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鉚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永磁同步電機轉子支架翻邊鉚壓工裝。
背景技術:
目前,新能源永磁同步電機轉子總成生產的一種普遍結構為轉子支架、轉子鐵芯和動平衡端板組合而成,其關鍵步驟僅需對轉子支架翻鉚邊進行翻邊,以壓緊動平衡端板,此轉子結構能有效的解決大電機軸段生產和轉子重量的問題。
然而,由于轉子支架一般釆用優質鋼加工而成,并對其有一定的強度和硬度要求,盲目釆用敲擊或壓制翻邊,會導致轉子支架翻鉚邊斷裂和轉子鐵芯壓壞,致使轉子鐵芯和轉子支架的報廢。
現階段,在轉子支架翻鉚上國內還較多的存在純手工鉚壓工藝,釆用觸點敲擊的方式,從而壓緊動平衡端板。但由于此翻鉚方式人工把控因素較多,所以翻鉚質量不穩定,外觀參差不齊,翻鉚費時費力,無法達到提高生產效率,降低勞動強度,降低勞動成本低的要求。
技術實現要素:
發明目的: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可保證鉚壓質量的永磁同步電機轉子支架翻邊鉚壓工裝。
技術方案: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永磁同步電機轉子支架翻邊鉚壓工裝包括壓芯、壓塊、外壓圈以及底座;所述壓芯包括圓柱狀的壓芯本體以及設置在壓芯本體一端的限位凸緣,所述外壓圈滑動套接在壓芯本體外側,且外壓圈的端面與限位凸緣之間設有彈性元件;所述壓芯本體外圓周面上開有圓周陣列分布的多個軸向延伸的槽口,每個槽口內均可拆卸安裝有一個凸出于壓芯本體外圓周面之外的壓塊;外壓圈內壁上對應于壓塊的安裝位置開有軸向延伸的滑槽;所述底座設置在壓芯的未設有限位凸緣的一側。
進一步地,所述壓塊為具有漸變過渡輪廓的楔形塊,在靠近所述底座的方向上,壓塊的靠外一側的輪廓逐漸向所述壓芯的軸心方向收窄。
進一步地,所述壓塊包括預壓壓塊與終壓壓塊兩種,同一時間預壓壓塊與終壓壓塊兩者間只有一種壓塊安裝在所述壓芯本體上,所述預壓壓塊以及終壓壓塊均為具有漸變過渡輪廓的楔形塊,且預壓壓塊的靠外一側輪廓的傾斜角度較終壓壓塊的靠外一側輪廓的傾斜角度小。
進一步地,所述外壓圈靠近所述底座一側的端面上貼有減震彈墊。
進一步地,所述減震彈墊為聚氨酯制成。
進一步地,所述底座的靠近所述壓芯的端面上設有環狀凸起。
進一步地,所述彈性元件有多個,所有的彈性元件圓周陣列分布在所述壓芯本體的四周。
進一步地,所述彈性元件為矩形模具彈簧。
進一步地,所述外壓圈外圓柱面靠近底座段為徑向收攏式結構。
有益效果:本發明的永磁同步電機轉子支架翻邊鉚壓工裝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利用壓塊翻鉚轉子支架以固定動平衡端板,壓鉚時依靠外壓圈壓住動平衡端板防止其翹邊,可有效保證翻鉚質量,大大提高生產效率。
附圖說明
附圖1為永磁同步電機轉子支架翻邊鉚壓工裝的結構圖。
附圖2為安裝有終壓壓塊的壓芯的剖視圖;
附圖3為安裝有預壓壓塊的壓芯的剖視圖;
附圖4為安裝有預壓壓塊的壓芯的結構圖;
附圖5為第二種實施例的永磁同步電機轉子支架翻邊鉚壓工裝的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更進一步的說明。
