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激光打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雙激光頭多工位自動連續打標機。
背景技術:
激光打標是用激光束在各種不同的物質表面上打上永久的標記。打標的效應是通過表層物質的蒸發露出深層物質,或者是通過光能導致表層物質的化學物理變化而“刻”出痕跡,或者是通過光能燒掉部分物質,顯出所需刻蝕的圖案、文字。激光打標具有標記速度快、連續工作穩定性好、定位精度高等優點,被廣泛應用于電子、五金、航空器件、汽車零件、金屬標牌等各種領域的圖形和文字的標刻。
激光打標機一般由工作臺、激光加工頭、光路系統和控制系統組成。激光打標機的工作臺一般簡單設置為轉盤或平移式輸送帶,工件固定放置在轉盤或輸送帶上,在工件的周向標刻過程中,尤其是在類似于燈頭的圓柱形工件的圓周面的周向標刻過程中,若工件周向標記的范圍超過激光打標機振鏡掃描頭的掃描范圍,就需要進行多次標刻,而在每次標刻之前還需要重新手動旋轉調節工件的位置,導致其操作較為繁瑣,從而降低工作效率。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雙激光頭多工位自動連續打標機,旨在簡化打標操作,縮短打標時間,提高工作效率。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一種雙激光頭多工位自動連續打標機,包括機座,所述機座的一側設有振動盤,所述振動盤連接有自機座中上方水平穿過的直線軌道,所述機座表面靠近振動盤一側設有推動方向平行于所述直線軌道的推動氣缸,所述推動氣缸連接有用于夾持待加工工件在所述直線軌道上移動的多工件夾持組件,所述直線軌道的兩側對稱設有兩個激光打標組件。
作為本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
所述多工件夾持組件包括寬型氣爪、多工位夾以及固定連接板,其中,所述固定連接板與所述推動氣缸的氣缸軸的端頭連接,所述寬型氣爪底部固定于所述固定連接板上,所述機座表面設有與所述直線軌道相平行的直線導軌,所述固定連接板光滑卡設在所述直線導軌表面。
所述寬型氣爪包括對稱設置于直線軌道兩側的兩個分爪,所述兩個分爪配合可形成爪口,所述爪口處連接有用于夾持工件的多工位夾,所述直線軌道自所述多工位夾的夾口下方通過。
所述多工位夾包括分別與所述寬型氣爪的兩個分爪連接的對稱夾,兩個對稱夾的相對側面各開設有若干個夾持位,所述夾持位為V型結構,多個V型的夾持位整齊一字排列,兩個對稱夾的夾持位一一對應,形成多個一字排列的菱形夾口,所述寬型氣爪的兩個分爪可做相對運動。
所述激光打標組件包括激光頭和與之連接的調節平臺,所述調節平臺固定在所述機座表面,所述激光頭的激光輸出方向與所述直線軌道有相對的距離位置且所述激光頭可在產品表面進行掃描打標完成。
所述多工位夾的夾持位數量為n,其中,n≥3,所述工件夾持組件在所述推動氣缸的驅動下單次行程至少為n*工件寬度。
在所述直線軌道上,工件被打標區域至所述振動盤之間段為排列區,所述排列區與打標區的交匯處設有光纖感應器。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雙激光頭多工位自動連續打標機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利用推動氣缸往復運動,可實現自動送料下料,利用多工件夾持組件對產品實現多工位精準定位,利用打標工位上兩側相向激光頭可對產品圓柱面實現雙面打標,無需手動旋轉調節工件的位置或者重復進行第二次打標,從而簡化操作,縮短打標時間,提高工作效率。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雙激光頭多工位自動連續打標機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雙激光頭多工位自動連續打標機的打標區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需要說明的是,當元件被稱為“固定于”或“設置于”另一個元件,它可以直接或間接在另一個元件上。當一個元件被稱為是“連接于”另一個元件,它可以是直接或間接連接到另一個元件。
還需要說明的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左、右、上、下等方位用語,僅是互為相對概念或是以產品的正常使用狀態為參考的,而不應該認為是具有限制性的。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雙激光頭多工位自動連續打標機,旨在簡化操作,縮短打標時間,提高工作效率。其主要實施方法如下:
