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壓力機的頂件裝置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用于壓力機的頂件裝置,屬于機械加工設備領域。其中壓力機包括模具和沿直線方向往復移動的滑塊,頂件裝置包括第一缸體和第二缸體,第一缸體內設有第一活塞桿,第一活塞桿與滑塊連接,滑塊帶動第一活塞桿沿直線方向往復移動,第二缸體內設有第二活塞桿,第二活塞桿連接有用于將模具內工件頂出的頂料桿,第一缸體的有桿腔通過第一通道與第二缸體的無桿腔連通,第二活塞桿位于第二缸體內的部分套設有彈簧。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壓力機的頂件裝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自動控制作業且無需外接動力。
【專利說明】
用于壓力機的頂件裝置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加工裝置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用于壓力機的頂件裝置。
【背景技術】
[0002] 壓力機是通過對工件施加強大的壓力使工件發生塑性變形和斷裂從而加工成零件的機械設備,壓力機主要通過驅動往復直線運動的滑塊對工件進行加工,在加工完成后需要將加工好的工件從模具中頂出,現有的壓力機頂件裝置通常需要外接動力;氣站或液站和和人工操作,通過人力控制電磁閥開啟從而控制工作缸驅動頂料桿頂出工件,人力操作不僅反應速度較慢,工作效率低,勞動強度大,同時頂件裝置用于熱模鍛造作業的工件頂出時,由于頂件裝置的反應速度較慢,高溫工件長時間停留在模具內,會明顯降低模具的硬度,使模具受熱變形并產生龜裂,嚴重影響到鍛造精度和模具的使用壽命。
【實用新型內容】
[0003]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用于壓力機的頂件裝置,該頂件裝置可自動進行頂件作業,同時無需外接動力,頂件時的反應速度快。
[0004]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
[0005] —種用于壓力機的頂件裝置,壓力機包括模具和沿直線方向往復移動的滑塊,頂件裝置包括第一缸體和第二缸體,第一缸體內設有第一活塞桿,第一活塞桿與滑塊連接,滑塊帶動第一活塞桿沿直線方向往復移動,第二缸體內設有第二活塞桿,第二活塞桿連接有用于將模具內工件頂出的頂料桿,第一缸體的有桿腔通過第一通道與第二缸體的無桿腔連通,第二活塞桿位于第二缸體內的部分套設有彈簧。
[0006] 進一步的,第一通道上設有使流體從第一缸體的有桿腔進入第二缸體的無桿腔的第一單向閥,第一缸體的有桿腔還通過第二通道與第二缸體的無桿腔連通,第二通道上設有電磁閥和使流體從第二缸體的無桿腔進入第一缸體的有桿腔的第二單向閥,滑塊的移動方向上或滑塊的移動方向的側面設有用于控制電磁閥開關的接近開關。
[0007] 進一步的,電磁閥和第一缸體的有桿腔之間的第二通道上設置有油箱。
[0008] 進一步的,第二單向閥位于油箱和第一缸體的有桿腔之間的第二通道上。
[0009] 進一步的,壓力機包括工作臺,工作臺上設有模具,模具上方設有沿豎直方向往復移動的滑塊,工作臺的下方設置有第二缸體,頂料桿的一端貫穿工作臺并伸入到模具內,頂料桿的另一端連接第二活塞桿。
[0010] 進一步的,第二缸體與工作臺連接成一整體。
[0011] 進一步的,第一活塞桿與滑塊鉸接。
[0012] 進一步的,第一缸體和第二缸體為液壓缸缸體,第二通道上還設有溢流閥,溢流閥的溢流口連通油箱。
[0013] 進一步的,第二缸體上設有將第二缸體的有桿腔內氣體排出的排氣孔。
[0014] 進一步的,第二缸體的端部設有用于將第二缸體的無桿腔內氣體排出的排氣螺釘,第二缸體有桿腔上端缸壁上設用于將有桿腔內保持無壓狀態的通氣孔。
[0015]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頂件裝置通過設置相互連通的兩個活塞缸體,其中一個活塞缸體的活塞桿與壓力機的滑塊連接,另一個活塞缸體的活塞桿與頂料桿連接,將滑塊的直線往復移動的壓鑄動能轉化為頂料桿的往復移動的頂料動能,不僅實現了自動頂料作業,同時頂料桿的反應時間短,頂件速度快,不需要外接動力。
【附圖說明】
[0016]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應當理解,以下附圖僅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的某些實施例,因此不應被看作是對范圍的限定,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相關的附圖。
[0017]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提供的用于壓力機的頂件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18] 圖2為圖1中A處的局部放大圖;
