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剪切機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移動式剪切機。
背景技術:
移動式剪切機是軋鋼過程中,對軋制成型的處于運動過程中的鋼材進行在線剪切的一種機械。各種材料的定長裁切在工業生產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位置,隨著市場競爭的日趨激烈和技術的進步,定長裁切設備開始由拼價格,向拼技術含量、加工效率過渡。相對來說停剪的精度最高,效率最低。
技術實現要素:
為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移動式剪切機,解決傳統橫切機起停剪切工作制時耗長效率低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該種移動式剪切機,包括伺服電機、滾珠絲杠、底座、機架、連接架、液壓馬達、機架、下刀架和凸輪機構,水平布置的滾珠絲杠通過聯軸器與伺服電機連接,且滾珠絲杠兩端固定安裝在所述底座上,其中滾珠絲杠的螺母固定連接于其上方的連接架上,連接架與伺服電機沿水平布置的直線導軌往復移動;在直線導軌上方設有機架,機架上設有下刀架,機架沿豎直布置的導軌上下移動;機架上裝有液壓馬達,液壓馬達與小齒輪配合連接,小齒輪與大齒輪外嚙合,大齒輪與剪切軸連接,在剪切軸上設有凸輪機構,凸輪機構與下刀架連接并帶動下刀架上下移動完成剪切。
進一步地,所述機架沿滾動導軌上下移動。
進一步地,在下刀架后方設有支撐輥,所述支撐輥為偏心軸,調整電機的 輸出端與支撐輥連接并帶動支撐輥轉動,偏心的支撐輥驅動下刀架向前或向后擺動,
進一步地,在機架前方設有前支撐軸,前支撐軸上設有蝶形彈簧。
綜上,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移動追蹤工作平臺,裁切設備依靠追剪伺服的驅動在此平臺上往復運動從而實現追剪的工藝動作。一、有效避免了剪切過程中的板料停頓,以及由此產生板料二次損傷,避免了二次缺陷產生;二、提高了設備啟停過程中的速度損失,提高了整機線速度,提高生產效率;三、剪掉了整個生產工藝中平衡各工藝段速度不一致的緩沖坑,縮短生產線的長度,減少了基建施工的難度。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A向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移動剪的刀片間隙結構示意圖
圖中:
1伺服電機,2聯軸器,3滾珠絲杠,4底座,5偏心輪-連桿機構,6機架,7下刀架,8小齒輪,9液壓馬達,10大齒輪,11連接架,12調整電機,13偏心軸,14直線導軌,15剪切軸。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1-3對本實用新型的特征和原理進行詳細說明,所舉實施例僅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非以此限定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如圖1至圖3所示,該實用新型包括伺服電機1、聯軸器2、滾珠絲杠3、底座4,滾珠絲杠3通過聯軸器2和伺服電機1直連在一起,主要起驅動剪切機移動的作用,滾珠絲杠具有高效率、溫升小、高精度、高速度、高剛性和可逆 性等特點。滾珠絲杠3用兩端固定的安裝方式固定在底座4上,通過螺母聯接在連接架11上通過直線導軌14導向。剪床用螺栓固定在連接架11上。上刀架和機架6焊接在一起全鋼焊接,增強機架6的剛度、強度和穩定性。
機器的剪切運動是送料軸保持勻速單向送料,刀架伺服電機1在底座4上做往復運動,在同步區域內與送料軸速度達到同步,同時完成剪切動作,然后加速反向回到原點再次追蹤同步剪切。具體的實施是固定在底座4上的伺服電機1帶動滾珠絲杠3旋轉,同時帶動機架6移動。機架6上裝有液壓馬達9帶動小齒輪8,小齒輪8帶動大齒輪10,剪切時大齒輪10帶動剪切軸15傳動,剪切軸上偏心輪-連桿機構5帶動下刀架7作上下直線運動完成剪切目的。下刀架7為鋼板焊接的三角形框架結構。上刀架上設有微調頂刀螺絲,便于刀片作微量調整;下刀架7的導向為滾動導軌,安裝在前支承軸上的碟形彈簧經頂壓使滾動導軌與下刀架導板之間的間隙得以消除,從而達到無間隙運行,機床精度得以保證和提高。裝在下刀架7后方的支承輥為偏心軸13,經調整電機12轉動驅動偏心軸13旋轉,使下刀架7向前或向后擺動,安裝在前支承軸上的碟形彈簧在刀片間隙減小時壓縮,刀片間隙增大時釋放,從而達到快速調整上刀片間隙。
移動追蹤工作平臺,裁切設備依靠追剪伺服的驅動在此平臺上往復運動從而實現追剪的工藝動作。一、有效避免了剪切過程中的板料停頓,以及由此產生板料二次損傷,避免了二次缺陷產生;二、提高了設備啟停過程中的速度損失,提高了整機線速度,提高生產效率;三、剪掉了整個生產工藝中平衡各工藝段速度不一致的緩沖坑,縮短生產線的長度,減少了基建施工的難度。
上述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進行的描述,并非對本發 明的范圍進行限定,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設計精神的前提下,本領域相關技術人員對本實用新型的各種變形和改進,均應擴入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書所確定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