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高壓鍋爐用多頭內螺紋無縫鋼管生產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高壓鍋爐用多頭內螺紋無縫鋼管模具。
背景技術:
隨著節能環保、綠色生產的推行,新的環保政策等的實施,科技創新、工藝創新迫在眉睫,如何提高重特大型鍋爐的熱能效應是需要重點研究的課題。超臨界、高精度、超高壓力內螺紋鋼,較好的解決了鍋爐水和蒸汽轉化潛熱的問題,即鍋爐水變成蒸汽是連續的,超超臨界火電機組具有顯著的節能和改善環境的效果,超超臨界發電機組與超臨界機組相比,熱效率要提高1~2%,每年可節省煤炭幾億噸,而超高壓高精度十四頭內螺紋鋼管的研發,是超超臨界機組安全技術控制的重點之一,就是加強受熱面冷卻,與普通的光管相比,它能在高熱復合下保持沸騰狀態,從而避免發生膜態沸騰,防止管子燒壞,延長管子的使用壽命。
在高壓鍋爐用多頭內螺紋無縫鋼管的拔制過程中,不僅有鋼管相對于內外模的移動,而且還有內模相對于鋼管的定軸轉動,與普通短芯棒拔制鋼管相比,變形區中金屬的流動更為復雜。對內螺紋無縫鋼管拔制成形過程的分析在理論上屬于彈塑性大變形問題,而且由于接觸狀態變化還帶來了接觸非線性的問題。內螺紋鋼管在成形過程中不僅有直徑和壁厚的變化,而且在管內壁上還有螺旋凸筋的生產。在實際生產過程中,由于變形的復雜性,內螺紋的畸變不可避免。再加上由于模具制造的不合理,導致生產出來的內螺紋管的螺紋高度、寬度等技術參數不符合要求,模具的使用壽命也較低。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主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高壓鍋爐用多頭內螺紋無縫鋼管模具,能夠加工得到表面質量較高的多頭內螺紋無縫鋼管,模具的使用壽命較長。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一個技術方案是:
提供一種高壓鍋爐用多頭內螺紋無縫鋼管模具,包括內模,所述內模包括前端的螺紋芯棒和后端的螺絲后座,所述螺紋芯棒的外周上開設有十四頭帶有圓倒角的螺旋狀梯形凹槽,所述梯形凹槽的開口處為喇叭形的過渡口,所述過渡口的過渡引入角α2的角度為10~13°。
在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螺紋芯棒的螺旋狀梯形凹槽的螺旋線導程角為30°。
在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螺紋芯棒的外周拋磨形成錐形引入角α1,錐形引入角α1的角度為1~2°。
在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內模的拔制有效工作面的長度不小于25mm。
在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螺絲后座配置平面推力軸承。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一種高壓鍋爐用多頭內螺紋無縫鋼管模具,能夠加工得到具有較好的表面質量的鋼管,鋼管具有較高的光潔度;在梯形凹槽的開口處設置喇叭形的過渡口,過渡口的過渡引入角α2的角度設置為10~13°,能夠降低拔制力,減少了模具的損耗,延長了模具的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較佳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所示Ⅰ部分的局部放大圖;
圖3是圖1所示Ⅱ部分的局部放大圖;
圖4是圖1所示較佳實施例的截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進行詳細闡述,以使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從而對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做出更為清楚明確的界定。
請參閱附圖,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包括:
一種高壓鍋爐用多頭內螺紋無縫鋼管模具,包括內模,內模的材質選用12CrMoV,內模包括前端的螺紋芯棒1和后端的螺絲后座2,螺紋芯棒1的外周上開設有十四頭帶有圓倒角的螺旋狀梯形凹槽,梯形凹槽的開口處為喇叭形的過渡口,過渡口的過渡引入角α2的角度為10~13°后逐漸過渡收縮至工藝規定尺寸,螺紋芯棒1的外周拋磨形成錐形引入角α1,錐形引入角α1的角度為1~2°。錐形引入角α1與過渡引入角α2的設置,能夠降低拔制力,減少了模具的損耗,延長了模具的使用壽命,并且能夠加工得到具有較好的表面質量的鋼管,鋼管具有較高的光潔度。
螺紋芯棒1的螺旋狀梯形凹槽的螺旋線導程角為30°,滿足了內螺紋無縫鋼管的螺旋線導程角的要求。
內模的拔制有效工作面的長度不小于25mm,梯形凹槽的熱處理硬度HRC57~61,螺絲后座2部分熱處理HRC不大于40,螺絲后座2配置平面推力軸承,保證鋼管直線冷拔時,內模右旋方向連續旋轉,鋼管拔制中心線、外模中心線、內模中心線、推力軸承中心線在同一水平線上,同軸度誤差不超過0.5mm/m。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