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折彎設備領域,主要涉及一種兩側旋轉擠壓式S形棒料折彎機構。
背景技術:
:
在金屬材料加工領域經常需要將金屬條或者金屬棒彎折成所需要的形狀,如具有一定弧度的弧形、半圓形,甚至 U 形、S 形等,在此情況下,需要用到折彎機械。現有技術中的折彎機往往體積較大,主要用于大型工件的加工,如果在加工 S 形等異形工件時,用折彎機不僅使用不便、加工的效率不高,同時也增加了生產成本及能耗。
技術實現要素:
:
本發明目的就是為了彌補已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兩側旋轉擠壓式S形棒料折彎機構。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兩側旋轉擠壓式S形棒料折彎機構,包括有工作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臺上架設有兩個運動方向相反且同步的偏心盤,所述偏心盤對應的轉軸下方分別安裝有齒輪,所述齒輪均與其中間的傳動齒輪嚙合;所述偏心盤上遠離軸心位置的偏心盤的外輪廓均為S形結構,且兩偏心盤上的S形結構相互對合,所述偏心盤的進料端位置的工作臺上安裝有可移動式夾持進料機構,所述夾持進料機構包括有用于夾持的壓力輥,所述壓力輥呈兩列間隔式分布,其同一列壓力輥均豎直轉動安裝在其對應的固定板上,所述固定板通過其下方的絲桿滑塊機構驅動。
所述的偏心盤上S形結構的兩端部分別設有弧形切入段,且S形結構以及弧形切入段所對應的外表面上均涂覆有耐磨橡膠層。
所述的偏心盤的外輪廓面豎直方向的中部與壓力輥輥面豎直方向的中部對應。
所述的壓力輥的輥面上設有用于卡裝棒料的卡槽。
所述的絲桿滑塊機構,包括有用于安裝固定板的滑塊以及固定安裝在工作臺上的左、右支座,所述左、右支座之間轉動安裝有絲桿,所述絲桿的一端安裝有手輪,所述絲桿上分布有兩螺旋方向相反的螺紋,且旋合有與其對應的滑塊。
本發明在使用時,通過壓力輥進行夾持和輔助輸送,通過偏心盤上的S形結構進行輸送和滾壓成型,過程中待加工的棒料的前端部直接卡裝在在偏心輪進料端的壓力輥之間即可,然后電機帶動傳動齒輪工作,帶動偏心盤旋轉,當旋轉到S形結構前的弧形切入段時,棒料且由于弧形切入段的夾持力而隨著旋轉向前運行,同時在S形結構的驅動下進行折彎變形,此結構設計合理,原理簡單易操作,直接對棒料進行直接折彎,不需要剪裁,降低了生產成本和能耗,工作效率高,滿足了大批量加工生產的要求。
本發明的優點是:
本發明通過偏心盤上的S形結構進行輸送和滾壓成型,原理簡單易操作,直接對棒料進行直接折彎,不需要剪裁,降低了生產成本和能耗,工作效率高,滿足了大批量加工生產的要求。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壓力輥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附圖。
一種兩側旋轉擠壓式S形棒料折彎機構,包括有工作臺1,工作臺1上架設有兩個運動方向相反且同步的偏心盤2、3,偏心盤2、3對應的轉軸下方分別安裝有齒輪,齒輪均與其中間的傳動齒輪嚙合;偏心盤2、3上遠離軸心位置的偏心盤的外輪廓4、5均為S形結構,且兩偏心盤上的S形結構相互對合,偏心盤2、3的進料端位置的工作臺1上安裝有可移動式夾持進料機構,夾持進料機構包括有用于夾持的壓力輥6,壓力輥6呈兩列間隔式分布,其同一列壓力輥6均豎直轉動安裝在其對應的固定板7上,所述固定板7通過其下方的絲桿滑塊機構驅動。
所述的偏心盤2、3上S形結構的兩端部分別設有弧形切入段,且S形結構以及弧形切入段所對應的外表面上均涂覆有耐磨橡膠層9。
所述的偏心盤2、3的外輪廓面豎直方向的中部與壓力輥6輥面豎直方向的中部對應。
所述的壓力輥6的輥面上設有用于卡裝棒料的卡槽10。
所述的絲桿滑塊機構,包括有用于安裝固定板7的滑塊11以及固定安裝在工作臺上的左、右支座12、13,左、右支座12、13之間轉動安裝有絲桿14,絲桿14的一端安裝有手輪15,絲桿14上分布有兩螺旋方向相反的螺紋,且旋合有與其對應的滑塊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