該二導電軸承之間間隔一絕緣環;該絕緣套覆蓋該刀把,并間隔該二導電軸承可轉動的穿套于該固定外殼上,且該刀把與該固定外殼之間形成有一圓縫隙;該壓電片的兩端分為正極、負極的極性端,且該壓電片為堆棧在一起固定于該接頭桿上,并讓極性相同的極性端相鄰,且該壓電片各具有分別連接該二導電軸承的二電極線,又該壓電片產生超聲波級的振動而帶動該接頭桿線性振動;并該防水片設置于該固定外殼上并滾動接觸該刀把,以封閉該固定外殼與該刀把之間的圓縫隙。其中,該二電極線分別通過一第一電極片連接該二導電軸承。其中,該二電極線分別通過一第二電極片接觸該極性端。其中,該接頭桿具有一凹槽,該壓電片疊置于該凹槽上,且該壓電片分別具有對應該凹槽的多個中心圓孔,并讓一穿桿穿過該中心圓孔固定于該凹槽上。其中,該壓電片為偶數個,且該中心圓孔的內邊緣作絕緣處理,并該穿桿為導電材質并接觸該壓電片堆棧后最上面的極性端,且最下面的該極性端通過一電極片電性接觸該穿桿。其中,更具有一正極線路與一負極線路,并分別連接該二導電軸承。其中,該固定外殼具有一穿孔,該穿孔供該正極線路與該負極線路穿過。[0012]其中,該二導電軸承分具有一固定部與一轉動部,該二固定部分供該正極線路與該負極線路連接,而該二轉動部分供與該二電極線電性接觸。其中,該刀把具有至少二定位洞,該接頭桿具有對應該二定位洞的二定位穿孔,且通過二螺絲螺鎖穿過該二定位穿孔與該二定位洞。其中,該刀把具有容納該壓電片的一容置空間。其中,該固定外殼具有一固定柱,該固定柱插設于該加工機臺上。其中,該固定柱與該固定外殼之間設置一彈簧,而讓該固定柱相對該固定外殼伸縮。其中,該防水片通過一螺絲穿過而螺鎖固定于該固定外殼上。其中,該固定外殼與該刀把之間設置一阻水軸承,該阻水軸承具有相對轉動的一阻水固定部與一阻水轉動部,該阻水固定部固定于該固定外殼上,而該阻水轉動部固定于該刀把。其中,該刀把于緊鄰該防水片處,更設置一止水環。其中,該固定外殼與該刀把之間,于緊鄰該導電軸承之下方更設置一隔水墊。據此,本實用新型讓該接頭桿夾制一加工刀,并通過該二導電軸承分別連接外部電壓,即可通過該壓電片超聲波級的振動,帶動該加工刀產生超聲波級的線性振動。因此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該加工刀用于銑削工件時,通過超聲波級的線性振動可以幫助入刀、退刀與排屑,加強排屑效果,避免排屑不良所導致的加工效率降低;同時借由該防水片的設置,避免該固定外殼與高速轉動的該刀把之間吸入加工液而造成線路短路,可安心使用加工液,而滿足使用上的需求。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描述,但不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
圖1為本實用新型立體結構圖。圖2A為本實用新型剖視圖。圖2B為本實用新型圖2A局部放大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使用示意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示意圖。其中,附圖標記:100:加工機臺101:主軸10:刀把11:定位洞12:容置空間20:壓電片21:電極線211:第一電極片 212:第二電極片22:極性端23:極性端24:中心圓孔25:穿桿26:電極片30:接頭桿[0037]31:定位穿孔32:凹槽[0038]40:絕緣套50:導電軸承501:固定部502:轉動部51:正極線路52:負極線路53:絕緣環60:固定外殼61:固定柱62:穿孔70:防水片71:阻水軸承711:阻水固定部712:阻水轉動部72:止水環73:隔水墊75:加工液供給管道80:加工刀81:圓縫隙90:彈簧91:螺絲92:螺絲
具體實施方式
有關本實用新型的詳細說明及技術內容,現就配合圖式說明如下:請參考圖1、圖2A、圖2B與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為一種旋轉振動加工防水刀把,裝設于一加工機臺100上,其包含有一刀把10、多個壓電片20、一接頭桿30、一絕緣套40、二導電軸承50、一固定外殼6 0與一防水片70,其中該刀把10裝設于該加工機臺100的一主軸101上,該接頭桿30固定于該刀把10上,并該刀把10具有至少二定位洞11,該接頭桿30具有對應該二定位洞11的二定位穿孔31,且通過二螺絲91螺鎖穿過該二定位穿孔31與該二定位洞11而固定該刀把10與該接頭桿30,該刀把10具有容納該壓電片20的一容置空間12,以保護該壓電片20。又該固定外殼60固定于該加工機臺100上,該二導電軸承50之間間隔一絕緣環53,該絕緣套40覆蓋該刀把10,并間隔該二導電軸承50可轉動的穿套于該固定外殼60上,且該固定外殼60具有一固定柱61,該固定柱61可以插設于加工機臺100上而固定該固定外殼60,因而該刀把10旋轉時,該固定外殼60不會因為慣性而讓固定外殼60跟著刀把10一起旋轉,且該固定柱61與該固定外殼60之間可以設置一彈簧90,而讓該固定柱61可以相對該固定外殼60伸縮。