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氣室總成壓裝機的操作方法本申請是以下發明專利申請的分案申請:原案申請號:2014104522119原案申請名稱:一種氣室總成壓裝機及其操作方法原案申請日:2014年9月5日技術領域本發明屬于工程機械的制動系統的技術領域,涉及制動元件制造工藝裝備的技術。更具體地說,本發明涉及氣室總成壓裝機。另外,本發明還涉及該壓裝機的操作方法。
背景技術:如圖1所示,氣室總成由上殼體7、下殼體8、皮碗25、推桿座23及彈簧24組合而成。由于推桿座23的推桿須從上殼體7端孔伸出、但因彈簧24的彈力作用,使得上殼體7在彈簧24上處于浮動狀態,難以定位;要想使推桿順利穿過上殼體7的端孔,裝配時就必須要對其進行導向扶正下壓,而同時上、下殼體與中間的皮碗(等徑)也要保證同心壓緊,然后才能將兩個半圓卡箍裝上鎖緊固定。在現有技術中,上述產品的組裝采用簡單的人工裝配,最少需要兩名操作人員面對面的操作才能完成。這種裝配方法不但在生產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勞動強度大,生產效率低,且產品質量難以保證。
技術實現要素:本發明提供氣室總成壓裝機,其目的是克服人工進行氣室總成裝配的缺陷。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取的技術方案為:本發明的氣室總成壓裝機,包括機身;所述的氣室總成包括上殼體、下殼體、皮碗及卡箍;所述的上殼體、下殼體分別通過上殼體工裝及下殼體工裝與氣動裝置連接。所述的壓裝機設有PLC,所述的氣動裝置控制電路與所述的PLC連接。所述的機身的上部設置主氣缸;所述的主氣缸的活塞桿向下伸出并通過連桿與上殼體工裝固定連接。所述的機身的下部設置定位氣缸,所述的定位氣缸的活塞桿豎直地固定在工作臺的下表面上;所述的工作臺上設有固定板,所述的下殼體工裝設在固定板上;所述的定位氣缸的缸體設在固定板的下方;所述的定位氣缸的缸體上設定位滑塊,所述的定位滑塊上設置與其固定連接的定位導柱,所述的定位導柱豎直地穿過固定板的通孔并伸出固定板的上表面。所述的定位導柱的數量為三個。所述的氣動裝置還設有水平分布的夾緊氣缸、;所述的夾緊氣缸、的缸體固定在工作臺的上表面的前后兩邊;所述的夾緊氣缸、的活塞桿分別與卡箍工裝、固定連接。所述的連桿包括上連桿和下連桿;所述的主氣缸的活塞桿通過上連桿與滑動板連接,所述的上殼體工裝由下連桿與滑動板連接;所述的滑動板通過導向孔與機身上的導柱滑動配合,進行滑動板上下運動的導向。所述的上殼體工裝設有與所述的上殼體形狀相配合的內凹吸盤。為了實現與上述技術方案相同的發明目的,本發明還提供了以上所述的氣室總成壓裝機的操作方法,其技術方案是該方法的操作過程如下:首先,操作人員用腳啟動開關,通過PLC控制,打開定位氣缸進氣,其缸體上升,帶動定位滑塊及定位導柱上升到位停止;將上殼體、下殼體分別放入上殼體工裝和下殼體工裝中;將皮碗、彈簧及推桿座,按裝配連接關系放入下殼體中;此時,三根定位導柱與下殼體外圓相切;上殼體由上殼體工裝內凹吸盤吸緊和定位;采用手動操作,使推桿定位導套下滑,穿過上殼體端孔,與推桿座上的推桿相套定位就緒后,再次啟動開關,由PLC的程序控制,鎖緊上升的定位氣缸并同時打開主氣缸使其活塞桿帶動滑動板、上殼體工裝及上殼體向下運行;當上殼體下行至定位導柱的斜角導向處時,定位導柱對上殼體進行修正定位,使上殼體的外圓與三個定位導柱相切,進而使上殼體、下殼體和皮碗三者同心;上殼體工裝隨主氣缸的活塞桿的繼續下行施壓;當上下殼體將皮碗壓緊并達到一定壓力時,定位氣缸帶動定位滑塊與定位導柱,自動下降,使定位導柱下降至工作位置以下;這時,操作人員可將已準備好的卡箍,放到上下殼體接合處,手工定位后再次啟動開關,這時夾緊氣缸帶動卡箍工裝分別從前后方向同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