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土壤取樣鉆頭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農田土壤取樣的工具,特別是一種筒狀的土壤取樣的工具。
背景技術:
現有的田間土壤樣本的采集,基本上還是人工機械取樣,所使用的工具例如洛陽鏟。采用這類取樣工具進行取土作業既廢力而且取樣時間長,勞動強度大?,F階段也已專用的電動取樣工具,但這類工具制造成本較大,而且需要專用的動力源,因此并不適用于田間土壤樣本的采集。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為一種可克服現有技術不足的土壤取樣工具。本實用新型包括:用于與鉆夾具配合的連接桿,連接桿與取樣筒相連接的連接柱,以及取樣鉆頭,本實用新型的取樣筒為中空的筒狀結構,筒狀結構的取樣筒的端部固定有鉆頭,且取樣筒的側壁上沒沿取樣筒的軸向開設有一個呈槽形的取土槽。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土壤取樣鉆頭的筒狀結構的端部固定的鉆頭為鋸齒形的鉆頭。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土壤取樣鉆頭,其取樣筒的外壁上沿軸向設置有刻度標尺。與本實用新型的工具配合使用的所述的鉆機是指現階段常見的沖擊鉆或手槍鉆。在使用時,可將本實用新型的連接桿與沖擊鉆或手槍鉆的鉆夾具配合,使本實用新型固定于沖擊鉆或手槍鉆的鉆夾具上,用沖擊鉆或手槍鉆的動力作為取樣作業的動力,通過沖擊鉆或手槍鉆的轉動使位于筒狀結構的取樣筒端部的鉆頭鉆入土層內部,進行土壤取樣,并使所取的土樣保持于取 樣筒內部。在這一過程中可利用其取樣筒側壁上設置的刻度標尺確定取樣的深度。在取出土樣后可通過取樣筒的側壁上沒沿取樣筒的軸向開設的呈槽形的取土槽將土樣從取樣筒內取出。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制造成本低,取樣準確、方便、省力,可大大提高人工取樣的工作效率的優點。
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附圖2為使用時的示意圖,圖中:1-位于取樣筒端部的鋸齒形鉆頭,用于與鉆夾具配合的連接桿2,與連接桿2與取樣筒4相連接的連接柱3,4-取樣筒,5-取樣筒側壁外的沿取樣筒的軸向開設的呈槽形的取土槽。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說明。由圖1可見,本實用新型由位于取樣筒端部的呈鋸齒形鉆頭1、用于與連接桿,3-連接桿與取樣筒相連接的連接柱,中空的筒狀結構的取樣筒4,取樣筒側壁外的沿取樣筒的軸向開設的呈槽形的取土槽5構成。由圖1可見,本實用新型的鉆頭為鋸齒形的鉆頭。在實際使用中如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直接與沖擊鉆的鉆夾具相配合并被固定于鉆夾具上。另外在取樣筒4的側壁外沿取樣筒的軸向還可設置有刻度標尺(這一點在附圖中未表示),這樣在進行取土作業時可很方便地掌握取樣的深度。本實用新型在使用時使鋸齒鉆頭與地面進行接觸,在鉆孔過程中應將鋸齒鉆頭垂直保持在地下,取樣時雙手緊握沖擊鉆并用力下壓使鉆筒在沖擊鉆的帶動下進行旋轉,利用沖擊鉆的沖擊與旋轉將鉆頭順利螺旋鉆入土土壤內,在鉆頭直線向下運動中被取出的土樣進入取樣筒的筒狀中空結構內,在達到所取深度土壤樣本后可將其取出,再利用取樣筒上設置的取土槽5將土樣取出裝盒。`
權利要求1.一種土壤取樣鉆頭,包括:用于與鉆夾具配合的連接桿,連接桿與取樣筒相連接的連接柱,以及取樣鉆頭,其特征在于取樣筒為中空的筒狀結構,筒狀結構的取樣筒的端部固定有鉆頭,且取樣筒的側壁上沿取樣筒的軸向開設有一個呈槽形的取土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土壤取樣鉆頭,其特征在于筒狀結構的端部固定的鉆頭為鋸齒形的鉆頭。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土壤取樣鉆頭,其特征在于取樣筒的外壁上沿軸向設置有刻度 標尺。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土壤取樣鉆頭。本實用新型包括用于與鉆夾具配合的連接桿,連接桿與取樣筒相連接的連接柱,以及取樣鉆頭,本實用新型的取樣筒為中空的筒狀結構,筒狀結構的取樣筒的端部固定有鉆頭,且取樣筒的側壁上沒沿取樣筒的軸向開設有一個呈槽形的取土槽。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制造成本低,取樣準確、方便、省力,可大大提高人工取樣的工作效率的優點。
文檔編號B23B51/00GK203140835SQ20132007767
公開日2013年8月21日 申請日期2013年2月19日 優先權日2013年2月19日
發明者尹憲志, 邊學軍, 楊文凱, 黃成秀, 何玉春, 楊東旭, 李春亮, 祁曉龍 申請人:臨夏回族自治州氣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