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五金件整形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多功能五金件整形機包括機架、整平部、折彎部以及電控部,所述整平部包括墊板、整平滾輪、滾輪驅動機構,所述折彎部包括下模頭、上模頭、模頭驅動機構。本實用新型利用折彎部對五金件進行折彎整形,可以根據五金件加工需要設置不同的下模頭,還能利用滾輪整平焊接后的五金件的焊縫,由于滾輪與焊縫間是滾動摩擦不會磨損五金件表面。該整形機不僅可以折彎五金件還能整平五金件連接縫,集多種功能于一體,減小了設備的占地面積。
【專利說明】多功能五金件整形機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五金件加工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多功能五金件整形機。
【背景技術】
[0002]在五金件加工生產過程中,經常遇到對五金件進行折彎等整形后焊接,焊接后的五金件的焊縫往往存在焊縫不整齊,或五金件本身歪曲不平。需要對這些不平整的地方進行整平,而目前較為普遍的整形方法是利用橡膠錘不斷捶打整形,這種整形方法費時費力,效率極低。目前還沒有一種集折彎整形和焊接后整形功能于一體的整形機。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多功能五金件整形機。
[0004]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多功能五金件整形機包括機架、安裝在所述機架上用于將五金件凹凸不平的面壓平整的整平部、將五金件折彎成型的折彎部以及控制所述整平部以及所述折彎部動作的電控部,所述整平部包括具有平整的上端面的墊板、懸設于所述墊板上方且能沿其上端面滾動的整平滾輪、與所述整平滾輪相連接且用于驅動所述整平滾輪移動的滾輪驅動機構,所述折彎部包括固定于所述機架上的下模頭、安裝于所述下模頭上方且能沿朝向或背離下模頭的方向移動的上模頭、用于驅動所述上模頭移動的模頭驅動機構。
[0005]優化的,所述機架由左側架和右側架組成,所述左側架包括左底座、懸設于所述左底座上方的左懸架,所述右側架包括右底座、懸設與所述右底座上方的右懸架,所述墊板安裝于所述左底座上,所述滾輪驅動機構安裝于所述左懸架上,所述下模頭安裝于所述右底座上,所述模頭驅動機構安裝于所述右懸架上。
[0006]進一步地,所述滾輪驅動機構包括與所述整平滾輪相連接用于驅動整平滾輪上下移動的左氣缸、用于驅動所述左氣缸在平行于所述墊板上端面的平面上移動的左絲桿,所述左氣缸與所述左絲桿的螺母相固定連接。
[0007]進一步地,所述下模頭與所述右底座之間連接有支撐塊,所述支撐塊上端面開設有連接槽,所述上模頭和下模頭具有一一對應的多組,每個下模頭與所述連接槽可拆卸連接。
[0008]進一步地,所述模頭驅動機構包括活塞桿與所述上模頭可拆卸連接的右氣缸。
[0009]由于上述技術方案運用,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下列優點:本實用新型利用折彎部對五金件進行折彎整形,可以根據五金件加工需要設置下模頭,還能利用滾輪整平焊接后的五金件的焊縫,由于滾輪與焊縫間是滾動摩擦不會磨損五金件表面,該整形機不僅可以折彎五金件還能整平五金件連接縫,集多種功能于一體,還減小了設備的占地面積。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0]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整形機的結構示意圖;
[0011]以上附圖中:1、機架;2、整平部;3、折彎部;4、電控部;11、左側架;12、右側架;111、左底座;21、墊板;22、整平滾輪;23、滾輪驅動機構;31、下模頭;32、上模頭;33、模頭驅動機構;112、左懸架;121、右底座;122、右懸架;123、支撐塊;231、左氣缸;331、右氣缸。
【具體實施方式】
[0012]下面結合附圖所示的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0013]如圖1所示,本多功能五金件整形機包括機架1、整平部2、折彎部3以及電控部4。機架I由左側架11和右側架12組成,左側架11包括左底座111、懸設于左底座111上方的左懸架112,右側架12包括右底座121、懸設與右底座121上方的右懸架122。