如圖1至圖2所示,一種雙激光頭多工位自動連續打標機,包括機座11,機座11的一側設有振動盤6,振動盤6連接有自機座11中上方水平穿過的直線軌道9,機座11表面靠近振動盤6一側設有推動方向平行于直線軌道9的推動氣缸1,推動氣缸1連接有用于夾持待加工工件在直線軌道9上移動的多工件夾持組件20,直線軌道9的兩側對稱設有兩個激光打標組件15。
具體地,先將待打標工件倒入振動盤6內,經過振動盤6自動排列后將產品推送到直線軌道9上,工件在直線軌道9上的排列整齊,推動氣缸1的氣缸軸帶動多工件夾持組件20至排列區將一定數量的工件夾起,在推動氣缸1的作用下由氣缸軸帶動多工件夾持組件20推動工件至打標區,讓對稱的兩組激光打標組件15給工件打標,打標完畢后,多工件夾持組件20松開打標完成工件,由推動氣缸1的氣缸軸帶動返回到工件的排列區,重復之前的夾送動作,且在推送待打標工件的過程中,推動仍在打標區的已完成打標的工件至下道工序連接位或是物料框內做準備,用對稱的兩個激光打標組件15一次對多個工件雙面同時打標,以及利用后續待打標的工件推動已完成打標的工件,實現了打標連續自動化,縮短了打標時間,提高工作效率。
如圖1和圖2所示,進一步地,多工件夾持組件20包括寬型氣爪10、多工位夾3以及固定連接板4,固定連接板4與推動氣缸1的氣缸軸的端頭連接,寬型氣爪10底部固定于固定連接板4上,機座11表面設有與直線軌道9相平行的直線導軌2,固定連接板4光滑卡設在直線導軌2表面。
進一步地,寬型氣爪10包括對稱設置于直線軌道9兩側的兩個分爪,兩個分爪配合可形成爪口,爪口處連接有用于夾持工件的多工位夾3,直線軌道9自多工位夾3的夾口下方通過。
進一步地,多工位夾3包括分別與寬型氣爪10的兩個分爪連接的對稱夾,兩個對稱夾的相對側各開設有若干個夾持位,夾持位為V型結構,多個V型的夾持位整齊一字排列,兩個對稱夾的夾持位一一對應,形成多個一字排列的菱形夾口。寬型氣爪10的兩個分爪可做相對運動,以帶動對稱夾相對開合,進而釋放和夾持工件。
具體地,推動氣缸1帶動固定連接板4在直線導軌2上做往復運動,同時連接在固定連接板4上的寬型氣爪10隨固定連接板4移動到工件的排列區后控制多工位夾3的閉合來夾持工件,并隨著固定連接板4移動至打標區域進行打標,通過使用寬型氣爪10夾持工件定位打標,避免了工件在激光頭7的激光束打到工件表面的時候使工件產生細微的晃動,使得工件在達標過程中處于靜止狀態,從而提高了打標的精度。
優選地,多工位夾3的夾持位為V型結構,V型結構設計,方便在產品大小不同的情況下適當做出調整,即產品直徑較大時,產品側面靠近夾持位的開口端,產品直徑較小時其側面靠近夾持位的頂角端,V型結構的夾持位也方便生產加工。
進一步地,激光打標組件15包括激光頭7和與之連接的調節平臺12,調節平臺12固定在機座11表面,激光頭7與直線軌道9有相對的距離位置且激光頭7可在產品表面進行掃描打標完成。
如圖2所示,具體地,激光頭7固定在調節平臺側面伸出的連接軸上,激光頭7可在產品表面進行掃描打標完成,從而方便調節激光頭7的打標位置配合給工件打標。
進一步地,多工位夾3的夾持位數量為n,其中,n≥3,工件夾持組件20在推動氣缸1的驅動下單次行程至少為n*工件寬度,當多工位夾3上的夾持位數為8,工件寬度為20mm時,夾塊在推動機構下的單邊運動行程至少為160mm。
如圖1和圖2所示,具體地,打標完成后,工件被寬型氣爪10推動到直線導軌9的末端,工件被整齊的推送到下道工序連接位或是物料框內再重復開啟循環工作。
進一步地,直線軌道9上,工件被打標區域至振動盤6之間段為排列區,排列區與打標區的交匯處設有光纖感應器,當光纖感應器感應到工件的時候,振動盤6停止工作,待寬型氣爪10夾走排列區的工件后重新開啟再循環。
特別地,寬型氣爪10在夾持待打標工件移動過程中推動已打標工件運動到后續的同步帶輸送機處,實現了加工工藝的連續,同時,本申請中多工位夾3的夾持位數量≥3,具體的數量可依據現場情況進行自由設計,不影響本申請的效果。
以下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一個具體實現過程:
將待打標工件放入振動盤6內,經過振動盤6自動排列后將產品推送到直線軌道9上的排列區上,設置在直線導軌9上排列區與打標區之間的光纖感應器感應到產品后振動盤6停止工作,推動氣缸1開始運動,帶動寬型氣爪10到排列區,此時處于松開狀態的寬型氣爪10開始進行夾緊操作,借助多工位夾3上的8個夾持位一次對8個20mm寬的工件進行夾緊操作,夾緊產品后,推動氣缸1向打標區推進160mm到打標區,兩相向激光頭7開始對工件的兩側同時進行打標操作,打標同時,振動盤6繼續將待打標工件推送到排列區等候,產品打標完后,寬型氣爪10松開產品,推動氣缸1回程160mm帶動寬型氣爪10返回排列區,重復進行下一組產品打標,在下一組產品從排列區推送到打標區的過程中,仍處在打標區的已打標完成產品受到下一組產品的推動后離開打標區進入下道工序連接位或是物料框內,以此方式重復繼續下一組動作,不斷循環進行加工。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或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