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光伏制造領域,特別涉及延壓機。
背景技術:
光伏焊帶即鍍錫銅帶,應用于光伏組件電池片的連接,是光伏組件焊接過程中的重要原材料。目前,光伏焊帶主要通過傳統壓延退火的方式獲得,其具體制造工藝為:將焊帶規格對應的銅帶放到延壓機構上壓扁,再經過退火工藝,將經過退火工藝后的銅帶經過鍍錫機鍍錫后即可獲得光伏焊帶,但在壓延過程中,可能會因機器故障或其他外界故障導致銅帶壓扁程度不合格,但這一差錯人工很難發現,且會導致后續壓延的銅帶相繼出錯,給公司造成巨大損失。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帶有對延壓厚度檢測的延壓機。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延壓機,包括放卷裝置,第一導向輪機構,延壓機構,第二導向輪機構、退火裝置和收卷機構,所述放卷裝置、第一導向輪機構、延壓機構、第二導向輪機構、退火裝置、收卷機構依次設置,所述延壓機構包括上壓輥和下壓輥,所述上壓輥和下壓輥由驅動件驅動轉動,還包括激光測厚儀,所述激光測厚儀設置在延壓機構與第二導向輪機構之間,還包括聲光報警器,所述聲光報警器與測厚儀連接。
進一步的是:所述收卷機構包括退火速度調節導輪、第一退火驅動輪、第二退火驅動輪、干燥導輪、收卷速度調節導輪以及收卷輪按從前至后的順序排列構成;其中,所述干燥導輪為從動輪;且所述收卷速度調節導輪的直徑為160mm~180mm。
進一步的是:所述干燥導輪和收卷速度調節導輪的直徑為170mm。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的延壓機可對延壓機構延壓后的銅帶進行厚度檢測,當檢測到厚度不準確時,測厚儀將信號傳至聲光報警器,聲光報警器將發出警報提醒操作人員對延壓機構進行調整,防止繼續造出不合格產品,影響企業的生產效益,且收卷裝置中干燥導輪改為從動輪,與退火輪驅動脫離,徹底杜絕兩輪之間因速度不匹配造成的張力,且將收卷速度調節導輪的直徑增大,由此增肌了銅帶在輪上的包覆度,減小了銅帶在輪上的彎曲度,是生產后的銅帶屈服降低。
附圖說明
圖1為延壓機示意圖。
圖2為收卷機構示意圖。
圖中標記為:放卷裝置1、第一導向輪機構2、延壓機構3、第二導向輪機構4、退火裝 置5、收卷機構6、測厚儀7、聲光報警器8、退火速度調節導輪9、第一退火驅動輪10、第二退火驅動輪11、干燥導輪12、收卷速度調節導輪13、收卷輪14、上壓輥15、下壓輥16。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如圖1至圖2所示的延壓機,包括放卷裝置1,第一導向輪機構2,延壓機構3,第二導向輪機構4、退火裝置5和收卷機構6,所述放卷裝置1、第一導向輪機構2、延壓機構3、第二導向輪機構4、退火裝置5、收卷機構6依次設置,所述延壓機構3包括上壓輥15和下壓輥16,所述上壓輥15和下壓輥16由驅動件驅動轉動,所述上壓輥15和下壓輥16之間的厚度為壓延焊帶所需厚度,還包括激光測厚儀7,所述激光測厚儀7設置在延壓機構3與第二導向輪機構4之間,還包括聲光報警器8,所述聲光報警器8與測厚儀7連接,所述第一導向輪機構2和第二導向輪機構4均包括多個導向輪,使用時,放卷裝置1上安裝有一放卷軸,放卷軸上安裝有銅帶卷,放卷軸帶動銅帶卷轉動,銅帶經過第一導向輪機構2的導向后進入壓延機構上上壓輥15和下壓輥16之間,在上壓輥15和下壓輥16的壓力下,銅帶得到延壓,厚度變為合格厚度,經過延壓后的銅帶經過測厚儀7進行厚度測量,若測得的厚度在測厚儀7事先設定的合格范圍內,則銅帶能順利通過,若測得的厚度不屬于設定的合格范圍內,則測厚儀7將信號發送至聲光報警器8,聲光報警器8將發出警報提醒操作人員停止設備運轉,對延壓機構3進行調整,通過測厚儀7的銅帶在第二導向輪機構4的導向下進入退火裝置5進行退火處理,經過退火處理后的焊帶繞至收卷機構6收卷。本實用新型的延壓機可自動對銅帶進行延壓處理,且延壓的后的銅帶會進入測厚儀7進行厚度檢測,當檢測到厚度不準確時,測厚儀7將信號傳至聲光報警器8,聲光報警器8將發出警報提醒操作人員對延壓機構3進行調整,防止繼續造出不合格產品,影響企業的生產效益。
此外,所述收卷機構6包括退火速度調節導輪9、第一退火驅動輪10、第二退火驅動輪11、干燥導輪12、收卷速度調節導輪13以及、收卷輪14按從前至后的順序排列構成;其中,所述干燥導輪12為從動輪,且所述收卷速度調節導輪13的直徑為160mm~180mm,相比現有技術而言,通過將干燥導輪12改為從動輪,與退火輪驅動脫離,徹底杜絕兩輪之間因速度不匹配造成的張力;且將收卷速度調節導輪13的直徑增大,由此增加了銅帶在輪上的包覆度,減少了銅帶在輪上的彎曲度。通過以上改進,試生產后銅帶的屈服比改進前降低5個點。
為了達到更好的效果,所述干燥導輪12和收卷速度調節導輪13的直徑為170mm。
以上所述的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有益效果進行了進一步詳細說明,所應理解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 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