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頸傳動軸的冷鐓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專利涉及一種方頸傳動軸的冷鐓成型模具,包括第一冷鐓擠壓模,所述第一冷鐓擠壓模包括第一主模,所述第一主模包括第一主模型腔,所述第一主模型腔帶有方形和圓形雙縮頸位;包括三個冷鐓擠壓模和2個冷鐓合模,切料經過3個冷鐓模和2個合模的冷鐓成型和合模后,即可生產出上述方頸傳動軸,該冷鐓成型模具可以提高生產效率,適合傳動軸的大批量生產。
【專利說明】方頸傳動軸的冷鐓成型模具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專利涉及一種方頸傳動軸的冷鐓成型模具。
【背景技術】
[0002]在現代高新技術的高速發展、日新月異,對應制造行業為滿足發展要求,一些部件因為用途要求,其中特殊的結構形狀設計而給加工帶來一定的難度。方頸傳動軸是一種軸端帶齒輪,方頸雙圓臺的特殊傳動部件,如圖1所示,方頸傳動軸頭部圓臺61,中部方頸62,方頸下圓臺63,軸部齒輪64,因為其特殊的結構形狀一般加工方式例如車削等方法已經不能滿足加工。采用分部分拆開加工后組合,機械性能低,無法滿足使用要求,且也無法投入批量生產,效率低,加工成本高。
[0003]方頸傳動軸,主要用于齒輪傳動及定位,在設計上要求尺寸精密、耐磨抗扭、性能絕優。本實用新型專利涉及的傳動軸軸端為齒輪形狀,與配合外齒輪傳動需精密吻合,兩圓臺中部為方形頸部,固定于傳動機構基體,這樣的特殊結構,原有的車削、滾齒等機械加工方式,并不能滿足。
【發明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專利為解決上述存在的問題,提供了一種方頸傳動軸冷鐓成型模具,切料經過3個冷鐓模和2個合模的冷鐓成型和合模后,即可生產出上述方頸傳動軸,該冷鐓成型模具可以提高生產效率,適合傳動軸的大批量生產。
[0005]其主要技術方案如下:
[0006]一種方頸傳動軸的冷鐓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冷鐓成型模具包括
[0007]第一冷鐓擠壓模,所述第一冷鐓擠壓模包括第一主模,所述第一
[0008]主模包括第一主模型腔,所述第一主模型腔帶有方形和圓形雙縮頸位;
[0009]第二冷鐓擠壓模,所述第二冷鐓擠壓模包括第二主模和第二沖
[0010]模,所述第二沖模設有帶弧面凹位的沖模型腔;所述第二主模設有第二主模型腔,所述第二主模型腔與第一主模型腔相適配,所述第二主模型腔后端設有方形縮頸位;
[0011 ] 第三冷鐓擠壓模,所述第三冷鐓擠壓模包括第三主模,所述第三
[0012]主模包括第三主模型腔,所述第三主模型腔與第二主模型腔相適配,所述第三主模型腔后端設有齒輪成型型腔;
[0013]第一冷鐓合模,包括第一合模沖腔;所述第一合模沖腔設有圓弧
[0014]臺階成型凹位;
[0015]第二冷鐓合模,包括第二合模沖腔;所述第二合模沖腔設有方形臺階成型凹位。
[0016]將切料鉗夾進入第一冷鐓擠壓模后,第一主模型腔中冷鐓成型,完成縮頸過程,使切料形成方形和圓形的雙縮頸;之后切料進入第二冷鐓擠壓模,在第二沖模沖模型腔的沖壓下,切料前端形成圓弧頂部;之后切料進入第三冷鐓擠壓模,在第三主模型腔中形成軸部齒形。再之后,進入第一冷鐓合模,在第一合模沖腔的圓弧臺階成型凹位中成型,在頸部方形和圓形雙縮頸位的下端形成圓弧型臺階;之后將切料進入第二冷鐓合模,使圓弧型臺階成型為方形臺階。
[0017]進一步的,所述第一冷鐓擠壓模、第二冷鐓擠壓模和第三冷鐓擠壓模均設有頂針;所述第一主模型腔、第二主模型腔和第三主模型腔尾端設有與頂針相適配的通孔;所述通孔與第一主模型腔、第二主模型腔和第三主模型腔相連通。
[0018]冷鐓合模設有頂針,可以在切料成型后將成型的坯釘退出模具。
[0019]進一步的,所述第一冷鐓擠壓模和第三冷鐓擠壓模還分別包括第一沖模和第三沖模;所述第一沖模和第三沖模均設有沖針和內型腔;所述內型腔與沖針相適配;所述內型腔底部設有緊墊塊。
[0020]利用沖針可使切料更易于擠壓如冷鐓擠壓模。
[0021]進一步的,所述第二主模和第三主模均包括上模殼、下模殼后膜殼、模芯,前模片、后模片和模片抱合令股。
[0022]進一步的,所述第一冷鐓合模還包括相適配的第一上合模片和第
[0023]一下合模片;所述第一上、下合模片合閉后與第一合模沖腔相配合,所述第一冷鐓合模后端設有第一墊塊。
[0024]進一步的,所述第二冷鐓合模還包括相適配的第二上合模片和第
