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冶金設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冷軋帶鋼雙通道生產的轉向夾送輥。
背景技術:
在冷軋帶鋼連續生產線的入口段,為了保證工藝段的連續生產,通常配備有兩臺開卷機以及相應的用于處理帶鋼頭部及尾部的設備,形成了兩條交錯運行的帶鋼通道。在入口段和入口活套之間,設置有一臺焊機,用于將前一卷帶鋼的尾部和后一卷帶鋼的頭部拼焊在一起。在焊機前,兩條帶鋼通道匯集,通過一臺轉向夾送輥將帶鋼水平輸送至焊機處,帶鋼傾斜向下進入轉向夾送輥。轉向夾送輥的上輥為轉向輥,下輥為可升降的夾送輥。通常為了保證穿帶的順利,轉向夾送輥在下輥前后配置有固定導板臺。但是在實際生產中,一般在下輥打開的情況下進行穿帶。夾送輥降下后,輥面和夾送輥后導板臺有較大的間隙,穿帶時帶頭極易卡入,影響生產效率。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種用于冷軋帶鋼雙通道生產的轉向夾送輥,該轉向夾送輥能夠有效避免冷軋帶鋼生產穿帶時在雙通道匯集處的卡帶現象,保證穿帶順利,提高了生產效率。
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用于冷軋帶鋼雙通道生產的轉向夾送輥,包括機架、水平的轉向輥、水平的且位于轉向輥下方的夾送輥以及設在機架上分別位于帶鋼入口端和出口端的入口導板臺和出口導板臺,轉向輥通過兩端的轉向輥軸承座固定在機架上,夾送輥通過兩端的夾送輥軸承座分別支撐在兩個液壓缸上,兩個液壓缸能夠同時帶動夾送輥升降,夾送輥的一端通過萬向聯軸器與電機連接;入口導板臺整體固定在機架上,出口導板臺包括導板、兩個等高且分別固定在兩個夾送輥軸承座上的支座、兩個等高且固定在機架上的支架,每個支座上都固定有一個鉸接軸,每個支架上都固定有一個限位軸,導板底部的一端設有分別與兩個鉸接軸配合的圓孔、另一端設有分別與兩個限位軸配合的直線槽。
進一步地,限位軸為滾輪軸承,滾輪軸承小徑的一端固定支架上、大徑的一端與直線槽配合。
進一步地,鉸接軸與圓孔之間配合有關節軸承。
進一步地,入口導板臺和出口導板臺的頂面安裝有膠木板或尼龍板。
進一步地,機架為兩個平行的門型架,轉向輥橫跨在兩個門型架上,轉向輥軸承座固定在門型架頂部,夾送輥兩端分別伸入兩個門型架內,夾送輥軸承座和液壓缸位于門型架的兩個門柱之間,門型架的兩個門柱的內側均設有導軌,夾送輥軸承座的兩側分別與導軌配合。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工作時,轉向輥用于帶鋼的轉向、為自由輥,送輥用于在穿帶時夾送帶鋼、由電機通過萬向聯軸器進行傳動,當液壓缸驅動夾送輥軸承座垂直下降時,夾送輥軸承座上的支座和鉸接軸帶動出口導板臺靠近夾送輥的一端下降,下降后的導板臺與夾送輥之間的距離很小,能夠有效防止穿帶時帶頭卡入,出口導板臺的另一端通過直線槽支撐在固定不動的限位軸上,能夠保持高度基本不變,保證帶頭能夠順利地進入下一臺設備,該轉向夾送輥能夠有效避免冷軋帶鋼生產穿帶時在雙通道匯集處的卡帶現象,保證穿帶順利,提高了生產效率。
附圖說明
圖1是主視圖。
圖2是俯視圖。
圖3是夾送輥上升至上極限位置的側視圖。
圖4是夾送輥下降至下極限位置的側視圖。
圖5是A-A剖視圖。
圖6是B-B剖視圖。
圖7是支座12。
圖8是支座12的C-C剖視圖。
圖9是出口導板臺9的俯視圖。
圖10是出口導板臺9的D-D剖視圖。
圖中:1-轉向輥;2-夾送輥;3-夾送輥軸承座;4-機架;5-萬向聯軸器;6-電機;7-入口導板臺;8-液壓缸;9-出口導板臺;10-支架;11-橫梁;12-支座;13-鉸接軸;14-關節軸承;15-限位軸;16-導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地說明。
如圖1至圖4所示,一種用于冷軋帶鋼雙通道生產的轉向夾送輥2,包括機架4、水平的轉向輥1、水平的且位于轉向輥1下方的夾送輥2以及設在機架4上分別位于帶鋼入口端和出口端的入口導板16臺7和出口導板16臺9,轉向輥1通過兩端的轉向輥軸承座固定在機架4上,夾送輥2通過兩端的夾送輥軸承座3分別支撐在兩個液壓缸8上,兩個液壓缸8能夠同時帶動夾送輥2(沿機架4上的導軌)升降,夾送輥2的一端通過萬向聯軸器5與電機6連接,入口導板16臺7整體固定在機架4上,如圖5至圖10所示,出口導板16臺9包括導板16、兩個等高且分別固定在兩個夾送輥軸承座3上的支座12、兩個等高且固定在機架4上的支架10(支架10固定在橫梁11上,橫梁11固定在機架4上),每個支座12上都固定有一個鉸接軸13,每個支架10上都固定有一個限位軸15,導板16底部的一端設有分別與兩個鉸接軸13配合的圓孔、另一端設有分別與兩個限位軸15配合的直線槽。
工作時,轉向輥1用于帶鋼的轉向、為自由輥,送輥用于在穿帶時夾送帶鋼、由電機6通過萬向聯軸器5進行傳動,當液壓缸8驅動夾送輥軸承座3垂直下降時,夾送輥軸承座3上的支座12和鉸接軸13帶動出口導板16臺9靠近夾送輥2的一端下降,下降后的導板16臺與夾送輥2之間的距離很小,能夠有效防止穿帶時帶頭卡入,出口導板16臺9的另一端通過直線槽支撐在固定不動的限位軸15上,能夠保持高度基本不變,保證帶頭能夠順利地進入下一臺設備,該轉向夾送輥2能夠有效避免冷軋帶鋼生產穿帶時在雙通道匯集處的卡帶現象,保證穿帶順利,提高了生產效率。
如圖6所示,在本實施例中,限位軸15為滾輪軸承,滾輪軸承小徑的一端固定支架10上、大徑的一端與直線槽配合。
如圖5所示,在本實施例中,鉸接軸13與圓孔之間配合有關節軸承14。
如圖3至圖6所示,在本實施例中,入口導板16臺7和出口導板16臺9的頂面安裝有膠木板或尼龍板。
如圖1至圖4所示,在本實施例中,機架4為兩個平行的門型架,轉向輥1橫跨在兩個門型架上,轉向輥軸承座固定在門型架頂部,夾送輥2兩端分別伸入兩個門型架內,夾送輥軸承座3和液壓缸8位于門型架的兩個門柱之間,門型架的兩個門柱的內側均設有導軌,夾送輥軸承座3的兩側分別與導軌配合。
應當理解的是,對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可以根據上述說明加以改進或變換,而所有這些改進和變換都應屬于本發明所附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