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汽車的技術領域,特別是輪轂的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輪轂是汽車上的一個重要部件,起著支撐輪胎等作用。優質的輪轂能有效的保證行車安全。現有的輪轂在生產過程往往采用鋼板卷曲焊接的形式形成毛坯,然后再進行各項加工,最后形成產品。這樣所生產的輪轂焊縫往往是它的薄弱點,強度相對其他部位較低,降低了輪轂的整體強度。使用這樣的方法生產輪轂對于原材料的形狀尺寸等要求較高,且會產生較多的邊角料,這些邊角料往往無法用于生產,大大提高了生產成本。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解決現有技術中的問題,提出一種無焊縫輪轂的生產設備,能夠使輪轂生產過程中無需焊接,生產效率高。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出了一種無焊縫輪轂的生產設備,包括機殼、轉軸、升降軸,所述轉軸和升降軸均貫穿安裝在機殼上,轉軸一端安裝有第一模具盤,升降軸一端安裝有第二模具盤,第一模具盤在第二模具盤的正上方,所述轉軸上安裝有第一齒輪,機殼內有與第一齒輪相配套的第一齒輪組,第一齒輪組與第一電機相連,所述轉軸和升降軸均為一端封閉的管狀結構,第一模具盤安裝在轉軸的封閉端,第二模具盤安裝在升降軸的封閉端,所述轉軸和升降軸的開口端均伸入有進水管,進水管的出水口靠近轉軸或升降軸的封閉端,所述機殼內有升降機構,升降機構與升降軸和伸入升降軸內的進水管相連。
作為優選,所述第一模具盤固定安裝在轉軸上,第二模具盤與升降軸之間采用可轉動式連接。
作為優選,所述第一模具盤的邊緣設有凹槽或凸臺,第二模具盤的邊緣設有凹槽或凸臺。
作為優選,所述轉軸和升降軸的開口端均固定有喇叭狀保護圈。
作為優選,所述機殼外部的地面上設有兩條平行的滑槽,機殼外部有保護罩,保護罩圍住第一模具盤和第二模具盤,保護罩底部設有若干滑輪,滑輪嵌在滑槽內。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本發明通過將第一模具盤和第二模具盤分別安裝在轉軸和升降軸上,使得輪轂無需焊接就可成型,提高生產效率,由于不存在焊縫,輪轂的強度也得到了提高;轉軸和升降軸的管狀結構配合進水管可有效的對第一模具盤和第二模具盤進行降溫,保護第一模具盤和第二模具盤的同時也提高了加工的精度;喇叭狀保護圈的設置有效的避免了冷卻水沿著轉軸或升降軸流向機殼內部的問題,保證了裝置的安全;保護罩的設置可以有效避免加工中的輪轂因意外飛出而造成的事故的發生。
本發明的特征及優點將通過實施例結合附圖進行詳細說明。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一種無焊縫輪轂的生產設備的主視圖;
圖2是本發明一種無焊縫輪轂的生產設備的右視圖;
圖3是本發明一種無焊縫輪轂的生產設備的第一模具盤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一種無焊縫輪轂的生產設備的第二模具盤示意圖。
圖中:1-第一模具盤、2-第二模具盤、3-轉軸、4-升降軸、5-機殼、6-保護罩、10-凹槽、20-凸臺、30-電機、31-第一齒輪、32-第一齒輪組、40-升降機構、41-進水管、42-保護圈、60-滑槽、61-滑輪。
【具體實施方式】
參閱圖1、圖2、圖3和圖4,本發明一種無焊縫輪轂的生產設備,包括機殼5、轉軸3、升降軸4,所述轉軸3和升降軸4均貫穿安裝在機殼5上,轉軸3一端安裝有第一模具盤1,升降軸4一端安裝有第二模具盤2,第一模具盤1在第二模具盤2的正上方,所述轉軸3上安裝有第一齒輪31,機殼5內有與第一齒輪31相配套的第一齒輪組32,第一齒輪組32與第一電機30相連,所述轉軸3和升降軸4均為一端封閉的管狀結構,第一模具盤1安裝在轉軸3的封閉端,第二模具盤2安裝在升降軸4的封閉端,所述轉軸3和升降軸4的開口端均伸入有進水管41,進水管41的出水口靠近轉軸3或升降軸4的封閉端,所述機殼5內有升降機構40,升降機構40與升降軸4和伸入升降軸4內的進水管41相連,所述第一模具盤1固定安裝在轉軸3上,第二模具盤2與升降軸4之間采用可轉動式連接,所述第一模具盤1的邊緣設有凹槽10或凸臺20,第二模具盤2的邊緣設有凹槽10或凸臺20,所述轉軸3和升降軸4的開口端均固定有喇叭狀保護圈42,所述機殼5外部的地面上設有兩條平行的滑槽60,機殼5外部有保護罩6,保護罩6圍住第一模具盤1和第二模具盤2,保護罩6底部設有若干滑輪61,滑輪61嵌在滑槽60內。
本發明工作過程:
本發明一種無焊縫輪轂的生產設備在工作過程中,根據輪轂的尺寸形狀選擇合適的第一模具盤1和第二模具盤2分別安裝在轉軸3和升降軸4上,將加熱后的類環狀毛坯放在第二模具盤2上,根據輪轂設置升降機構40的上升速度和上升高度,將保護罩6拉向機殼5將第一模具盤1和第二模具盤2圍住,避免輪轂加工過程中意外飛出而造成的傷害,啟動轉軸1和升降機構40,進水管41進水對轉轉軸3、升降軸4、第一模具盤1、第二模具盤2進行冷卻,毛坯在第一模具盤1和第二模具盤2的壓制下逐漸形成輪轂的形狀,完成后取下輪轂進行冷卻。生產過程中無需焊接,不會存在焊縫,生產的輪轂強度高。
上述實施例是對本發明的說明,不是對本發明的限定,任何對本發明簡單變換后的方案均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