[0019]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提供的用于壓力機的頂件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20] 圖4為圖3中B處的局部放大圖。
[0021] 圖中附圖標記分別為:
[0022] 〇〇1、〇〇2、頂件裝置;100、滑塊;110、模具;200、第一缸體;210、第一活塞桿;220、有桿腔;300、第二缸體;310、第二活塞桿;320、無桿腔;330、彈簧;340、頂料桿;350、排氣螺釘; 360、排氣孔;400、第一通道;410、第一單向閥;500、第二通道;510、電磁閥;520、第二單向閥;530、溢流閥;540、溢流箱;600、接近開關;700、油箱;800、工作臺。
【具體實施方式】
[0023] 為使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因此,以下對在附圖中提供的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的詳細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的范圍,而是僅僅表示本實用新型的選定實施例。
[〇〇24]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豎直”、“上”、“下”、“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設備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0025]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還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設置”、“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〇〇26]此外,術語“第一”、“第二”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征的數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隱含地包括一個或者更多個該特征。
[0027] 實施例1
[0028] 參見圖1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1提供了一種用于壓力機的頂件裝置 〇〇1,用于將壓力機的模具110內的工件頂出,該壓力機包括沿直線方向往復移動的滑塊 100,該頂件裝置包括第一缸體200和第二缸體300,第一缸體200內設有第一活塞桿210,第一活塞桿210與滑塊100連接,滑塊100帶動第一活塞桿210沿直線方向往復移動,第二缸體 300內設有第二活塞桿310,第二活塞桿310連接有用于將模具110內的工件頂出的頂料桿 340,第一缸體200的有桿腔220通過第一通道400與第二缸體300的無桿腔320連通,第二活塞桿310位于第二缸體300內的部分套設有彈簧330。具體的,第一缸體200和第二缸體300均為液壓缸缸體,滑塊100安裝在曲軸壓力機的曲軸柄(圖中未畫出)上,曲柄軸旋轉時帶動該滑塊100進行直線往復移動。
[〇〇29]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頂件裝置001,用于與曲軸壓力機配合將曲軸壓力機的模具110 內的工件頂出,該頂件裝置001包括第一缸體200和第二缸體300,其中第一缸體200的第一活塞桿210與沿直線方向往復移動的滑塊100連接獲得動力,第二缸體300的第二活塞桿310 與頂料桿340連接用于頂出工件,第一缸體200的有桿腔220與第二缸體300的無桿腔320連通用于傳遞動力,第二活塞桿310位于第二缸體300內的部分套設有用于使頂出工件后的頂料桿340復位的彈簧330。
[0030] 上述頂件裝置001的工作原理是:使用者將待加工的工件放入到曲軸壓力機的模具110后,曲軸壓力機驅動滑塊100進行往復運動,當滑塊100向靠近模具110方向移動時,與滑塊100連接的第一活塞桿210也沿第一缸體200移動,第一缸體200的有桿腔220容積變大的同時有桿腔220內的靜壓力減小,與第一缸體200的有桿腔220連通的第二缸體300的無桿腔320內的靜壓力隨之減小,彈簧330的回復應力推動第二活塞桿310移動從而帶動頂料桿 340移動收縮到模具110內,以便將待加工坯件放入模堂。
[0031] 當滑塊100向遠離模具110方向移動時,與滑塊100連接的第一活塞桿210也沿第一缸體200反向移動,第一缸體200的有桿腔220容積變小的同時有桿腔220內的靜壓力增大, 液壓油從第一缸體200的有桿腔220進入到第二缸體300的無桿腔320內,第二缸體300的無桿腔320內的靜壓力隨之增大,第二活塞桿310克服彈簧330的應力推動第二活塞桿310反向移動從而帶動頂料桿340反向移動,當滑塊100移動到一定行程時,頂料桿340將模具110內加工好的工件頂出。
