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編組剪切設備,特別地,涉及一種繞線夾持具及其控制系統。
背景技術:
線體絕緣層之間設置有金屬絲或金屬網,主要起到提高線體的保護線體的作用,端子嵌套在線體端頭部,且端子與絕緣層之間還包覆有彎折的金屬絲,對于露出端子的金屬絲需要剪切掉,目前對于金屬絲的剪切的工具,一般采用在同一個工位上完成緊固線體剪切編組的工作,一個周期內只能完成一次剪切,其效率低,且不能夠干凈的剪切掉金屬絲。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繞線夾持具及其控制系統,通過動力驅動模塊驅動定位夾持模塊完成自轉和公轉,便于工位的切換,減少工位等待時間,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包括:定位夾持模塊和動力驅動模塊,所述動力驅動模塊包括有:公轉驅動器和自轉驅動器;
所述定位夾持模塊包括有:端子夾頭、線夾頭和儲線箱;
所述定位夾持模塊和自轉驅動器安裝于公轉驅動器上,所述端子夾頭安裝于自轉驅動器上。
優選的,所述定位夾持模塊設置有三個,所述三個定位夾持模塊之間有120°夾角,所述三個定位夾持模塊通過安裝座安裝于公轉驅動器的主軸上。
優選的,所述自轉驅動器包括有:上安裝座、下安裝座、自轉電機和自轉制動器,所述自轉制動器安裝于下安裝座底部,所述自轉制動器的輸出軸穿過下安裝座后與自轉電機連接,所述自轉電機安裝于上安裝座底部,所述自轉電機的輸出軸穿過上安裝座后與端子夾頭連接。
優選的,所述主軸的一端安裝于公轉驅動器的公轉電機上,所述主軸的另一端穿過上安裝座、下安裝座。
優選的,所述儲線箱設置有三個,所述三個儲線箱之間呈120°夾角,所述三組儲線箱套設于所述主軸上,所述儲線箱的儲料箱門上設置有門傳感器和門彈簧插銷及傳感器。
優選的,所述線夾頭設置于所述儲線箱外側,所述線夾頭包括有:線扣、線扣感應開關,所述線扣設置有兩個,其中一個線扣的側面固定線扣感應開關,其底部安裝于滑動塊上。
優選的,所述端子夾頭上設置有扣子、護板、扣子感應開關,所述扣子感應開關安裝于底座上,所述扣子設置于護板與底座之間,所述扣子的最高點不低于扣子感應開關的高度,所述護板上設置有V型槽。
一種繞線夾持具的控制系統,包括有:中控模塊,所述中控模塊的信號輸入端與扣子感應開關、線扣感應開關、門傳感器和門彈簧插銷及傳感器連接,所述中控模塊的信號輸出端與滑動塊、動力驅動模塊連接。
本實用新型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控制系統控制公轉電機工作,帶動主軸旋轉,實現工位的切換,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本實用新型中,定位夾持模塊與自轉電機連接,自轉電機獨立控制三個定位夾持模塊進行自轉,本實用新型中還設置有感應傳感器或限位傳感器,能夠保證本實用新型的各工作部件之間或者工作部件與線體的精確定位,確保整個工作的順利實施且保護各部件之間不受損壞,提高其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下面將參照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中,關于儲線箱的局部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中,關于線夾頭的局部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中,關于端子夾頭的局部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關于控制系統的系統原理圖;
附圖標記說明:
1、定位夾持模塊,
101、端子夾頭,101.1、扣子,101.2、扣子感應開關,101.3、護板,
102、線夾頭,102.1、線扣,102.2、線扣感應開關,102.3、滑動塊
103、儲線箱,103.1、儲料箱門,103.2、門彈簧插銷及傳感器,
103.3、門傳感器;
2、動力驅動模塊,
201、自轉驅動器,201.1、自轉制動器,201.2、自轉電機,
201.3、上安裝座,201.4、下安裝座
202、公轉驅動器,202.1、公轉制動器,202.2、公轉電機,
202.3、主軸
3、線體,301、端子。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
由圖1至圖4所示可知,本實用新型包括:定位夾持模塊1和動力驅動模塊2,所述動力驅動模塊2包括有:公轉驅動器202和自轉驅動器201;
所述定位夾持模塊1包括有:端子夾頭101、線夾頭102和儲線箱103;
所述定位夾持模塊1和自轉驅動器201安裝于公轉驅動器202上,所述端子夾頭101安裝于自轉驅動器201上。
優選的,所述定位夾持模塊1設置有三個,所述三個定位夾持模塊1之間有120°夾角,所述三個定位夾持模塊1通過安裝座安裝于公轉驅動器202的主軸202.3上。
優選的,所述自轉驅動器201包括有:上安裝座201.3、下安裝座201.4、自轉電機201.2和自轉制動器201.1,所述自轉制動器201.1安裝于下安裝座201.4底部,所述自轉制動器201.1的輸出軸穿過下安裝座201.4后與自轉電機201.2連接,所述自轉電機201.2安裝于上安裝座201.3底部,所述自轉電機201.2的輸出軸穿過上安裝座201.3后與端子夾頭101連接。
優選的,所述主軸202.3的一端安裝于公轉驅動器202的公轉電機202.2上,所述主軸202.3的另一端穿過上安裝座201.3、下安裝座201.4。
優選的,所述儲線箱103設置有三個,所述三個儲線箱103之間呈120°夾角,所述三組儲線箱103套設于所述主軸202.3上,所述儲線箱103的儲料箱門103.1上設置有門傳感器103.3和門彈簧插銷及傳感器103.2。
優選的,所述線夾頭102設置于所述儲線箱103外側,所述線夾頭102包括有:線扣102.1、線扣感應開關102.2,所述線扣102.1設置有兩個,其中一個線扣102.1的側面固定線扣感應開關102.2,其底部安裝于滑動塊102.3上。
優選的,所述端子夾頭101上設置有扣子101.1、護板101.3、扣子感應開關101.2,所述扣子感應開關101.2安裝于底座上,所述扣子101.1設置于護板101.3與底座之間,所述護板101.3上設置有V型槽,線體3的端子301放置在V型槽內,并通過扣子101.1進行固定住,扣子101.1固定住線體3后其最高點達到甚至超過扣子感應開關101.2的高度,而被扣子感應開關101.2感知到。
由圖5所示可知,一種繞線夾持具的控制系統,包括有:中控模塊,所述中控模塊的信號輸入端與扣子感應開關101.2、線扣感應開關102.2、門傳感器103.3和門彈簧插銷及傳感器103.2連接,所述中控模塊的信號輸出端與滑動塊102.3、動力驅動模塊2連接,通過扣子感應開關101.2門傳感器103.3所采集的信息,判斷端子夾頭101、儲線箱103上是否為有線體3,并通過門彈簧插銷及傳感器103.2所反饋的信息判斷儲線箱103是否關閉,中控模塊還控制自轉電機201.2、公轉電機202.2的旋轉,同時控制滑動塊102.3的滑動,帶動線扣102.1和線扣感應開關102.2運動,通過線扣感應開關102.2感知線夾頭102內是否有線體3。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實用新型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