[0014]整平部2用于將五金件凹凸不平的面壓平整,其包括墊板21、整平滾輪22、滾輪驅動機構23,墊板21固定安裝在左底座111上,墊板21具有平整的上端面,滾輪驅動機構23包括活塞桿垂直左底座111上端面的左氣缸231、用于驅動左氣缸231在平行于墊板21上端面的平面上移動的左絲桿(圖中未顯示),左氣缸231與左絲桿的螺母相固定連接,整平滾輪22固定連接在左氣缸231的活塞桿上且由左氣缸231驅動在垂直墊板21上端面的方向上移動。
[0015]將五金件折彎成型的折彎部3包括下模頭31、支撐塊123、上模頭32、模頭驅動機構33,上模頭32和下模頭31具有一一對應的多組。
[0016]支撐塊123固定于右底座121上,支撐塊123上端面開設有連接槽,每個下模頭31與連接槽可拆卸連接。根據不同折彎整形的要求選擇不同的上模頭32和下模頭31。
[0017]模頭驅動機構33包括與上模頭32可拆卸連接的右氣缸331,右氣缸331安裝于右懸架122上且位于下模頭31上方,其作用是驅動上模頭32沿朝向或背離下模頭31的方向移動。
[0018]上述實施例只為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構思及特點,其目的在于讓熟悉此項技術的人士能夠了解本實用新型的內容并據以實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凡根據本實用新型精神實質所作的等效變化,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多功能五金件整形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機架(I)、安裝在所述機架(I)上用于將五金件凹凸不平的面壓平整的整平部(2)、將五金件折彎成型的折彎部(3)以及控制所述整平部(2 )以及所述折彎部(3 )動作的電控部(4 ),所述整平部(2 )包括具有平整的上端面的墊板(21)、懸設于所述墊板(21)上方且能沿其上端面滾動的整平滾輪(22)、與所述整平滾輪(22)相連接且用于驅動所述整平滾輪(22)移動的滾輪驅動機構(23),所述折彎部(3)包括固定于所述機架(I)上的下模頭(31)、安裝于所述下模頭(31)上方且能沿朝向或背離下模頭(31)的方向移動的上模頭(32)、用于驅動所述上模頭(32)移動的模頭驅動機構(33)。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五金件整形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架(I)由左側架(11)和右側架(12 )組成,所述左側架(11)包括左底座(111 )、懸設于所述左底座(111)上方的左懸架(112),所述右側架(12)包括右底座(121 )、懸設與所述右底座(121)上方的右懸架(122 ),所述墊板(21)安裝于所述左底座(111)上,所述滾輪驅動機構(23 )安裝于所述左懸架(112)上,所述下模頭(31)安裝于所述右底座(12)上,所述模頭驅動機構(33)安裝于所述右懸架(122)上。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五金件整形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滾輪驅動機構(23)包括與所述整平滾輪(22)相連接用于驅動整平滾輪(22)上下移動的左氣缸(231)、用于驅動所述左氣缸(231)在平行于所述墊板(21)上端面的平面上移動的左絲桿,所述左氣缸(231)與所述左絲桿的螺母相固定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五金件整形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頭(31)與所述右底座(121)之間連接有支撐塊(123),所述支撐塊(123)上端面開設有連接槽,所述上模頭(32)和下模頭(31)具有一一對應的多組,每個下模頭(31)與所述連接槽可拆卸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五金件整形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頭驅動機構(33)包括活塞桿與所述上模頭(32)可拆卸連接的右氣缸(331)。
【文檔編號】B21D7/06GK204148328SQ201420484675
【公開日】2015年2月11日 申請日期:2014年8月26日 優先權日:2014年8月26日
【發明者】劉小軍 申請人:蘇州弗樂卡電器科技發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