[〇〇32] 進一步的,第一通道400上設有第一單向閥410,第一缸體200的有桿腔220還通過第二通道500與第二缸體300的無桿腔320連通,第二通道500上設有電磁閥510和第二單向閥520,滑塊100的移動方向上或滑塊100移動方向的側面設有用于控制電磁閥510開關的接近開關600。具體的,該第一單向閥410限制流體只能從第一缸體200的有桿腔220流入到第二缸體300的無桿腔320,該第二單向閥520限制流體只能從第二缸體300的無桿腔320流入到第一缸體200的有桿腔220,接近開關600設置在滑塊100的側面,接近開關600電連接有繼電器(圖中未顯示),該繼電器與電磁閥510電連接。
[〇〇33]通過設置連通第一缸體200的有桿腔220和第二缸體300的無桿腔320的第二通道 500,在第二通道500上設置有控制液壓油從第二缸體300的無桿腔320單向流入第一缸體 200的有桿腔220的第二單向閥520,并在第一通道400上設有控制流體從第一缸體200的有桿腔220單向流入第二缸體300的無桿腔320的第一單向閥410,能夠有效的控制液壓油在第一缸體200和第二缸體300之間循環流動,避免液壓油在流動時產生堵塞和阻礙。
[〇〇34]同時在第二通道500上設置有電磁閥510,在滑塊100的移動行程的側面設置有用于控制電磁閥510開關的接近開關600,當滑塊100移動到靠近模具110—定距離時,接近開關600檢測滑塊100的位置并控制電磁閥510的開啟,第二缸體300的無桿腔320內的液壓油通過第二通道500流入到第一缸體200的有桿腔220內,此時彈簧330推動第二活塞桿310移動,第二活塞桿310帶動頂出的頂料桿340縮回到模具110內;
[〇〇35]當滑塊100移動到遠離模具110—定距離時,接近開關600檢測滑塊100的位置并控制電磁閥510關閉,第二缸體300的無桿腔320內的液壓油無法通過第二通道500流入到第一缸體200的有桿腔220內,同時第一缸體200的有桿腔220內的液壓油通過第一通道400進入到第二缸體300的無桿腔320內,第二活塞桿310克服彈簧330的應力帶動頂料桿340伸出頂
出工件。
[〇〇36]同時通過調節接近開關600的感應距離就可以調節電磁閥510的開啟和關閉時間, 從而調節頂料桿340的頂出高度。
[〇〇37]進一步的,頂件裝置還包括油箱700,油箱700通過第二通道500分別與電磁閥510 和第一缸體200的有桿腔220連通。具體的,油箱700的容積優選為5L-10L之間。
[〇〇38]通過設置有油箱700,能夠對第一缸體200的有桿腔220和第二缸體300的無桿腔 320內的液壓油進行緩沖,同時保證第一缸體200和第二缸體300通過第一通道400和第二通道500組成的循環油路中具有足夠的液壓油,同時油箱700的占用空間小,不影響壓力機和頂件裝置001的布置和使用。
[0039]進一步的,第二單向閥520位于油箱700和第一缸體200的有桿腔220之間的第二通道500上。
[〇〇4〇]第二單向閥520設置在油箱700和第一缸體200的有桿腔220之間的第二通道500 上,可以避免有桿腔220容積減小時液壓油通過第二通道500進入到油箱700中,使第一缸體 200的有桿腔220中的液壓油在有桿腔220容積減小時全部進入到第二缸體300的無桿腔320 中,使無桿腔320內的靜壓力迅速增大從而推動第二活塞桿310向上移動驅動頂料桿340快速上升頂出工件。
[0041 ]進一步的,壓力機包括工作臺800,工作臺800上設有模具110,模具110上方設有沿豎直方向往復移動的滑塊100,工作臺800的側部設置有橫向布置的第二缸體300,頂料桿 340的一端伸入到模具110—側,頂料桿340的另一端連接第二活塞桿310。
[〇〇42]通過在豎直往復運動的滑塊100的下方設置工作臺800,工作臺800的上表面設有模具110,工作臺800的側面設置第二缸體300,通過合理的布置與滑塊100配合的第一缸體 200和第二缸體300,減小了頂件裝置001的占用空間,同時減少了第一缸體200和第二缸體 300之間的連接管路的長度。
[〇〇43]進一步的,第二缸體300與工作臺800連接成一整體。通過將第二缸體300與工作臺 800連接成一整體,不僅能夠進一步減小頂件裝置001的體積和占用空間,同時也縮短了液壓油管道的長度,節約了空間和生產原料。
[〇〇44]進一步的,接近開關600設置在工作臺800的上方。通過將接近開關600設置在工作臺800的上方,可以避免壓力機工作時對工作臺800產生的沖擊力影響接近開關600的正常工作。
[0045] 進一步的,第一缸體200和第二缸體300為液壓缸缸體,第二通道500上還設有溢流閥530,溢流閥530的溢流口連通有溢流箱540。
[〇〇46] 在第二通道500上設有溢流閥530,溢流閥530的溢流口連通有溢流箱540,當第二通道500內的壓力過大時,溢流閥530將部分液壓油排入到溢流箱540中,保證第一缸體200 和第二缸體300內的壓力恒定,維持頂料桿340的頂出高度不變。
[〇〇47]進一步的,在第二缸體300上設有將第二缸體300的有桿腔內氣體排出的排氣孔 360。通過在第二缸體300上設有該排氣孔360,能夠在第二活塞桿310移動推動頂料桿340頂出工件時,第二缸體300的有桿腔中的氣體通過排氣孔360排出,避免第二缸體300的有桿腔容積減小后氣壓增大,從而阻礙第二活塞桿310推動頂料桿340頂件作業。
[〇〇48]進一步的,第二缸體300的端部設有將無桿腔320內氣體排出的排氣螺釘350。使用者可以通過抒松排氣螺釘350將第一缸體200和第二缸體300內的部分壓縮氣體排出,保證有桿腔220和無桿腔320內的氣壓恒定,從而保持頂料桿340的頂出高度一定。
[0049] 實施例2
