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加工裝置,具體涉及一種換熱器管板溝槽加工裝置。
背景技術:
纏繞管式換熱器相對于普通列管式換熱器有著不可比擬的優(yōu)勢。適用溫度范圍廣、適應熱沖擊、熱應力自身消除、緊湊度高,由于自身的特殊構造,使得流場充分發(fā)展,不存在流動死區(qū),尤其特別的是通過設置多股管程,能夠在一臺設備內滿足多股流體的同時換熱。因此在各相關領域得到廣泛應用。然而在纏繞管式換熱器的加工制造方面目前國內尚未形成固定標準的設備和工藝方法。因此各生產廠家在纏繞管式換熱器制造的過程中不斷的探索和發(fā)明自動的、高質量、高效率的專用機械設備。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工作效率高,操作便捷的換熱器管板溝槽加工裝置。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換熱器管板溝槽加工裝置,包括機體平臺、縱向螺旋進給裝置、雙向滑動機體以及切削動力裝置,機體平臺包括機座和承力導向軌道,承力導向軌道通過緊固件與機座連接,機體平臺上設有縱向螺旋進給裝置,縱向螺旋進給裝置包括螺旋進給變速箱、絲杠以及軸承座,絲杠兩端分別連接軸承座,軸承座通過緊固件連接在機體平臺上,雙向滑動機體包括水平滑板、垂直滑板以及滑動導向支撐套,水平滑板下部連接有若干個滑動導向支撐套,滑動導向支撐套與機體平臺上的承力導向軌道滑動連接,水平滑板上部連接垂直滑板,切削動力裝置包括電動切削動力頭、滑動安裝支座以及刀具,電動切削動力頭連接在滑動安裝支座上,電動切削動力頭連接刀具。
作為上述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絲杠端部連接螺旋進給變速箱。
作為上述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水平滑板連接T型螺母。
作為上述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切削動力裝置與雙向滑動機體上的垂直滑板通過燕尾型軌道滑動連接。
作為上述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垂直滑板上設有螺桿,螺桿連接螺母,螺母設于滑動安裝支座上。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適用于管式換熱器兩端的管板溝槽的加工,能夠提高纏繞管式換熱器管板溝槽的加工質量和效率并降低加工成本,使得通常需要一臺大型立式銑床或鏜床才能完成的加工工序,由一臺簡易的專用加工設備即可以完成,并且能夠更好地適應加工工件的外形尺寸,安裝使用方便,具有良好的機動性,可以根據加工現(xiàn)場實際需要方便地變換安裝位置。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側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
圖4為雙向滑動機體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部分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的部分俯向視圖;
圖7為機體平臺的結構示意圖;
圖8為機體平臺的側視圖。
圖中:1-機體平臺、2-縱向螺旋進給、3-雙向滑動機體、4-切削動力裝置、5-承力導向軌道、6-螺旋進給變速箱、7-絲杠、8-軸承座、9-水平滑板、10-垂直滑板、11-T型螺母、12-滑動導向支撐套、13-電動切削動力頭、14-滑動安裝支座、15-刀具。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專利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詳細地說明。
一種換熱器管板溝槽加工裝置,包括機體平臺1、縱向螺旋進給裝置2、雙向滑動機體3以及切削動力裝置4,機體平臺1包括機座和承力導向軌道5,承力導向軌道5通過緊固件與機座連接,機體平臺1上設有縱向螺旋進給裝置2,縱向螺旋進給裝置2包括螺旋進給變速箱6、絲杠7以及軸承座8,絲杠7兩端分別連接軸承座8,軸承座8通過緊固件連接在機體平臺1上,絲杠7端部連接螺旋進給變速箱6,雙向滑動機體3包括水平滑板9、垂直滑板10、T型螺母11以及滑動導向支撐套12,水平滑板9下部連接有若干個滑動導向支撐套12,滑動導向支撐套12與機體平臺1上的承力導向軌道5滑動連接,水平滑板9上部連接垂直滑板10,水平滑板9連接T型螺母11,切削動力裝置4包括電動切削動力頭13、滑動安裝支座14以及刀具15,電動切削動力頭13連接在滑動安裝支座14上,電動切削動力頭13連接刀具15,切削動力裝置4與雙向滑動機體3上的垂直滑板10通過燕尾型軌道滑動連接,垂直滑板上設有螺桿,螺桿連接螺母,螺母設于滑動安裝支座上,通過螺桿和螺母實現(xiàn)切削動力裝置4的上下高度調節(jié)。
本實用新型工作時,機體平臺1上部設有縱向螺旋進給裝置2,通過縱向螺旋進給裝置2能夠帶動切削動力裝置進行縱向移動,縱向螺旋進給裝置2包括螺旋進給變速箱,通過螺旋進給變速箱能夠調節(jié)切削動力裝置的縱向進給速度,螺旋進給變速箱上設有變速手柄,通過手動搖動變速手柄能夠實現(xiàn)手動調節(jié)速度快慢,縱向螺旋進給裝置2連接雙向滑動機體3,雙向滑動機體3上設有垂直支座,雙向滑動機體3通過垂直支座和安裝支座連接切削動力裝置4,切削動力裝置4能夠進行上下移動,本實用新型機體平臺1的長度能夠根據加工零件極限尺寸進行確定,適用于管式換熱器兩端的管板溝槽的加工,能夠提高纏繞管式換熱器管板溝槽的加工質量和效率并降低加工成本,使得通常需要一臺大型立式銑床或鏜床才能完成的加工工序,由一臺簡易的專用加工設備即可以完成,并且能夠更好地適應加工工件的外形尺寸,安裝使用方便,具有良好的機動性,可以根據加工現(xiàn)場實際需要方便地變換安裝位置。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及保護范圍,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應當能夠意識到凡運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圖示內容作出的等同替換和顯而易見的變化所得到的方案,均應當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