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家用電器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家用榨油機。
背景技術:
家用榨油機,使人們從地溝油,潲水油的危害中解放出來,為人類創造更加方便,有利健康,多元化的生活環境,已成為現代家庭生活需品。隨著生活的提高,家用榨油機也成為家用電器中的一員,越來越多的家庭使用這種新型的電器產品。隨著地溝油等食品問題出現,加劇了食用油安全問題。傳統的壓榨食用油方法,已不能保證提供品質優良食用油。因此,各種品牌的家用榨油機應運而生,并且各種壓榨技術與外型設計也有所不同。家用榨油機也有螺旋榨油機、全智能家用榨油機。螺旋榨油機主要是農村地區做加工用的。全智能家用榨油機一般面對廣大家庭,壓榨成本低,出油率高,操作簡單。幾乎所有的油料作物都能通過小型榨油機來壓榨。包括花生,大豆,油葵,菜籽,核桃,棉籽,芝麻等等。但是現有技術中的家用榨油機不便于拆卸清洗,不可以遠程操控,不能根據需要設定溫度,出油率不高。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家用榨油機,解決了或部分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家用榨油機不便于拆卸清洗,不可以遠程操控,不能根據需要設定溫度,出油率不高的技術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家用榨油機包括:第一機殼;第二機殼,與所述第一機殼活動連接;第三機殼,與所述第二機殼活動連接;榨膛,設置在所述第二機殼內;壓榨裝置,一端設置在所述第一機殼內,另一端插入所述榨膛內;進料裝置,設置在所述第一機殼內,所述進料裝置下端與所述榨膛連通;漏油槽,設置在所述第二機殼內,所述漏油槽與所述榨膛連通;收納裝置,活動設置在所述第三機殼內,所述收納裝置設置在所述漏油槽下端;溫度控制裝置,設置在所述第二機殼內,所述溫度控制裝置與所述榨膛接觸;控制裝置,與所述壓榨裝置及溫度控制裝置連接,所述控制裝置設置在所述第一機殼內;蓄電池裝置,設置在第一機殼內,所述蓄電池裝置分別與所述控制裝置、壓榨裝置及溫度控制裝置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壓榨裝置包括:電機,設置在所述第一機殼內;榨筒,一端與所述電機連接,另一端插入所述榨膛內。
進一步地,所述進料裝置包括:進料漏斗,設置在所述第一機殼內,所述進料漏斗下端與所述榨膛連通。
進一步地,所述進料漏斗上方活動設置有透明玻璃蓋。
進一步地,所述收納裝置包括:收納盒,活動設置在所述第三機殼內,所述收納盒設置在所述漏油槽下端。
進一步地,所述溫度控制裝置包括:加熱片,設置在所述第二機殼內,所述加熱片與所述榨膛接觸,所述加熱片與所述控制裝置連接;散熱片,設置在所述第二機殼內,所述散熱片與所述榨膛接觸,所述散熱片與所述控制裝置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控制裝置包括:控制器,與所述壓榨裝置及溫度控制裝置連接,所述控制器設置在所述第一機殼內;接收機構,設置在所述第 一機殼內,所述接收機構與所述控制器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接收機構包括:藍牙接收模塊,設置在所述第一機殼內,所述藍牙接收模塊與所述控制器連接;無線接收模塊,設置在所述第一機殼內,所述無線接收模塊與所述控制器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蓄電池裝置包括:充電線;蓄電池,設置在第一機殼內,所述蓄電池分別與所述控制裝置、壓榨裝置及溫度控制裝置連接。
