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銑床,特別涉及一種多銑頭龍門銑床。
背景技術:
龍門銑床是具有門式框架和臥式長床身的銑床,具有工作臺面大、承載能力強、銑頭行程長等特點,適用于各種機械上的大中型零件的水平平面、垂直平面或斜面溝槽的加工與制造;目前的龍門銑床只能每次對物料的一面進行加工,而有的多銑頭龍門銑床也只能固定的對某幾個面進行加工,無法對任意角度的面進行加工。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多銑頭龍門銑床,該多銑頭龍門銑床設有多個銑頭總成,同時結合操作臺的旋轉來達到對任意角度的面進行加工。
本實用新型通過下述方案實現:一種多銑頭龍門銑床,其包括床身、龍門架和工作臺,所述床身的下端設有動力總成,所述龍門架設置在所述床身的上端,所述床身的上端還設有兩條導軌,兩條所述導軌穿過所述龍門架,所述工作臺設置在所述導軌上,操作臺通過旋轉裝置連接在所述工作臺上,所述操作臺上設有多個夾具,所述龍門架內壁的上端設有上銑頭總成滑軌,所述上銑頭總成滑軌連接上銑頭總成,所述龍門架內壁的左右兩端各設有一個側銑頭總成滑軌,所述側銑頭總成滑軌上均設有側銑頭總成,所述龍門架的前后兩側均設有保護板,所述保護板由上板和左右兩塊側板在所述龍門架周圍形成長方形體形區域,所述保護板的下端為開放式,所述床身上還設有控制裝置,所述旋轉裝置、所述上銑頭總成、所述側銑頭總成均電連接到所述控制裝置,所述控制裝置電連接到所述動力總成。
所述控制裝置設置在所述龍門架的后側。
所述床身的下端設有四根支柱。
所述保護板的寬度小于所述龍門架的寬度。
所述工作臺能夠在所述導軌上進行前后滑動。
所述上銑頭總成能夠在所述上銑頭總成滑軌上進行左右滑動。
所述側銑頭總成能夠在所述側銑頭總成滑軌上進行上下滑動。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
1、本實用新型一種多銑頭龍門銑床銑頭龍門銑床設有多個銑頭總成,銑頭總成可在銑頭總成上滑動,同時結合操作臺的旋轉來達到對任意角度的面進行加工,高效且準確;
2、本實用新型一種多銑頭龍門銑床設有保護板,可有效防止加工物料時飛濺出來的鐵屑,提高安全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多銑頭龍門銑床的正視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多銑頭龍門銑床的側視結構示意圖。
圖中:1為床身,2為龍門架,3為工作臺,4為動力總成,5為導軌,6為操作臺,7為旋轉裝置,8為夾具,9為上銑頭總成滑軌,10為上銑頭總成,11為側銑頭總成滑軌,12為側銑頭總成,13為保護板,14為控制裝置,15為支柱。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圖1-2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但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不局限所述內容。
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圖標記表示。需要說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詞語“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圖中的方向,詞語“內”和“外”分別指的是朝向或遠離特定部件幾何中心的方向,且附圖均采用非常簡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準的比率,僅用以方便、明晰地輔助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目的。
為了清楚,不描述實際實施例的全部特征,在下列描述中,不詳細描述公知的功能和結構,因為它們會使本發明由于不必要的細節而混亂,應當認為在任何實際實施例的開發中,必須做出大量實施細節以實現開發者的特定目標,例如按照有關系統或有關商業的限 制,由一個實施例改變為另一個實施例,另外,應當認為這種開發工作可能是復雜和耗費時間的,但是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僅僅是常規工作。
一種多銑頭龍門銑床,其包括床身1、龍門架2和工作臺3,床身1的下端設有動力總成4,龍門架2設置在床身1的上端,床身1的上端還設有兩條導軌5,兩條導軌5穿過龍門架2,工作臺3設置在導軌5上,操作臺6通過旋轉裝置7連接在工作臺3上,操作臺6上設有多個夾具8,龍門架2內壁的上端設有上銑頭總成滑軌9,上銑頭總成滑軌9連接上銑頭總成10,龍門架2內壁的左右兩端各設有一個側銑頭總成滑軌11,側銑頭總成滑軌11上均設有側銑頭總成12,龍門架2的前后兩側均設有保護板13,保護板13由上板和左右兩塊側板在龍門架2周圍形成長方形體形區域,保護板13的下端為開放式,床身1上還設有控制裝置14,旋轉裝置7、上銑頭總成10、側銑頭總成12均電連接到控制裝置14,控制裝置14電連接到動力總成4,控制裝置14對旋轉裝置7、上銑頭總成10、側銑頭總成12的控制屬于現有公知技術,其內部電路結構、工作原理和工作過程在此不再贅述。
控制裝置14設置在龍門架2的后側。
床身1的下端設有四根支柱15。
保護板13的寬度小于龍門架2的寬度。
工作臺3能夠在導軌5上進行前后滑動。
上銑頭總成10能夠在上銑頭總成滑軌9上進行左右滑動。
側銑頭總成12能夠在側銑頭總成滑軌11上進行上下滑動。
盡管已經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做了較為詳細的闡述和列舉,應當理解,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對上述實施例做出修改或者采用等同的替代方案,這對本領域的技術人員而言是顯而易見,在不偏離本實用新型精神的基礎上所做的這些修改或改進,均屬于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