此外,該壓電片20區分為正極(極性端22)、負極(極性端23),該壓電片20堆棧在一起固定于該接頭桿30上,并讓極性相同的極性端22、23相鄰,亦即該壓電片20以”負正-正負-負正-正負”的方式排列,且該壓電片20各具有分別連接該二導電軸承50的二電極線21,該二電極線21可以分別通過一第一電極片211連接該二導電軸承50,且該壓電片20的兩端為極性端22、23,并分別連接該二電極線21,亦即極性為正極的該極性端22與極性為負極的該極性端23分別連接該二電極線21,且該二電極線21可以分別通過一第二電極片212接觸該極性端22、23。且該接頭桿30更可具有一凹槽32,該壓電片20疊置于該凹槽32上,且該壓電片20分別具有對應該凹槽32的多個中心圓孔24,并讓一穿桿25穿過該中心圓孔24固定于該凹槽32上,其可以固定該壓電片20。又該壓電片20可以為偶數個(此處圖為繪制4個),且該中心圓孔24的內邊緣為作絕緣處理,并該穿桿25為導電材質并接觸該壓電片20堆棧后最上面的極性端23 (負極),且最下面的該極性端23通過一電極片26電性接觸該穿桿25,其可以減少接線的復雜度。此外,本實用新型更具有一正極線路51與一負極線路52,并分別連接該二導電軸承50,且該二導電軸承50分別具有一固定部501與一轉動部502,該二固定部501為分供該正極線路51與該負極線路52連接,而該二轉動部502為分供與該二電極線21 (該第一電極片211)電性接觸,并該固定外殼60可以具有一穿孔62,該穿孔62供該正極線路51與該負極線路52穿過。又該刀把10與該固定外殼60之間會形成有一圓縫隙81,而該防水片70設置于該固定外殼60上并滾動接觸該刀把10,以封閉該固定外殼60與該刀把10之間的圓縫隙81,該防水片70可以通過一螺絲92穿過而螺鎖固定于該固定外殼60上。因而當該刀把10快速轉動進行加工時,可以避免該固定外殼60與該刀把10之間吸入加工液而造成線路短路,以保護該壓電片可以正常運作。此外,為了增加防水效果,并降低轉動摩擦阻力,該固定外殼60與該刀把10之間可以設置一阻水軸承71,該阻水軸承71具有相對轉動的一阻水固定部711與一阻水轉動部712,該阻水固定部711固定于該固定外殼60上,而該阻水轉動部712固定于該刀把10。又該刀把10于緊鄰該防水片70處,更可以設置一止水環72,以進一步增加阻水效果。又該固定外殼60與該刀把10之間,于緊鄰該導電軸承50的下方更設置一隔水墊73,同樣可以增加阻水效果。因此,如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可以通過該接頭桿30夾制一加工刀80,并通過該壓電片20超聲波級的振動,帶動該加工刀80產生超聲波級的線性振動,因而該加工刀80用于銑削工件時,通過超聲波級的線性振動可以幫助入刀、退刀與排屑,以滿足使用上的需求,同時本實用新型通過該防水片70的設置,可以避免該固定外殼60與該刀把10之間吸入加工液而造成線路短路,因而可放心于加工時使用加工液。又請參考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更可以設置一加工液供給管道75,且該加工液供給管道75貫穿于該刀把10、該接頭桿30與該穿桿25,而可于加工刀80處直接供給加工液,以增加加工液的散熱與排屑效果,進一步滿足使用上的需求。如上所述,本實用新型通過該壓電片產生超聲波級的振動,因而可在加工刀銑削工件時幫助排屑,因此不必為了排屑的需求,而反復進刀與退刀或是降低移動速度,且通過該防水片的設置,可以放心的使用加工液,增加散熱與排屑的效果,其可大幅增加加工效率,滿足使用上的需求。當然,本實用新型還可有其它多種實施例,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及其實質的情況下,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根據本實用新型作出各種相應的改變和變形,但這些相應的改變和變形都應屬于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旋轉振動加工防水刀把,裝設于一加工機臺上,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一刀把,該刀把裝設于該加工機臺的一主軸上; 一接頭桿,該接頭桿固定于該刀把上; 一固定外殼,該固定外殼固定于該加工機臺上; 二導電軸承,該二導電軸承之間間隔一絕緣環; 一絕緣套,該絕緣套覆蓋該刀把,并間隔該二導電軸承可轉動的穿套于該固定外殼上,且該刀把與該固定外殼之間形成有一圓縫隙; 一防水片,該防水片設置于該固定外殼上并滾動接觸該刀把,以封閉該固定外殼與該刀把之間的圓縫隙;以及 多個壓電片,該壓電片的兩端分為正極、負極的極性端,且該壓電片為堆棧在一起固定于該接頭桿上,并讓極性相同的極性端相鄰,且該壓電片各具有分別連接該二導電軸承的二電極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旋轉振動加工防水刀把,其特征在于,該二電極線分別通過一第一電極片連接該二導電軸承。