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軋件翻轉設備領域,具體是指一種全自動翻鋼機。
背景技術:
翻鋼機是一種翻轉軋件的設備,常用于線形鋼筋切斷之后的收料過程中。現有的翻鋼機常通過翻鋼叉將切斷后的線形鋼筋拔出,由于現有翻鋼機的翻鋼叉工作部與鋼筋接觸處為直角,鋼筋與工作部接觸面小,摩擦力小,在拔出過程中,鋼筋常常發生滑落。
此外,現有的翻鋼機在收料時,鋼筋進入收料小車均在同一位置,當鋼筋堆至一定高度時,容易向一側傾斜,導致落下后的鋼筋會在收料小車內發生交叉,不能平整鋪于收料小車內。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上述缺陷,提供一種全自動翻鋼機。本實用新型在鋼筋拔出過程中,翻鋼叉與鋼筋接觸穩定,不易滑落,能夠有效提升工作效率。此外,本實用新型可使鋼筋平整均勻鋪于收料小車,鋼筋間無交叉。
本實用新型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全自動翻鋼機,包括設于機架上部的輸料滑道槽,所述輸料滑道槽設有供翻鋼叉旋轉時進出的翻鋼間隙,所述翻鋼間隙兩兩一組,每組內的相對應的翻鋼叉同步工作,所述翻鋼叉中心為翻鋼軸,所述翻鋼軸與翻鋼電機輸出軸連接,所述輸料滑道槽外側為推鋼裝置,所述翻鋼叉位于輸料滑道槽與推鋼裝置之間,所述翻鋼叉與鋼筋接觸處為圓弧面,且其圓弧面與鋼筋外表面吻合,所述推鋼裝置頂部設有多個相互平行的輸送輥,所述輸送輥與輸送電機輸出軸連接,所述推鋼裝置的末端下方設有收料小車,所述收料小車位于往復式帶式輸送機上部,所述翻鋼叉與鋼筋接觸處的圓弧面上設有條狀防滑紋,所述條狀防滑紋的走向與所述輸料滑道槽內鋼筋輸送方向平行。
在本實用新型,線形鋼筋切斷后在輸料滑道槽內輸送,輸料滑道槽上設有翻鋼簡寫,翻鋼間隙內設有翻鋼叉,翻鋼叉以翻鋼軸為旋轉中心,通過翻鋼電機進行驅動。翻鋼叉將鋼筋從輸料滑道槽內拔出,翻鋼叉與鋼筋接觸處為圓弧面,且其圓弧面與鋼筋外表面吻合,與現有翻鋼機的翻鋼叉相比,其增大了翻鋼叉與鋼筋的有效接觸面,增大了鋼筋與翻鋼叉的摩擦力,能夠有效減少翻鋼叉在拔出鋼筋時,由于摩擦力不夠導致鋼筋發生滑落,進而提升工作效率。鋼筋經翻鋼叉拔出后帶至推鋼裝置上,推鋼裝置上部為多個相互平行的輸送輥,由輸送輥輸送至收料小車,在輸送輥的輸送過程中,鋼筋會逐漸與輸送輥平行。收料小車位于推鋼裝置末端下方,通過往復式帶式輸送機的往復運轉,可使鋼筋落在收料小車收料槽的不同位置,進而避免了由于鋼筋進入收料小車均在同一位置,導致的鋼筋傾斜交叉。在翻鋼叉拔出鋼機的過程中,翻鋼叉的運行方向與輸料滑道槽內鋼筋輸送方向垂直,因此鋼筋所受摩擦力的方向與輸料滑道槽內鋼筋輸送方向垂直,通過設置與所述輸料滑道槽內鋼筋輸送方向平行的條狀防滑紋,能夠顯著增強摩擦因數,保障鋼筋受到足夠的摩擦力。
作為一種優選的方式,所述收料小車上部為收料槽,所述收料槽的內側面為平滑的曲面。通過將收料小車收料槽的內側面設置為平滑的曲面,可使鋼筋平滑進入收料槽內,避免鋼筋由于直接掉落,發生反彈,導致鋼筋間發生交叉。
作為一種優選的方式,所述推鋼裝置的末端設有撥爪組,每個撥爪組至少具有兩個同軸設置的撥爪,所述撥爪組與撥爪驅動裝置連接,每個撥爪組內的撥爪同步工作。通過此種設置,可使所有的鋼筋在滑出推鋼裝置時均能夠相互平行的掉落至收料小車內。
作為一種優選的方式,所述輸送輥的兩端設有擋板,擋板間的距離從推鋼裝置入口處至推鋼裝置出口處逐漸縮小,直至在推鋼裝置出口處等于鋼筋長度。通過此種設置,可使鋼筋逐漸推至輸送輥上,并逐漸進行對其,保障在推鋼裝置出口處絕大部分鋼筋均能夠平行對齊。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及有益效果:
(1)本實用新型在鋼筋拔出過程中,翻鋼叉與鋼筋接觸穩定,不易滑落,能夠有效提升工作效率,可使鋼筋平整均勻鋪于收料小車,鋼筋間無交叉;
(2)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與所述輸料滑道槽內鋼筋輸送方向平行的條狀防滑紋,能夠顯著增強摩擦因數,保障鋼筋受到足夠的摩擦力;
