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模具,尤其涉及一種深拉伸模具。
背景技術:
拉伸模主要用于拉拔棒材、線材、絲材、管材、型材等直線型難加工物體,適用于鋼鐵、銅、鎢、鉬等金屬和合金材料的拉拔加工。在拉伸時,由于材料的塑性變形及表面粘著力不斷加大,容易在拉伸凹模及產品表面產生劃痕。在批量生產過程中,需經常折下凹模對其表面進行拋光處理。不僅影響生產效力,還不易滿足產品的尺寸要求。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深拉伸模具。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一種深拉伸模具,包括上模座和與上模座配合使用的下模座,所述上模座上設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設置有拉伸沖頭,所述下模座上設置有凹模固定板,所述凹模固定板上與拉伸沖頭相對應的位置設置有陶瓷凹模。
所述的一種深拉伸模具,所述上模座上設置有固定板墊板,所述固定板通過固定板墊板與上模座相連。
所述的一種深拉伸模具,所述下模座上設置有墊板,所述凹模固定板通過墊板與下模座相連。
所述的一種深拉伸模具,所述拉伸沖頭與陶瓷凹模之間設置有卸料板,所述卸料板與所述固定板平行設置。
所述的一種深拉伸模具,所述卸料板與固定板之間設置有限位柱。
所述的一種深拉伸模具,所述卸料板與凹模固定板之間還設置有壓塊。
所述的一種深拉伸模具,還包括復位桿,所述復位桿穿過上模座與下模座相連。
所述的一種深拉伸模具,所述下模座下方還設置有墊塊。
本實用新型所達到的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的深拉伸模具結構簡單,使用方便,采用陶瓷凹模,由于陶瓷具有高表面光潔度,耐腐蝕性,耐磨性,因此在生產過程中可以大大減少產品與模具的磨擦力和粘著力,增加模具的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上模座,2、固定板墊板,3、固定板,4、復位桿,5、拉伸沖頭,6、限位柱,7、卸料板,8、陶瓷凹模,9、壓塊,10、凹模固定板,11、墊板,12、下模座,13、墊塊。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以下實施例僅用于更加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不能以此來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如圖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深拉伸模具,包括上模座1和與上模座1配合使用的下模座12,所述上模座1上設置有固定板3,所述固定板3上設置有拉伸沖頭5,所述下模座12上設置有凹模固定板10,所述凹模固定板10上與拉伸沖頭5相對應的位置設置有陶瓷凹模8。
具體地,所述上模座1上設置有固定板墊板2,所述固定板3通過固定板墊板2與上模座1相連,固定板墊板2防止上模座1被打沉,保護上模座1。
所述下模座12上設置有墊板11,所述凹模固定板10通過墊板11與下模座12相連,墊板11防止下模座12倍打沉,保護下模座12。
所述拉伸沖頭5與陶瓷凹模8之間設置有卸料板7,所述卸料板7與所述固定板3平行設置。所述卸料板7與固定板3之間設置有限位柱6。所述卸料板7與凹模固定板10之間還設置有壓塊9。卸料板7用于剛性脫料,沖頭從工序件中拔出時通過卸料板7脫料,限位柱6使卸料板7同步運動,壓塊9能夠固定陶瓷凹模8。
還包括復位桿4,所述復位桿4穿過上模座1與下模座12相連,通過復位桿4保證內脫只起脫料作用,沖頭下行過程中內脫不和工序件產生阻力。
所述下模座12下方還設置有墊塊13,墊塊13是防止下模座12被打沉,保護下模座12。
本實用新型的深拉伸模具,通過拉伸沖頭5與陶瓷凹模8配合使用,對工件進行拉伸,固定板3充分固定拉伸沖頭3,凹模固定板10充分固定陶瓷凹模8,提高模具使用的穩(wěn)定性。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變形,這些改進和變形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