[0025]二下合模片;所述第二上、下合模片合閉后與第二合模沖腔相配合,所述第二冷鐓合模后端設有第二墊塊。
[0026]通過組合式形成模具,使模具更易生產加工。
[0027]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一種方頸傳動軸的冷鐓成型模具,通過三個冷鐓擠壓模成型和兩個冷鐓合模的精加工,可以將切料制作成方頸傳動軸。本模具具有成型部件尺寸精密高、表面光潔、機械性能高等諸多優點,可投入批量生產。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8]圖1為方頸傳動軸立體軸測圖;
[0029]圖2為第一冷鐓擠壓模示意圖;
[0030]圖3為第二冷鐓擠壓模示意圖;
[0031]圖4為第三冷鐓擠壓模示意圖;
[0032]圖5為第一冷鐓合模示意圖;
[0033]圖6為第二冷鐓合模示意圖
[0034]圖7為切料經過各個模具成型后的形狀變化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35]如圖2-圖6所示,一種方頸傳動軸的冷繳成型模具,包括
[0036]第一冷鐓擠壓模1,所述第一冷鐓擠壓模包括第一主模11,所述第一主模包括第一主模型腔111,所述第一主模型腔帶有方形和圓形雙縮頸位1111 ;
[0037]第二冷鐓擠壓模2,所述第二冷鐓擠壓模包括第二主模21和第二沖模22,所述第二沖模22設有帶弧面凹位的沖模型腔221 ;所述第二主模21設有第二主模型腔211,所述第二主模型腔211與第一主模型111腔相適配,所述第二主模型腔后端設有方形縮頸位2111 ;
[0038]第三冷鐓擠壓模3,所述第三冷鐓擠壓模包括第三主模31,所述第三主模包括第三主模型腔311,所述第三主模型腔311與第二主模型腔211相適配,所述第三主模型腔311后端設有齒輪成型型腔3111 ;
[0039]第一冷鐓合模4,包括第一合模沖腔41 ;所述第一合模沖腔設有圓弧臺階成型凹位 411 ;
[0040]第二冷鐓合模5,包括第二合模沖腔51 ;所述第二合模沖腔方形臺階成型凹位511 ;
[0041]所述第一冷鐓擠壓模1、第二冷鐓擠壓模2和第三冷鐓擠壓模3均設有頂針12、23,32 ;所述第一主模型腔111、第二主模型腔211和第三主模型腔311尾端設有與頂針相適配的通孔112、212、312 ;所述通孔與第一主模型腔、第二主模型腔和第三主模型腔相連通。
[0042]所述第一冷鐓擠壓模I和第三冷鐓擠壓模3還分別包括第一沖模13和第三沖模33 ;所述第一沖模13和第三沖模33均設有沖針131、331和內型腔132、332 ;所述內型腔與沖針相適配;所述內型腔底部設有緊墊塊133、333。
[0043]所述第二主模21和第三主模31均包括上模殼213、313,下模殼214、314,后膜殼215、315,模芯216、316,前模片217、317,后模片218、318,和模片抱合令股219、319。
[0044]所述第一冷鐓合模4還包括相適配的第一上合模片42和第一下合模片43 ;所述第一上、下合模片合閉后與第一合模沖腔41相配合,所述第一冷鐓合模4后端設有第一墊塊44。
[0045]所述第二冷鐓合模5還包括相適配的第二上合模片52和第二下合模片53 ;所述第二上、下合模片合閉后與第二合模沖腔51相配合,所述第二冷鐓合模5后端設有第二墊塊54。
[0046]如圖7所示,線材經切口和切刀的切料機構切料后,切料進入第一主模型腔111后,第一沖模12前移,沖針131沖入第一主模型腔111中,切料進入模腔后受完全封閉,全包圍狀態,受力集中,縮頸順暢,之后切料受擠壓成型,第一主模型腔111帶有方形和圓形雙縮頸位1111,因此,切料第一次成型變成帶有方形和圓形雙縮頸位的坯釘。第一沖模13后退,成型坯釘由后端頂針12頂出離模進入夾鉗中;從而一模坯釘形成方形縮頸Ia和圓形縮頸Ib ;
[0047]經過第一冷鐓擠壓模I成型后的坯釘進入第二冷鐓擠壓模2,第二主模型腔211與第一主模型111腔相適配,所以經過第一次成型后的坯釘可以放置如第二主模型腔中,而沖模型腔221帶有帶弧面凹位,所以在進入第二冷鐓擠壓模后,二模坯釘的頭部形成弧面
2β ο
[0048]第三冷鐓擠壓模3,其成型過程與進入第一主模型腔相似,經過第三沖模33和沖針331將經由第二冷鐓擠壓模成型后的坯釘放入第三主模型腔中成型,所述第三主模型腔311與第二主模型腔211相適配,在第三主模型腔的后端設有齒輪成型型腔3111,使得三模坯釘成型后尾部形成齒輪狀3a,而三模坯釘頭部的弧面,在沖釘的擠壓下,形成平面3b。