(3)本實用新型通過將收料小車收料槽的內側面設置為平滑的曲面,可使鋼筋平滑進入收料槽內,避免鋼筋由于直接掉落,發生反彈,導致鋼筋間發生交叉;
(4)本實用新型通過推鋼裝置的末端設有撥爪組,每個撥爪組至少具有兩個同軸設置的撥爪,撥爪組與撥爪驅動裝置連接,每個撥爪組內的撥爪同步工作,可使所有的鋼筋在滑出推鋼裝置時均能夠相互平行的掉落至收料小車內;
(5)本實用新型通過輸送輥的兩端設有擋板,擋板間的距離從推鋼裝置入口處至推鋼裝置出口處逐漸縮小,直至在推鋼裝置出口處等于鋼筋長度,可使鋼筋逐漸推至輸送輥上,并逐漸進行對其,保障在推鋼裝置出口處絕大部分鋼筋均能夠平行對齊。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翻鋼叉,2—擋板,3—推鋼裝置,4—輸料滑道槽,5—翻鋼軸,6—機架,7—輸送輥,8—撥爪組,9—收料小車,10—往復式帶式輸送機。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進行進一步地詳細說明,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不限于此:
實施例1:
參見圖1,一種全自動翻鋼機,包括設于機架6上部的輸料滑道槽4,所述輸料滑道槽4設有供翻鋼叉1旋轉時進出的翻鋼間隙,所述翻鋼間隙兩兩一組,每組內的相對應的翻鋼叉1同步工作,所述翻鋼叉1中心為翻鋼軸5,所述翻鋼軸5與翻鋼電機輸出軸連接,所述輸料滑道槽4外側為推鋼裝置3,所述翻鋼叉1位于輸料滑道槽4與推鋼裝置3之間,所述翻鋼叉1與鋼筋接觸處為圓弧面,且其圓弧面與鋼筋外表面吻合,所述推鋼裝置3頂部設有多個相互平行的輸送輥7,所述輸送輥7與輸送電機輸出軸連接,所述推鋼裝置3的末端下方設有收料小車9,所述收料小車9位于往復式帶式輸送機10上部,所述翻鋼叉1與鋼筋接觸處的圓弧面上設有條狀防滑紋,所述條狀防滑紋的走向與所述輸料滑道槽4內鋼筋輸送方向平行。
在本實用新型,線形鋼筋切斷后在輸料滑道槽4內輸送,輸料滑道槽4上設有翻鋼簡寫,翻鋼間隙內設有翻鋼叉1,翻鋼叉1以翻鋼軸5為旋轉中心,通過翻鋼電機進行驅動。翻鋼叉1將鋼筋從輸料滑道槽4內拔出,翻鋼叉1與鋼筋接觸處為圓弧面,且其圓弧面與鋼筋外表面吻合,與現有翻鋼機的翻鋼叉1相比,其增大了翻鋼叉1與鋼筋的有效接觸面,增大了鋼筋與翻鋼叉1的摩擦力,能夠有效減少翻鋼叉1在拔出鋼筋時,由于摩擦力不夠導致鋼筋發生滑落,進而提升工作效率。鋼筋經翻鋼叉1拔出后帶至推鋼裝置3上,推鋼裝置3上部為多個相互平行的輸送輥7,由輸送輥7輸送至收料小車9,在輸送輥7的輸送過程中,鋼筋會逐漸與輸送輥7平行。收料小車9位于推鋼裝置3末端下方,通過往復式帶式輸送機10的往復運轉,可使鋼筋落在收料小車9收料槽的不同位置,進而避免了由于鋼筋進入收料小車9均在同一位置,導致的鋼筋傾斜交叉。在翻鋼叉1拔出鋼機的過程中,翻鋼叉1的運行方向與輸料滑道槽內鋼筋輸送方向垂直,因此鋼筋所受摩擦力的方向與輸料滑道槽內鋼筋輸送方向垂直,通過設置與所述輸料滑道槽4內鋼筋輸送方向平行的條狀防滑紋,能夠顯著增強摩擦因數,保障鋼筋受到足夠的摩擦力。
作為一種優選的方式,所述收料小車9上部為收料槽,所述收料槽的內側面為平滑的曲面。通過將收料小車9收料槽的內側面設置為平滑的曲面,可使鋼筋平滑進入收料槽內,避免鋼筋由于直接掉落,發生反彈,導致鋼筋間發生交叉。
作為一種優選的方式,所述推鋼裝置3的末端設有撥爪組8,每個撥爪組8至少具有兩個同軸設置的撥爪,所述撥爪組8與撥爪驅動裝置連接,每個撥爪組8內的撥爪同步工作。通過此種設置,可使所有的鋼筋在滑出推鋼裝置3時均能夠相互平行的掉落至收料小車9內。
作為一種優選的方式,所述輸送輥7的兩端設有擋板2,擋板2間的距離從推鋼裝置3入口處至推鋼裝置3出口處逐漸縮小,直至在推鋼裝置3出口處等于鋼筋長度。通過此種設置,可使鋼筋逐漸推至輸送輥7上,并逐漸進行對其,保障在推鋼裝置3出口處絕大部分鋼筋均能夠平行對齊。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非對本實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