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卡爪夾具相關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針對大半徑薄壁工件進行車削時,使用的弧面卡爪夾具。
背景技術:
半徑較大的薄壁回轉體工件在車削作業時,容易在夾緊力與切削力共同作用下,薄壁發生變形,從而使工件的圓度及同軸度達不到合格的要求。
以常見的剎車鼓為例,在車削剎車鼓時,需要夾緊剎車鼓的外壁,若使用普通卡爪進行加緊,很容易會導致薄壁與卡爪接觸的部位被擠壓變形,向內凹,而其余部位在呈現向外凸的現象。而若使用開環套筒,套在剎車鼓外壁上,在進行車削,這樣雖然能解決薄壁變形的問題,但開環套筒的通用性較差,且易損耗,會降低生產效率。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弧面卡爪夾具。解決了在車削薄壁回轉體時,易出現夾緊不當致使薄壁變形,降低生產效率,增加非必要生產成本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采用一種弧面卡爪夾具,由卡爪基座與夾持塊焊接而成。所述的卡爪基座通過螺釘與滑塊配合,緊固在卡盤上使用;所述的夾持塊中,半徑較大部分的弧面與工件外壁緊密接觸,進行夾緊固定。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卡爪基座與夾持塊通過焊接相連,其可靠性高,穩定性好;2、本實用新型卡爪基座和普通卡爪,與卡盤的連接方式一致,其通用性強,操作簡便,可靠性好;3、本實用新型的夾持塊,其弧面部分采取兩種半徑的弧面,中間的弧面部分半徑較小,不與工件接觸,減少了加持力過于集中與中間部位,而不能起到避免薄壁變形過大的問題;而兩邊弧度較大的面與薄壁接觸,使夾緊力分散更加均勻,極大地減小薄壁變形。4、此弧面卡爪夾具只需一次設定位置,同批次工件無需再次固定,相較于使用開環套筒,大幅度縮短工件安放所耗時間,提高生產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弧面卡爪夾具的實施例結構示意圖的主視圖;
圖2為弧面卡爪夾具的實施例結構示意圖的左視圖;
圖3為弧面卡爪夾具的實施例結構示意圖的俯視圖;
圖中:1卡爪基座,2夾持塊,3卡爪基座圓角部分,4夾持塊倒角部分,5螺釘孔,6卡爪基座前端倒角,7卡爪基座齒條,8夾持塊大半徑弧面部分,9夾持塊小半徑弧面部分,10最高焊接處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其中的示意性實施方式及說明僅用來解釋本實用新型,但并不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
如圖1所示,一種弧面卡爪夾具,其結構中的1卡爪基座與所述的2夾持塊,按圖1所示安放在一起,并對其連接處進行焊接,其中,10最高焊接處,焊接材料不可高過夾持塊最高處。
所述的1卡爪基座,通過常用的螺栓與滑塊,固定在卡盤上。所述的7卡爪基座齒條,緊密的與卡盤接觸,起限位作用。
所述的8夾持塊大半徑弧面部分,與被加工薄壁工件接觸,夾緊,由1卡主基座前端凸臺部分起支撐作用,所述的9夾持塊小半徑弧面部分,不與工件接觸,這是防止夾緊力過于集中在弧面卡爪中間部位,妨礙夾緊力的均勻分布。
所述的6卡爪基座前端倒角,是為了增大弧面卡爪活動行程,適用薄壁件半徑范圍更大。
所述的3卡爪基座圓角部分,是為了增大兩平面過渡處的強度,所述的4夾持塊倒角部分,其設計是為了避免與3卡爪基座圓角部分干涉,而影響1卡爪基座和2夾持塊的配合。
以常見的三爪液壓卡盤為例,使用本發明弧面卡爪,可以在不改變其便利性與生產效率的前提下,將三點接觸變為為六面接觸,大幅度減少薄壁變形,提高產品合格率。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并非是對本實用新型專利范圍的限制凡是利用本發明摘要、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做的等效結構或等效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實用新型專利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