[0049]第一冷鐓合模4的第一合模沖腔41設有圓弧臺階成型凹位,可以在四模坯釘頸部形成圓弧型臺階4a。
[0050]第二冷鐓合模5的第二合模沖腔51設有方形臺階成型凹位,使五模坯釘可以在上述的圓弧型臺階4a的的基礎上,將其加工成型為方形臺階5a。
[0051]第二主模21和第三主模31均包括上模殼213、313,下模殼214、314,后膜殼215、315,模芯216、316,前模片217、317,后模片218、318,和模片抱合令股219、319。
[0052]第一冷鐓合模4包括相適配的第一上合模片42和第一下合模片43 ;所述第一上、下合模片合閉后與第一合模沖腔41相配合,所述第一冷鐓合模4后端設有第一墊塊44。
[0053]第二冷鐓合模5還包括相適配的第二上合模片52和第二下合模片53 ;所述第二上、下合模片合閉后與第二合模沖腔51相配合,所述第二冷鐓合模5后端設有第二墊塊54。
[0054]上述的設計,均是有利于模具的制作成型,傳統一體成型式的模具較難加工完成,改進成為多個部件組裝而成的模具,更易于生產。
[0055]優選的方案:
[0056]第二主模型腔可以設計有縮頸位,第二沖模與第二主模配合相互迫近擠壓,而且留有空隙,開放的空隙處用作胚釘的頭部自然成型,設計在于頭部成型和縮頸的同步成型過程。
【權利要求】
1.一種方頸傳動軸的冷鐓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冷鐓成型模具包括 -第一冷鐓擠壓模,所述第一冷鐓擠壓模包括第一主模,所述第一主模包括第一主模型腔,所述第一主模型腔帶有方形和圓形雙縮頸位; -第二冷鐓擠壓模,所述第二冷鐓擠壓模包括第二主模和第二沖模,所述第二沖模設有帶弧面凹位的沖模型腔;所述第二主模設有第二主模型腔,所述第二主模型腔與第一主模型腔相適配,所述第二主模型腔后端設有方形縮頸位; -第三冷鐓擠壓模,所述第三冷鐓擠壓模包括第三主模,所述第三主模包括第三主模型腔,所述第三主模型腔與第二主模型腔相適配,所述第三主模型腔后端設有齒輪成型型腔; -第一冷鐓合模,包括第一合模沖腔;所述第一合模沖腔設有圓弧臺階成型凹位; -第二冷鐓合模,包括第二合模沖腔;所述第二合模沖腔設有方形臺階成型凹位。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冷鐓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鐓擠壓模、第二冷鐓擠壓模和第三冷鐓擠壓模均設有頂針;所述第一主模型腔、第二主模型腔和第三主模型腔尾端設有與頂針相適配的通孔;所述通孔與第一主模型腔、第二主模型腔和第三主模型腔相連通。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冷鐓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鐓擠壓模和第三冷鐓擠壓模還分別包括第一沖模和第三沖模;所述第一沖模和第三沖模均設有沖針和內型腔;所述內型腔與沖針相適配;所述內型腔底部設有緊墊塊。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冷鐓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主模和第三主模均包括上模殼、下模殼后膜殼、模芯,前模片、后模片和模片抱合令股。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冷鐓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鐓合模還包括相適配的第一上合模片和第一下合模片;所述第一上、下合模片合閉后與第一合模沖腔相配合,所述第一冷鐓合模后端設有第一墊塊。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冷鐓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冷鐓合模還包括相適配的第二上合模片和第二下合模片;所述第二上、下合模片合閉后與第二合模沖腔相配合,所述第二冷鐓合模后端設有第二墊塊。
【文檔編號】B21K1/12GK204052760SQ201420604823
【公開日】2014年12月31日 申請日期:2014年10月20日 優先權日:2014年10月20日
【發明者】黃禎楷, 李文, 雒旻, 陳捷堅, 蔣曉帆, 劉屏 申請人:汕頭經濟特區超藝螺絲工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