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導輥葫蘆瓦拆卸裝置。
背景技術:
紙機中使用的葫蘆瓦與導輥軸端的配合屬于過盈配合。當維修時,需要將葫蘆瓦拆卸下來,非常困難。現有技術中多采用人工操作的方式,進行手動裝卸,工作效率較低,而且勞動強度較大,費時費力。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彌補以上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葫蘆瓦拆卸效率高,能大大降低勞動強度,使用方便可靠的導輥葫蘆瓦拆卸裝置。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導輥葫蘆瓦拆卸裝置,包括擋塊和安裝座,所述擋塊上設有卡槽,所述卡槽卡在導輥端面和葫蘆瓦之間的輥軸上,所述卡槽的寬度小于所述葫蘆瓦的外徑,所述卡槽的寬度大于等于所述輥軸的外徑,所述擋塊和所述安裝座之間設有連桿,所述安裝座上安裝有液壓缸,所述液壓缸的活塞桿支撐在導輥輥軸的端面上,所述安裝座鉸接在機架上,所述機架上設有導輥滑動裝置。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導輥滑動裝置包括活動安裝在所述機架上的放置導輥的滑板。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導輥滑動裝置包括轉動安裝在所述機架上的多個支撐導輥的轉動輥。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還包括升降車,所述升降車包括底座和升降座,所述底座上設有車輪,所述升降座和所述底座之間設有升降裝置,所述升降車和所述機架之間設有連接裝置。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連接裝置包括設在所述機架上的插孔,所述底座上設有與所述插孔配合的插桿,所述插桿內設有沿插桿軸線方向延伸的導向孔,所述導向孔內活動安裝有限位桿,所述插桿的端面上設有兩相對設置的安裝板,兩所述安裝板之間設有間隙,所述間隙和所述導向孔相連通,所述安裝板上設有沿所述插桿軸線方向延伸的導向槽,所述限位桿的兩側固定安裝有活動安裝在所述導向槽內的滑塊,所述滑塊和所述限位桿的端部之間的距離大于插孔的內徑。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導輥葫蘆瓦拆卸裝置,包括擋塊和安裝座,所述擋塊上設有卡槽,所述卡槽卡在導輥端面和葫蘆瓦之間的輥軸上,所述卡槽的寬度小于所述葫蘆瓦的外徑,所述卡槽的寬度大于等于所述輥軸的外徑,所述擋塊和所述安裝座之間設有連桿,所述安裝座上安裝有液壓缸,所述液壓缸的活塞桿支撐在導輥輥軸的端面上,所述安裝座鉸接在機架上,所述機架上設有導輥滑動裝置;所述卡槽卡在導輥端面和葫蘆瓦之間的輥軸上,所述卡槽的寬度小于所述葫蘆瓦的外徑,所述卡槽的寬度大于等于所述輥軸的外徑,啟動液壓缸,所述液壓缸的活塞桿頂在導輥輥軸的端面上,使得導輥輥軸和葫蘆瓦脫離,在活塞桿頂著導輥輥軸與葫蘆瓦分離的過程中,導輥滑動裝置支撐著導輥在機架上滑動,葫蘆瓦拆卸效率高,大大降低了勞動強度,使用方便可靠。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工作原理示意圖;
圖3是圖1中I處的局部放大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卡槽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連接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6是圖5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至圖4所示,導輥葫蘆瓦拆卸裝置,包括擋塊1和安裝座2,所述擋塊1上設有卡槽3,所述卡槽3卡在導輥端面和葫蘆瓦4之間的輥軸上,所述卡槽3的寬度小于所述葫蘆瓦4的外徑,所述卡槽3的寬度大于等于所述輥軸的外徑,所述擋塊1和所述安裝座2之間設有連桿5,所述安裝座2上安裝有液壓缸6,所述液壓缸6的活塞桿支撐在導輥輥軸的端面上,所述安裝座2鉸接在機架7上,所述機架7上設有導輥滑動裝置。
所述導輥滑動裝置包括轉動安裝在所述機架7上的多個支撐導輥的轉動輥8。
作為另一種實施方式,所述導輥滑動裝置包括活動安裝在所述機架7上的放置導輥的滑板。
還包括升降車,所述升降車包括底座9和升降座10,所述底座9上設有車輪11,所述升降座10和所述底座9之間設有升降裝置,所述升降車和所述機架之間設有連接裝置。所述升降裝置可以采用液壓缸16。
如圖3、圖5和圖6所示,所述連接裝置包括設在所述機架上的插孔,所述底座9上設有與所述插孔配合的插桿12,所述插桿12內設有沿插桿軸線方向延伸的導向孔,所述導向孔內活動安裝有限位桿13,所述插桿13的端面上設有兩相對設置的安裝板14,兩所述安裝板14之間設有間隙17,所述間隙和所述導向孔相連通,所述安裝板14上設有沿所述插桿13軸線方向延伸的導向槽15,所述限位桿的兩側固定安裝有活動安裝在所述導向槽15內的滑塊16,所述滑塊16和所述限位桿13的端部之間的距離大于插孔的內徑。將導輥放置到升降車后,推動升降車,使得升降車上的插桿12插入導向孔內,而后將限位桿13從導向孔內拉出,滑塊16在導向槽內運動,當限位桿13的內端從導向孔內脫出后,轉動限位桿13,使得限位桿和插桿12的軸線呈九十度角,限位桿13的兩端位于插桿之外,限位桿13的兩端阻擋了插桿12從導向孔內脫出,當分離完成后,轉動限位桿,而后將限位桿的內端對正導向孔,而后推動限位桿使得限位桿進入導向孔內。
所述卡槽3卡在導輥18端面和葫蘆瓦4之間的輥軸上,所述卡槽3的寬度小于所述葫蘆瓦的外徑,所述卡槽的寬度大于等于所述輥軸的外徑,啟動液壓缸6,所述液壓缸6的活塞桿頂在導輥輥軸的端面上,使得導輥輥軸和葫蘆瓦4脫離,在活塞桿頂著導輥輥軸與葫蘆瓦4分離的過程中,導輥滑動裝置支撐著導輥在機架上滑動,葫蘆瓦拆卸效率高,大大降低了勞動強度,使用方便可靠。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范圍內。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