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具有高壓縮比的擠壓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機械模具技術領域,涉及一種擠壓模具,尤其涉及一種具有高壓縮比的擠壓模具。
背景技術:
在冷擠壓過程中,模具工作條件非常惡劣與苛刻,既要承受交變的沖擊載荷,又要承受冷熱交變的應力作用。模具壽命是影響生產能否順利進行的一個關鍵的因素,同時也關系到產品的精度與質量。冷擠壓中模具的失效形式主要有塑性變形、產生裂紋、斷裂、局部磨損、局部掉塊等。模具結構對模具的受力狀態影響很大,合理的模具結構能使模具工作時受力均勻,合理,不易偏載,應力集中小?,F有技術中一般將模具做成如圖1所示的結構形式,所述模具由沖頭11、下模12、擠壓工件13組成。擠壓成型區14位于下模12的中間區域,兩端分別與斜曲面連接,該面與成型的擠壓工件13的桿部形狀相同,是擠壓成形能否成功的關鍵。在擠壓力的作用下,材料通過擠壓成型區,擠壓成型區長度越長,則單位面積越大,擠壓力就越大(同一套模具可以看著摩擦力大小相等),所以擠壓區長度成為設計的關鍵要素。如果擠壓區長度太長,所需要的擠壓力就越大,模具的壽命越短,一些長的桿部的零件根本就擠不出來。如果擠壓區長度短了,雖然擠壓力小了,長的桿部的零件能擠出來,但是模具的強度減弱,擠壓區磨損也很快,同時由于各個部分受力不均勻(模具的形狀和位置精度以及毛坯與模具的間隙不均等引起的),擠壓出來的軸是彎曲的,特別是擠壓長桿部的零件時比較明顯。有鑒于此,如今迫切需要設計一種新的擠壓模具,以改進現有擠壓模具的上述缺陷。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具有高壓縮比的擠壓模具,既可減小了模具壓力,增加了模具的壽命,又可提高產品的合格率。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種具有高壓縮比的擠壓模具,所述擠壓模具包括沖頭、下模;所述下模為中空結構,中空區域依次包括材料容納區、擠壓成型區與擠壓矯整區;所述沖頭能在材料容納區活動;所述下模在擠壓矯整區交錯排列一個或多個光滑凹槽、一個或多個光滑凸臺。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光滑凸臺端部圍成的區域與所述擠壓成型區形成的區域相當。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擠壓矯整區內能通過的最大物體寬度/直徑與擠壓成型區的寬度/直徑對應。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材料容納區遠離擠壓成型區一端的寬度大于材料容納區連接擠壓成型區一端的寬度。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擠壓矯整區內光滑凹槽與光滑凸臺均設置有帶傾角的斜曲面,相鄰的光滑凹槽與光滑凸臺光滑過度連接。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擠壓成型區的長度小于等于5mm。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擠壓矯整區凹槽斜曲面的切面與擠壓方向所成傾角為小于等于30°。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實用新型提出的具有高壓縮比的擠壓模具,重新改造了擠壓下模的結構,使得擠壓成形過程中阻力最小,更加合理科學,提高了模具的壽命,能擠壓工件桿部很長的零件,同時也矯正了擠壓件的垂直度,提高產品了的合格率。
圖1為現有擠壓模具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擠壓模具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實施例一請參閱圖2,本實用新型揭示了一種具有高壓縮比的擠壓模具,所述擠壓模具包括沖頭1、下模2,所述下模2為中空結構,中空區域依次包括材料容納區3、擠壓成型區4、擠壓矯整區5。本實施例中,所述擠壓成型區的長度小于等于5mm。所述材料容納區3 遠離擠壓成型區4 一端的寬度大于材料容納區3連接擠壓成型區4 一端的寬度;所述沖頭I能在材料容納區3活動。擠壓成型區4的形狀與擠出的工件的形狀相同,擠壓成型區4位于下模2中材料容納區3與擠壓整形區5之間,擠壓矯整區5由交錯連接的一個或多個光滑凹槽6及一個或多個光滑凸臺7連接而成。所述光滑凸臺7端部圍成的區域與所述擠壓成型區4形成的區域相當;使得所述擠壓矯整區5內能通過的最大物體寬度/直徑與擠壓成型區4的寬度/直徑對應。所述擠壓矯整區5內光滑凹槽6與光滑凸臺7均設置有帶傾角的斜曲面,相鄰的光滑凹槽6與光滑凸臺7光滑過度連接。本實施例中,所述擠壓矯整區5凹槽斜曲面的切面與擠壓方向所成傾角為小于等于30°。此外,本實施例中,如圖2所示,下模2為一個整體;當然也可以根據需要將下模2分為兩個可以分離的部分(或三部分):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形成材料容納區3、擠壓成型區4,第二部分形成擠壓矯整區5。