如附圖1所示的永磁同步電機轉子支架翻邊鉚壓工裝,包括壓芯1、壓塊4、外壓圈3以及底座5;所述壓芯1包括圓柱狀的壓芯本體11以及設置在壓芯本體11一端的限位凸緣12,所述外壓圈3滑動套接在壓芯本體11外側,且外壓圈3的端面與限位凸緣12之間設有彈性元件2;所述壓芯本體11外圓周面上開有圓周陣列分布的多個軸向延伸的槽口13,每個槽口13內均可拆卸安裝有一個凸出于壓芯本體11外圓周面之外的壓塊4;外壓圈3內壁上對應于壓塊4的安裝位置開有軸向延伸的滑槽;所述底座5設置在壓芯1的未設有限位凸緣12的一側,所述底座5的靠近所述壓芯1的端面上設有環狀凸起51。采用這種結構,在壓塊4接觸轉子支架翻邊之前,外壓圈3已經先和動平衡端板接觸將其壓住,由于彈性元件2具有彈性,壓芯1可繼續相對于外壓圈3進給對轉子支架翻邊,壓芯1的限位凸緣12可以限制壓芯1的進給距離,使翻邊程度統一,同時有效避免壓芯1和壓塊4過壓,導致轉子支架及轉子附屬結構壞。
所述壓塊4為具有漸變過渡輪廓的楔形塊,在靠近所述底座5的方向上,壓塊4的靠外一側的輪廓逐漸向所述壓芯1的軸心方向收窄。
所述壓塊4包括預壓壓塊與終壓壓塊兩種,同一時間預壓壓塊與終壓壓塊兩者間只有一種壓塊安裝在所述壓芯本體11上,所述預壓壓塊以及終壓壓塊均為具有漸變過渡輪廓的楔形塊,且預壓壓塊的靠外一側輪廓的傾斜角度較終壓壓塊的靠外一側輪廓的傾斜角度小。如附圖3與附圖4為安裝有預壓壓塊的壓芯,附圖2為安裝有終壓壓塊的壓芯,分為兩次進行鉚壓,可以有效保證鉚壓質量,防止在一次大角度翻邊過程中擠壓應力集中或過盈,使被鉚壓的轉子支架翻鉚邊斷裂。
作為第二種實施例,如附圖5所示,上述預壓壓塊與終壓壓塊也可以是同一壓塊4,壓塊4靠近底座5的一側與壓芯1之間為鉸接關系,還包括楔塊7、上壓盤8以及第二彈性元件9,對應于每一個壓塊4的槽口13內均對應設置有一個楔塊7,所述楔塊7的靠近底座5的一端為尖端,其另一端伸出至壓芯1的外側,所有的楔塊7的遠離底座5的一端均安裝在上壓盤8上,所述上壓盤8與壓芯1之間設置有第二彈性元件9。這樣通過楔塊7的進給運動可以調節壓塊4的角度,使得壓塊4可以既做預壓壓塊也做終壓壓塊,當需要預壓時,采用實心壓頭壓所述壓芯1,實心壓頭先接觸上壓盤8,上壓盤8推動楔塊7嵌入壓塊4與槽口13之間改變壓塊4的傾斜角度后,再開始預壓操作。當需要終壓時,采用空心壓頭壓所述壓芯1,避開上壓盤8。為了方便自動化,上述壓頭本身包含外筒和內芯,內芯可相對于外筒伸縮。作為優選,第二彈性元件9為矩形彈簧。
所述的壓塊4數量可根據在轉子支架上設置翻鉚點調整,同時可使安裝有壓塊4的壓芯1在第一次預壓和終壓后,周向旋轉一定角度,繼續第二次或多次的預壓和終壓,進而保證轉子支架翻邊點數量,鉚壓牢固。
所述外壓圈3靠近所述底座5一側的端面上貼有減震彈墊6。優選地,所述減震彈墊6為聚氨酯制成。
所述彈性元件2有多個,所有的彈性元件2圓周陣列分布在所述壓芯本體11的四周。作為優選,所述彈性元件2為矩形模具彈簧。
所述的外壓圈3外圓柱面靠近底座段為徑向收攏式結構,避免外壓圈下行壓力分散,保證傳遞到動平衡端板上的有效壓力充分。
本發明的永磁同步電機轉子支架翻邊鉚壓工裝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利用壓塊翻鉚轉子支架以固定動平衡端板,壓鉚時依靠外壓圈壓住動平衡端板防止其翹邊,可有效保證翻鉚質量,大大提高生產效率。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