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驅動裝置,具體地說,涉及一種輸出運動方向垂直于驅動運動方向的裝置。
背景技術:
現(xiàn)有技術中,連桿機構(Linkage Mechanism)又稱低副機構,是機械的組成部分中的一類,指由若干(兩個以上)有確定相對運動的構件用低副(轉動副或移動副)聯(lián)接組成的機構,平面連桿機構中最基本也是應用最廣泛的一種型式是由四個構件組成的平面四桿機構,由于機構中的多數(shù)構件呈桿狀,所以常稱桿狀構件為桿,低副是面接觸,耐磨損;加上轉動副和移動副的接觸表面是圓柱面和平面,制造簡便,易于獲得較高的制造精度,連桿機構廣泛應用于各種機械和儀表中,而現(xiàn)有技術中沒有將垂直位移轉換為水平位移的連桿機構。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輸出運動方向垂直于驅動運動方向的裝置,輸出運動方向垂直于驅動運動方向,承載能力強,耐沖擊。
本實用新型公開的輸出運動方向垂直于驅動運動方向的裝置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輸出運動方向垂直于驅動運動方向的裝置,包括驅動機構、底板、導向軸、連桿機構、滑動板、治具固定板和治具座,所述導向軸一端固定于底板上,另一端固定于治具固定板上,所述滑動板上設有導向孔,所述滑動板通過導向孔套設于導向軸上,所述驅動機構設于滑動板和底板之間,所述滑動板固定于驅動機構的輸出端,所述治具座設于治具固定板上,所述連桿機構設于滑動板和治具固定板上。
作為優(yōu)選方案,所述連桿機構包括第一連桿、第二連桿、第三連桿、第四連桿和第五連桿,所述第三連桿為彎曲的,所述第二連桿一端與第一連桿的一端鉸接,另一端與第三連桿的一端鉸接,所述第四連桿一端與第三連桿的另一端鉸接,另一端與第五連桿的一端鉸接,所述第一連桿的另一端固定于滑動板上,所述第三連桿中部固定于治具固定板上。
作為優(yōu)選方案,所述治具座側面設有扎刀孔,所述第五連桿的另一端設有扎刀,所述扎刀設于扎刀孔中。
作為優(yōu)選方案,所述治具座上設有轉子容置槽,所述轉子容置槽側設有定位鍵。
作為優(yōu)選方案,所述治具固定板上設有避位槽。
作為優(yōu)選方案,所述滑動板的導向孔中設有直線軸承,所述直線軸承的兩端設有卡槽,所述卡槽中設有卡簧,所述卡簧設于滑動板的兩側,所述導向軸穿過直線軸承。
作為優(yōu)選方案,所述連桿機構設有一個或多個。
作為優(yōu)選方案,所述導向軸設有若干個,所述滑動板上設有與導向軸數(shù)量對應的導向孔,所述導向孔均勻分布于滑動板上。
作為優(yōu)選方案,所述驅動機構為氣缸或液壓缸。
本實用新型公開的輸出運動方向垂直于驅動運動方向的裝置的有益效果是:輸出運動方向垂直于驅動運動方向的裝置,通過連桿機構將驅動機構的驅動運動方向轉為與其垂直的輸出運動方向,承載能力強,耐沖擊。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輸出運動方向垂直于驅動運動方向的裝置的爆炸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輸出運動方向垂直于驅動運動方向的裝置的連桿機構的爆炸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和說明書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闡述和說明。
請參考圖1,一種輸出運動方向垂直于驅動運動方向的裝置,包括驅動機構7、底板2、導向軸4、連桿機構1、滑動板5、治具固定板3和治具座6。
所述滑動板5上設有若干導向孔53,所述導向孔53均勻分布于滑動板5上,所述導向孔53中設有直線軸承51,所述直線軸承51的兩端設有卡槽,所述卡槽中設有卡簧511,所述卡簧511設于滑動板5的兩側,所述直線軸承51表面上套設墊圈52,所述卡簧511將直線軸承51、墊圈52固定于滑動板5上。
所述導向軸4設有若干個,其數(shù)量與導向孔53的數(shù)量相同,所述導向軸4穿設于直線軸承51中,其一端固定于底板2上,另一端固定于治具固定板3。
所述底板2底部設有3個以上的腳墊8,通過腳墊8調節(jié)底板2的高度或水平度。
所述治具固定板3周邊上設有避位槽31,所述治具固定板3上設有治具座6,所述治具座6側面設有扎刀孔61,所述治具座6上設有轉子容置槽62,所述轉子容置槽62側設有定位鍵63。
所述驅動機構7設于滑動板5和底板2之間,所述驅動機構7為氣缸或液壓缸,所述滑動板5設于氣缸或液壓缸的輸出端。
請參考圖2,所述驅動機構1包括第一連桿11、第二連桿12、第三連桿13、第四連桿14和第五連桿15,所述第三連桿13為彎曲的,所述第二連桿12一端通過鉸接軸18與第一連桿11的一端鉸接,另一端與第三連桿13的一端通過鉸接軸18鉸接,所述第四連桿14一端通過鉸接軸18與第三連桿13的另一端鉸接,另一端通過鉸接軸18與第五連桿15的一端鉸接,所述第一連桿11的另一端固定于滑動板5上,所述第三連桿13中部固定于治具固定板3上,所述第五連桿15的另一端設有扎刀16,所述第五連桿15的另一端套設銅套17,所述扎刀16設于扎刀孔61中,本實施例中,驅動機構1設有5個,可同時打5個孔。
當馬達轉子設于轉子容置槽62中,當氣缸或液壓缸驅動滑動板5移動時,驅動板5驅動第一連桿11運動,由于第三連桿13彎曲,且固定于治具固定板3上,第三連桿13轉動,帶動第四連桿14轉動,第四連桿14驅動第五連桿15移動,第五連桿15上的扎刀16在馬達轉子上打孔。
當?shù)谖暹B桿15另一端連接其它部件,可實現(xiàn)其它作用。
最后應當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的限制,盡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了詳細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實質和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