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傳感器多位自動壓接裝置。
背景技術:
現在正常的生產流程是人工在灌封工裝上,用壓桿手動一個一個的進行手工壓接,效率極低,而且是多個人在同時壓接,壓接完成后需要周轉到下道工序重新排版再進行灌封,工藝復雜,人員要求多。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上述現狀,旨在提供一種通過光耦傳感器自動探測,實現多個位置點自動壓接而固定傳感器上下殼體,且各個點互不干涉,均能自行調節,安全可靠、穩定性高、實用性強的傳感器多位自動壓接裝置。
本實用新型目的的實現方式為,一種傳感器多位自動壓接裝置,固定氣缸的氣缸固定板與固定氣源處理器的氣源處理器固定板相連,氣源處理器固定板、對導柱定位的導柱定位塊,對整套灌封工裝限位的限位板,后防護架、限位板裝在底板上;
壓塊裝配在壓塊定位板中,并可上下活動滑配,壓塊背面采用彈簧支撐;相連的上模過渡板和壓塊定位板一起固定在上模固定板上,上模固定板與氣缸頭固定在一起,上模固定板四角裝有導套;上模過渡板與導柱間有供導柱上下滑動的導套;前防護板固定在氣缸固定板前面的上模固定板上,前防護板右上角安裝感應塊;
底板下面用支撐柱支撐,固定光耦傳感器的光耦固定塊裝在底板上,底板下的電氣控制盒正面裝啟動開關,側面裝有總電源開關。
采用本實用新型,將需壓接的產品排版固定在灌封工裝上面。開啟總電源開關,掀起前防護板,灌封工裝放入底板上,蓋上前防護板。光耦傳感器感應到前防護板上的感應塊,利用被檢測物對光束的遮擋或反射,將遮擋信號傳遞給電氣控制盒,確定前防護板是否安裝到位。感應到后雙手按下啟動開關,氣缸即可開 始運行,27塊同時實現下壓動作,壓接完成后氣缸自動回彈,掀起前防護板,拿出壓接后的整個灌封工裝及其上的壓接產品。
本實用新型通過光耦傳感器自動探測,實現多個位置點自動壓接而固定傳感器上下殼體,且各個點互不干涉,均能自行調節,安全可靠、穩定性高、實用性強。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是氣缸部分裝配圖,
圖3是壓塊部分裝配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由光耦傳感器感應部分、氣動部分及壓接部分組成。
下面參照附圖詳述本實用新型。
參照圖1、2,固定氣缸1的氣缸固定板2與固定氣源處理器3的氣源處理器固定板4相連,相連的氣缸固定板與氣源處理器固定板用三角支撐板5加強固定。氣源處理器固定板4固定在底板19上,氣源處理器固定板兩邊用加強筋板6加固在底板上。對導柱9定位的導柱定位塊10。限位板18裝在底板19,限位板18用于限位需要壓接的整套灌封工裝17的前后位置。
后防護架7采用三塊有機玻璃板組裝而成,直接固定在底板19上,用于防護設備運行過程中人手或者其他物體意外伸入。
27塊壓塊16裝配在壓塊定位板15中(見圖3),并可上下活動滑配,壓塊背面采用彈簧23支撐,可以保證每個壓塊互不干涉自行調節高度。相連的上模過渡板14和壓塊定位板15一起固定在上模固定板13上,主要是對壓塊背面的彈簧23限位。上模固定板13與氣缸頭固定在一起,上模固定板四角裝有導套8,上模固定板13與導柱9間有供導柱9上下滑動的導套8。氣缸1運行時,導套8在導柱9上上下滑動,有著導向限位作用。前防護板12用合頁固定在氣缸固定板2前端,方便開關;前防護板12右上角安裝感應塊24。
底板19下面用六根支撐柱26支撐,固定光耦傳感器22的光耦固定塊21裝在底板19上,底板19下面的電氣控制盒11正面裝啟動開關20,方便人雙手啟動。電氣控制盒11側面裝有總電源開關25。
采用本實用新型,將需壓接的產品排版固定在灌封工裝上面。先開啟電氣控制盒上的總電源開關25,然后掀起前防護板12,將排版好的灌封工裝17整體放入底板19上,并定位,然后蓋上前防護板。光耦傳感器感應到前防護板上的感應塊,利用被檢測物對光束的遮擋或反射,將遮擋信號傳遞給電氣控制盒,確定前防護板是否安裝到位。光耦傳感器22感應到感應塊24后雙手按下啟動開關,氣缸即可開始運行,實現下壓動作,使27塊壓塊同時對需壓接的產品壓接到位。壓接完成后氣缸自動回彈,此時再次掀起前防護板,拿出壓接后的整個灌封工裝及其上的壓接產品。
本實用新型通過光耦傳感器自動探測,實現多個位置點自動壓接而固定傳感器上下殼體,且各個點互不干涉,均能自行調節,安全可靠、穩定性高、實用性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