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銷軸裝卸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銷軸裝卸機的制造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傳統的人工安裝需要用大錘敲擊的方法,一般需要2人協同作業,大錘敲擊方向與銷軸的中心方向易形成一定的夾角,將銷軸頭部敲打變形(大頭)、以至于需要再加工后才能使用,費工費時。拉馬拆裝較費力且效率低。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目的在于針對以上缺血提供一種體積小、重量輕,移動靈活、使用快捷方便,效率高、省時省力且銷軸無損壞,裝配精度高,重復利用率高的銷軸裝卸機。本實用新型包括機架、設置在機架下方四周的滾輪、鉸軸式液壓油缸、兩組拉力桿;在所述滾輪上方的機架下部設置隨機附件平臺,在所述機架上部設置銷軸放置平臺;所述鉸軸式液壓油缸設置在隨機附件平臺和銷軸放置平臺之間,在所述機架左、右側壁上分別設置軸孔,所述鉸軸式液壓油缸兩側的鉸軸分別穿置在對應的軸孔內;在所述機架左、右側壁的外側分別通過螺母連接掛架,在所述掛架的下端分別設置與鉸軸對應的第一通孔,在所述兩組拉力桿的末端分別設置第二通孔,所述鉸軸分別依次穿置在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內;所述兩組拉力桿分別通過螺母與對應的掛架緊固;在所述鉸軸式液壓油缸的尾端設置角度調節桿,所述角度調節桿的自由端通過螺母與銷軸放置平臺連接;在所述鉸軸式液壓油缸的活塞桿前端設置圓柱承載體,在所述圓柱承載體的自由端設置銷軸導向槽。本實用新型通過調節角度調節桿,使油缸傾斜一定角度以適應被安裝銷軸孔的方向,同時根據被安裝銷軸直徑大小,調節銷軸導向槽的高度以便準確快速安裝;通過更換不同形狀尺寸圓柱承載體(系列配件)和不同形狀規格的拉力桿組合可以實現不同安裝深度銷軸的安裝及不同直徑銷軸的拆卸。本實用新型體積小、重量輕,移動靈活、使用快捷方便,效率高、省時省力。其突出特點是:銷軸無損壞、裝配精度高、重復利用率高。由移動的小型液壓泵站,通過高壓油管連接液壓油缸,操縱手動換向閥使油缸作頂升運動,使油缸桿端承載體推動銷軸移動,實現銷軸的安裝與拆卸。當銷軸無法從安裝銷軸的方向將銷軸頂出時,油缸桿作回縮運動,更換拉力桿和承載體可以實現銷軸反方向拆卸。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的俯視圖。圖3為圖1的右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2、3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機架1、設置在機架I下方四周的滾輪2、鉸軸式液壓油缸3、兩組拉力桿4 ;在滾輪2上方的機架I下部設置隨機附件平臺5,在機架I上部設置銷軸放置平臺6 ;鉸軸式液壓油缸3設置在隨機附件平臺5和銷軸放置平臺6之間,在機架I左側壁1-1、右側壁1-2上分別設置軸孔1-1-1、1-2-1,鉸軸式液壓油缸3兩側的鉸軸3-1分別穿置在對應的軸孔1-1-1、1-2-1內;在機架I左側壁1-1、右側壁1-2的外側分別通過螺母連接掛架7,在掛架7的下端分別設置與鉸軸3-1對應的第一通孔7-1,在兩組拉力桿4的末端分別設置第二通孔4-1,鉸軸3-1分別依次穿置在第一通孔7-1、第二通孔4-1內;兩組拉力桿4分別通過螺母與對應的掛架7緊固;在鉸軸式液壓油缸3的尾端設置角度調節桿8,角度調節桿8的自由端通過螺母與銷軸放置平臺6連接;在鉸軸式液壓油缸3的活塞桿前端設置圓柱承載體9,在圓柱承載體9的自由端設置銷軸導向槽10。
權利要求1.銷軸裝卸機,其特征在于:包括機架、設置在機架下方四周的滾輪、鉸軸式液壓油缸、兩組拉力桿;在所述滾輪上方的機架下部設置隨機附件平臺,在所述機架上部設置銷軸放置平臺;所述鉸軸式液壓油缸設置在隨機附件平臺和銷軸放置平臺之間,在所述機架左、右側壁上分別設置軸孔,所述鉸軸式液壓油缸兩側的鉸軸分別穿置在對應的軸孔內;在所述機架左、右側壁的外側分別通過螺母連接掛架,在所述掛架的下端分別設置與鉸軸對應的第一通孔,在所述兩組拉力桿的末端分別設置第二通孔,所述鉸軸分別依次穿置在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內;所述兩組拉力桿分別通過螺母與對應的掛架緊固;在所述鉸軸式液壓油缸的尾端設置角度調節桿,所述角度調節桿的自由端通過螺母與銷軸放置平臺連接;在所述鉸軸式液壓油缸的活塞桿前端設置圓柱承載體,在所述圓柱承載體的自由端設置銷軸導向槽 。
專利摘要銷軸裝卸機,涉及銷軸裝卸機的制造技術領域,包括機架、滾輪、鉸軸式液壓油缸、兩組拉力桿;在機架左、右側壁上分別設置軸孔,鉸軸式液壓油缸兩側的鉸軸分別穿置在對應的軸孔內;在機架左、右側壁的外側分別通過螺母連接掛架,在掛架的下端分別設置與鉸軸對應的第一通孔,在兩組拉力桿的末端分別設置第二通孔,鉸軸分別依次穿置在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內;兩組拉力桿分別通過螺母與對應的掛架緊固;在鉸軸式液壓油缸的尾端設置角度調節桿,角度調節桿的自由端通過螺母與銷軸放置平臺連接;在鉸軸式液壓油缸的活塞桿前端設置圓柱承載體,在圓柱承載體的自由端設置銷軸導向槽。本實用新型體積小、重量輕,移動靈活、使用方便,效率高、省時省力。
文檔編號B23P19/027GK203156320SQ201320167688
公開日2013年8月28日 申請日期2013年4月7日 優先權日2013年4月7日
發明者董道直, 劉軍 申請人:揚州易承重工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