進一步地,本實用新型家用榨油機還包括:內部網片,設置在所述榨膛與所述壓榨機構之間,所述內部網片緊貼固定于榨膛的內壁,內部網片蝕刻有與漏油槽對應的出油縫隙,出油縫隙與所述漏油裝置連通,且出油縫隙的寬度小于漏油裝置的寬度。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家用榨油機的第二機殼與第一機殼活動連接,第三機殼與第二機殼活動連接,便于拆卸進行清洗,榨膛設置在第二機殼內;壓榨裝置一端設置在第一機殼內,另一端插入榨膛內,進行壓榨,進料裝置設置在第一機殼內,進料裝置下端與榨膛連通,漏油槽設置在第二機殼內,漏油槽與榨膛連通,收納裝置活動設置在第三機殼內,收納裝置設置在漏油槽下端,將榨好的油輸送到收納裝置,溫度控制裝置設置在第二機殼內,溫度控制裝置與榨膛接觸,控制裝置與壓榨裝置及溫度控制裝置連接,控制裝置設置在第一機殼內,可以恒溫加熱,保證油分子的營養成分不被破壞,炸出來的油更清澈,油里面的渣更少,采用多級推進漸進加壓的原理,使榨膛壓力迅速增大,使油料一次性裂變分離,自動控制壓榨溫度和水份,使油料直接軟化激活油脂分子,壓榨穩定,一次榨盡,提高了出油率,蓄電池裝置設置在第一機殼內,蓄電池裝置分別與控制裝置、壓榨裝置及溫度控制裝置連接,可以在斷電的狀況下使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家用榨油機的主視圖;
圖2為圖1的左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2,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家用榨油機包括:第一機殼1、第二機殼2、第三機殼3、榨膛壓榨裝置、進料裝置、漏油槽5、收納裝置、溫度控制裝置、控制裝置及蓄電池裝置。
所述第二機殼2與所述第一機殼1活動連接。
所述第三機殼3與所述第二機殼2活動連接。
所述榨膛,設置在所述第二機2殼內。
所述壓榨裝置一端設置在所述第一機殼1內,另一端插入所述榨膛內。
所述進料裝置設置在所述第一機殼1內,所述進料裝置下端與所述榨膛連通。
所述漏油槽5設置在所述第二機殼2內,所述漏油槽5與所述榨膛連通。
所述收納裝置活動設置在所述第三機殼3內,所述收納裝置設置在所述漏油槽5下端。
所述溫度控制裝置設置在所述第二機殼2內,所述溫度控制裝置與所述榨膛接觸。
所述控制裝置與所述壓榨裝置及溫度控制裝置連接,所述控制裝置設 置在所述第一機殼1內。
所述蓄電池裝置設置在第一機殼1內,所述蓄電池裝置分別與所述控制裝置、壓榨裝置及溫度控制裝置連接。
詳細介紹壓榨裝置的結構。
所述壓榨裝置包括:電機及榨筒。
所述電機固定設置在所述第一機殼1內。具體地,在本實施方式中,所述電機通過螺栓固定設置在所述第一機殼1內,在其它實施方式中,所述電機可通過其它方式如軸銷等固定設置在所述第一機殼1內。
所述榨筒一端與所述電機固定連接。具體地,在本實施方式中,所述榨筒一端通過螺栓與所述電機固定連接,在其它實施方式中,所述榨筒一端可通過其它方式如軸銷等與所述電機固定連接。所述榨筒另一端插入所述榨膛內。
詳細介紹進料裝置的結構。
所述進料裝置包括:進料漏斗。
所述進料漏斗固定設置在所述第一機殼1內。具體地,在本實施方式中,所述進料漏斗通過螺栓固定設置在所述第一機殼1內,在其它實施方式中,所述進料漏斗可通過其它方式如軸銷等固定設置在所述第一機殼1內。所述進料漏斗下端與所述榨膛連通。所述進料漏斗上方活動設置有透明玻璃蓋,便于觀察進料狀況。
詳細介紹收納裝置的結構。
所述收納裝置包括:收納盒4。
所述收納盒4活動設置在所述第三機殼3內,所述收納盒4設置在所 述漏油槽5下端,用于接收壓榨出的油。
詳細介紹溫度控制裝置的結構。
所述溫度控制裝置包括:加熱片及散熱片。
所述加熱片固定設置在所述第二機殼2內。具體地,在本實施方式中,所述加熱片通過螺栓固定設置在所述第二機殼2內,在其它實施方式中,所述加熱片可通過其它方式如軸銷等固定設置在所述第二機殼2內。所述加熱片與所述榨膛接觸,所述加熱片與所述控制裝置連接;