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為:當擠壓成型時金屬從材料容納區3流出,經過材料成型區4時,縮徑成型得到所需工件的形狀,由于材料成型區4的長度很小,故所需的擠壓力并不是很大,金屬繼續向下生長,擠出工件的桿部會發生小的彎曲變形,通過凹槽6流經凸臺7時,經過凸臺7金屬矯整成型,彎曲的工件桿部會得到矯直,由于工件與模具相接觸的面積增加很少,故所需擠壓力增長也很慢,這樣工件反復經過凹槽6與凸臺7,直到得到合格的工件為止。其中凹槽6與凸臺7的個數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優化調整,如果個數太少,工件的桿部矯整不夠,擠壓的工件不合格,如果個數太多,不但增加模具制造成本,還會增加擠壓力,降低模具的壽命。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提出的具有高壓縮比的擠壓模具,重新改造了擠壓下模的結構,使得擠壓成形過程中阻力最小,更加合理科學,提高了模具的壽命,能擠壓工件桿部很長的零件,同時也矯正了擠壓件的垂直度,提高產品了的合格率。這里本實用新型的描述和應用是說明性的,并非想將本實用新型的范圍限制在上述實施例中。這里所披露的實施例的變形和改變是可能的,對于那些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實施例的替換和等效的各種部件是公知的。本領域技術人員應該清楚的是,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本質特征的情況下,本實用新型可以以其它形式、結構、布置、比例,以及用其它組件、材料和部件來實現。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范圍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里所披露的實施例進行其它 變形和改變。
權利要求1.一種具有高壓縮比的擠壓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擠壓模具包括沖頭、下模;所述下模為中空結構,中空區域依次包括材料容納區、擠壓成型區與擠壓矯整區;所述沖頭能在材料容納區活動; 所述下模在擠壓矯整區交錯排列一個或多個光滑凹槽、一個或多個光滑凸臺。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高壓縮比的擠壓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滑凸臺端部圍成的區域與所述擠壓成型區形成的區域相當。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高壓縮比的擠壓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擠壓矯整區內能通過的最大物體寬度/直徑與擠壓成型區的寬度/直徑對應。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高壓縮比的擠壓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材料容納區遠離擠壓成型區一端的寬度大于材料容納區連接擠壓成型區一端的覽度。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高壓縮比的擠壓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擠壓矯整區內光滑凹槽與光滑凸臺均設置有帶傾角的斜曲面,相鄰的光滑凹槽與光滑凸臺光滑過度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高壓縮比的擠壓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擠壓成型區的長度小于等于5mm。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高壓縮比的擠壓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擠壓矯整區凹槽斜曲面的切面與擠壓方向所成傾角為小于等于30°。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揭示了一種具有高壓縮比的擠壓模具,所述擠壓模具包括沖頭、下模;所述下模為中空結構,中空區域依次包括材料容納區、擠壓成型區與擠壓矯整區;所述沖頭能在材料容納區活動;所述下模在擠壓矯整區交錯排列一個或多個光滑凹槽、一個或多個光滑凸臺。本實用新型提出的具有高壓縮比的擠壓模具,重新改造了擠壓下模的結構,使得擠壓成形過程中阻力最小,更加合理科學,提高了模具的壽命,能擠壓工件桿部很長的零件,同時也矯正了擠壓件的垂直度,提高產品了的合格率。
文檔編號B21C25/02GK203091454SQ20132008838
公開日2013年7月31日 申請日期2013年2月27日 優先權日2013年2月27日
發明者何仕榮 申請人:上海本拓實業發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