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油田修井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鉆球專用工具。
背景技術:
在修井時候,有時會遇到需要鉆除球與球座,以達到管柱上下連通的目的。鉆出的過程中,會面臨鋼質材料所制的球脫離球座落入井中的問題。因球無法進行打撈作業,只能通過鉆具鉆除。而鉆除時,由于無法固定,鋼球會隨鉆具轉動,無法鉆除。因此,對于鉆除入井后的鋼球的處理是經常會遇到的技術難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新穎獨特,使用方便,并且能夠方便固定落入井下的鋼球,并進行鉆除的油田井下專用鉆球工具;具體技術方案為:
一種油田井下專用鉆球工具,包括鉆銑桿;所述鉆銑桿下端設置有定位套筒,所述定位套筒的下端設置有定位齒牙,所述定位齒牙的齒尖圍成的內切圓的直徑小于鋼球的直徑;所述鉆銑桿的下端設置有套銑筒,所述套銑筒的下端設置有套銑齒牙;所述定位齒牙的齒尖位置低于所述套銑齒牙的齒尖位置。
進一步,所述定位套筒的頂端內壁設置有與油管連接的螺紋。
進一步,所述鉆銑桿包括連接桿和套接在所述連接桿上的套銑筒;所述連接桿的下部設置有滑鍵;所述套銑筒的上端部設置有與所述滑鍵適配的滑鍵槽。
進一步,所述鉆銑桿包括連接桿和套接在所述連接桿上的套銑筒;所述連接桿的下部設置有滑鍵槽;所述套銑筒的上端部設置有與所述滑鍵槽適配的滑鍵。
進一步,所述連接桿的上端設置有凸臺,所述凸臺與所述套銑筒之間設置有套設在所述連接桿上的彈簧。
進一步,所述定位齒牙與所述套銑齒牙的旋向相反。
進一步,所述定位齒牙為左旋,所述套銑齒牙為右旋。
本實用新型油田井下專用鉆球工具通過鉆銑桿外部的定位套筒將落入井下的鋼球固定,通過鉆銑桿下端的套銑齒牙對鋼球套銑,在鋼球上形成孔洞,便于下工具撈取鋼球。套銑齒牙的旋向與定位齒牙旋向相反,避免套銑是定位套筒松動。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油田井下專用鉆球工具結構示意圖。
圖中:1、連接桿;1.1、連接螺紋;1.2、滑鍵槽;2、定位套筒;2.1、螺紋;2.2、定位齒牙;3、彈簧; 4、滑鍵;5、套銑筒;5.1、套銑齒牙。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利用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更全面的說明。本實用新型可以體現為多種不同形式,并不應理解為局限于這里敘述的示例性實施例。
為了易于說明,在這里可以使用諸如“上”、“下”“左”“右”等空間相對術語,用于說明圖中示出的一個元件或特征相對于另一個元件或特征的關系。應該理解的是,除了圖中示出的方位之外,空間術語意在于包括裝置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圖中的裝置被倒置,被敘述為位于其他元件或特征“下”的元件將定位在其他元件或特征“上”。因此,示例性術語“下”可以包含上和下方位兩者。裝置可以以其他方式定位(旋轉90度或位于其他方位),這里所用的空間相對說明可相應地解釋。
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中的油田井下專用鉆球工具,包括鉆銑桿;鉆銑桿下端設置有定位套筒2,定位套筒2的下端設置有定位齒牙2.2。當然,定位齒牙2.2的齒尖圍成的內切圓的直徑小于鋼球的直徑,以便能夠卡住鋼球。鉆銑桿的下端設置有套銑筒5,套銑筒5的下端設置有套銑齒牙5.1;定位齒牙2.2的齒尖位置低于套銑齒牙5.1的齒尖位置;保證定位齒牙2.2對鋼球固定后,再進行套銑。
定位套筒2的頂端內壁設置有與油管連接的螺紋2.1,便于與油管連接。
鉆銑桿包括連接桿1和套接在連接桿1上的套銑筒5;連接桿1的下部設置有滑鍵4;套銑筒5的上端部設置有與滑鍵4適配的滑鍵槽1.2。使套銑筒5隨連接桿1轉動的同時,可以上下相對運動,減少套銑筒5上的應力。
當然,也可以在連接桿1的下部設置有滑鍵槽;套銑筒5的上端部設置有與滑鍵槽適配的滑鍵。
連接桿1的上端設置有凸臺,凸臺與套銑筒5之間設置有套設在連接桿1上的彈簧3。通過彈簧3吸收連接桿1的上下竄動,減少套銑過程中對套銑齒牙造成的沖擊。凸臺的上部設置有連接螺紋1.1,與驅動軸連接。
定位齒牙2.2與套銑齒牙5.1的旋向相反;避免套銑操作時,定位套筒2被鋼球帶動,發生旋轉,影響固定效果。將套銑齒牙5.1設置為右旋,與驅動軸的旋向一致,有利于取得更好的套銑效果;相應地,定位齒牙2.2設置為左旋。
具體工作時,將油田井下專用鉆球工具與螺桿鉆具通過連接螺紋連接在一起,隨管柱下入到井下的鋼球的位置后,加上一定的管柱壓力后,定位套下端的定位齒牙2.2壓持住鋼球,此時,套銑筒5在彈簧力的作用下,已經抵住鋼球,管柱內給液壓,螺桿泵工作,螺桿泵轉子帶動連接桿1、連接桿1通過滑鍵4帶動套銑筒5旋轉切割,最終在鋼球上打一個孔。然后,下專用打撈工具就可從撈住這個孔,可以把球打撈出井筒。
上述示例只是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除此之外,還有多種不同的實施方式,而這些實施方式都是本領域技術人員在領悟本實用新型思想后能夠想到的,故,在此不再一一列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