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旋轉振動加工防水刀把,其特征在于,該二電極線分別通過一第二電極片接觸該極性端。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旋轉振動加工防水刀把,其特征在于,該接頭桿具有一凹槽,該壓電片疊置于該凹槽上,且該壓電片分別具有對應該凹槽的多個中心圓孔,并讓一穿桿穿過該中心圓孔固定于該凹槽上。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旋轉振動加工防水刀把,其特征在于,該壓電片為偶數個,且該中心圓孔的內邊緣作絕緣處理,并該穿桿為導電材質并接觸該壓電片堆棧后最上面的極性端,且最下面的該極性端通過一電極片電性接觸該穿桿。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旋轉振動加工防水刀把,其特征在于,更具有一正極線路與一負極線路,并分別連接該二導電軸承。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旋轉振動加工防水刀把,其特征在于,該固定外殼具有一穿孔,該穿孔供該正極線路與該負極線路穿過。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旋轉振動加工防水刀把,其特征在于,該二導電軸承分具有一固定部與一轉動部,該二固定部分供該正極線路與該負極線路連接,而該二轉動部分供與該二電極線電性接觸。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旋轉振動加工防水刀把,其特征在于,該刀把具有至少二定位洞,該接頭桿具有對應該二定位洞的二定位穿孔,且通過二螺絲螺鎖穿過該二定位穿孔與該二定位洞。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旋轉振動加工防水刀把,其特征在于,該刀把具有容納該壓電片的一容置空間。
11.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旋轉振動加工防水刀把,其特征在于,該固定外殼具有一固定柱,該固定柱插設于該加工機臺上。
12.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旋轉振動加工防水刀把,其特征在于,該固定柱與該固定外殼之間設置一彈簧。
13.根 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旋轉振動加工防水刀把,其特征在于,該防水片通過一螺絲穿過而螺鎖固定于該固定外殼上。
1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旋轉振動加工防水刀把,其特征在于,該固定外殼與該刀把之間設置一阻水軸承,該阻水軸承具有相對轉動的一阻水固定部與一阻水轉動部,該阻水固定部固定于該固定外殼上,而該阻水轉動部固定于該刀把。
1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旋轉振動加工防水刀把,其特征在于,該刀把于緊鄰該防水片處,更設置一止水環。
1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 旋轉振動加工防水刀把,其特征在于,該固定外殼與該刀把之間,于緊鄰該導電軸承之下方更設置一隔水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旋轉振動加工防水刀把,裝設于一加工機臺上,其包含一刀把、多個壓電片、一接頭桿、一絕緣套、二導電軸承、一固定外殼與一防水片,該刀把裝設于該加工機臺的一主軸上,該接頭桿固定于該刀把上,該固定外殼固定于該加工機臺上,該二導電軸承之間間隔一絕緣環,且該壓電片堆棧在一起固定于該接頭桿上,并產生超聲波級的振動而帶動該接頭桿相對該刀把線性振動,該絕緣套覆蓋該刀把,并間隔該二導電軸承可轉動的穿套于該固定外殼上,且該壓電片具有分別連接該二導電軸承的二電極線,并該防水片設置于該固定外殼上并滾動接觸該刀把;本實用新型的旋轉振動加工防水刀把,可以加強排屑效果,避免排屑不良所導致的加工效率降低。
文檔編號B23C5/26GK203076678SQ20132006389
公開日2013年7月24日 申請日期2013年2月4日 優先權日2013年2月4日
發明者賴佳欣 申請人:丸榮機械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