所述散熱片固定設置在所述第二機殼2內。具體地,在本實施方式中,所述散熱片通過螺栓固定設置在所述第二機殼2內,在其它實施方式中,所述散熱片可通過其它方式如軸銷等固定設置在所述第二機殼2內。所述散熱片與所述榨膛接觸,所述散熱片與所述控制裝置連接。
詳細介紹控制裝置的結構。
所述控制裝置包括:控制器及接收機構。
所述控制器與所述壓榨裝置及溫度控制裝置連接。所述控制器固定設置在所述第一機殼1內。具體地,在本實施方式中,所述控制器通過螺栓固定設置在所述第一機殼1內,在其它實施方式中,所述控制器可通過其它方式如軸銷等固定設置在所述第一機殼1內。
所述接收機構設置在所述第一機殼1內,所述接收機構與所述控制器連接。所述接收機構包括:藍牙接收模塊及無線接收模塊。
所述藍牙接收模塊固定設置在所述第一機殼1內。具體地,在本實施方式中,所述藍牙接收模塊通過螺栓固定設置在所述第一機殼1內,在其它實施方式中,所述藍牙接收模塊可通過其它方式如軸銷等固定設置在所述第一機殼1內。所述藍牙接收模塊與所述控制器連接;
所述無線接收模塊固定設置在所述第一機殼1內。具體地,在本實施方式中,所述無線接收模塊通過螺栓固定設置在所述第一機殼1內,在其它實施方式中,所述無線接收模塊可通過其它方式如軸銷等固定設置在所述第一機殼1內。所述無線接收模塊與所述控制器連接。
詳細介紹蓄電池裝置的結構。
所述蓄電池裝置包括:充電線及蓄電池。
所述蓄電池固定設置在第一機殼1內。具體地,在本實施方式中,所述蓄電池通過螺栓固定設置在第一機殼1內,在其它實施方式中,所述蓄電池可通過其它方式如軸銷等固定設置在第一機殼1內。所述蓄電池分別與所述控制裝置、壓榨裝置及溫度控制裝置連接。
本實用新型家用榨油機還包括:內部網片。
所述內部網片設置在所述榨膛與所述壓榨機構之間,所述內部網片緊貼固定于榨膛的內壁,內部網片蝕刻有與漏油槽對應的出油縫隙,出油縫隙與所述漏油裝置連通,且出油縫隙的寬度小于漏油裝置的寬度。由于內部網片的厚度可以制作為較薄,所以,可以采用蝕刻工藝,在內部網片蝕刻出寬度較小的出油縫隙,以達到較好的過濾效果,即出油的質量高,出油后無需濾渣。
為了更清楚介紹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下面從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使用方法上予以介紹。
第二機殼2與第一機殼1活動連接,第三機殼3與第二機殼2活動連接,便于拆卸進行清洗。進料漏斗的下端與榨膛連通,將原料輸入到榨膛內,進料漏斗上方活動設置有透明玻璃蓋,便于觀察進料狀況,榨膛設置在第二機殼2內,電機的一端設置在第一機殼1內,另一端與榨筒連接, 榨筒插入榨膛內,對原料進行壓榨。漏油槽5設置在第二機殼2內,漏油槽5與榨膛連通,收納盒4活動設置在第三機殼3內,收納盒4設置在漏油槽5下端,將榨好的油輸送到收納盒4內。當溫度低于設定溫度時,控制器向加熱片下達加熱指令,加熱片進行加熱,當溫度過低時,控制器向散熱片下達散熱指令,散熱片開始散熱,加熱片及散熱片與榨膛接觸,控制榨膛內的溫度,可以恒溫加熱,保證油分子的營養成分不被破壞,炸出來的油更清澈,油里面的渣更少,采用多級推進漸進加壓的原理,使榨膛壓力迅速增大,使油料一次性裂變分離,自動控制壓榨溫度和水份,使油料直接軟化激活油脂分子,壓榨穩定,一次榨盡,提高了出油率。蓄電池設置在第一機殼1內,蓄電池分別與控制器、電機、加熱片及散熱片連接,可以在斷電的狀況下使用。
最后所應說明的是,以上具體實施方式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盡管參照實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精神和范圍,其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