[0050] 如圖3和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2提供了一種用于壓力機的頂件裝置002, 用于將壓力機上模具110內的工件頂出,壓力機包括沿豎直方向往復移動的滑塊1〇〇,該頂件裝置002包括第一缸體200和第二缸體300,第一缸體200內設有第一活塞桿210,第一活塞桿210與滑塊100連接,第二缸體300內設有第二活塞桿310,第二活塞桿310連接有頂料桿 340,第一缸體200的有桿腔220通過第一通道400與第二缸體300的無桿腔320連通。具體的, 第一缸體200和第二缸體300均為氣壓缸缸體,滑塊100安裝在螺旋壓力機上。
[〇〇51 ] 第一通道400上設有第一單向閥410,有桿腔220還通過第二通道500依次連通有油箱700和無桿腔320,第二通道500上設有電磁閥510和第二單向閥520,第二單向閥520位于油箱700和有桿腔220之間的第二通道500上,滑塊100的移動軌跡的側面設有用于控制電磁閥510開關的接近開關600。
[〇〇52]滑塊100的下方設有工作臺800,工作臺800的側面設置第一缸體200,第二缸體300 貫穿工作臺800布置,工作臺800上設有模具110,第二活塞桿310連接有頂料桿340的一端, 頂料桿340的另一端貫穿工作臺800伸入到模具110內頂壓工件,第二缸體300與工作臺800 連接成一整體,在第二缸體300上設有將第二缸體300的有桿腔內氣體排出的排氣孔360。
[0053]進一步的,第一活塞桿210與滑塊100鉸接。通過將第一活塞桿210與滑塊100鉸接, 能夠提高第一活塞桿210與滑塊100連接的穩定性,避免滑塊100往復移動時與第一活塞桿 210的連接處受到過大的扭矩而斷裂。
[〇〇54]進一步的,第二通道500上設有在壓力過大時排出氣體的氣動頂出裝置。當第二通道500內氣壓過大時,氣動頂出裝置將第二通道500內的壓縮氣體排出一部分后復位,減小第一缸體200和第二缸體300內的壓力,保持頂料桿340的頂出高度一定。
[0055]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實用新型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用于壓力機的頂件裝置,壓力機包括模具和沿直線方向往復移動的滑塊,其特 征在于,所述頂件裝置包括第一缸體和第二缸體,所述第一缸體內設有第一活塞桿,所述第 一活塞桿與所述滑塊連接,所述滑塊帶動所述第一活塞桿沿所述直線方向往復移動,所述 第二缸體內設有第二活塞桿,所述第二活塞桿連接有用于將所述模具內工件頂出的頂料 桿,所述第一缸體的有桿腔通過第一通道與所述第二缸體的無桿腔連通,所述第二活塞桿 位于所述第二缸體內的部分套設有彈簧。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壓力機的頂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上設有使 流體從所述第一缸體的有桿腔進入所述第二缸體的無桿腔的第一單向閥,所述第一缸體的 有桿腔還通過第二通道與所述第二缸體的無桿腔連通,所述第二通道上設有電磁閥和使流 體從所述第二缸體的無桿腔進入所述第一缸體的有桿腔的第二單向閥,所述滑塊的移動方 向上或滑塊的移動方向的側面設有用于控制所述電磁閥開關的接近開關。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壓力機的頂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電磁閥和所述第一 缸體的有桿腔之間的所述第二通道上設置有油箱。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壓力機的頂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單向閥位于所 述油箱和所述第一缸體的有桿腔之間的所述第二通道上。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壓力機的頂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壓力機包括工作 臺,所述工作臺上設有所述模具,所述模具上方設有沿豎直方向往復移動的所述滑塊,所述 工作臺的下方設置有所述第二缸體,所述頂料桿的一端貫穿所述工作臺并伸入到所述模具 內,所述頂料桿的另一端連接所述第二活塞桿。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壓力機的頂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缸體與所述工 作臺連接成一整體。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壓力機的頂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塞桿與所述 滑塊纟父接。8.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壓力機的頂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缸體和所述第 二缸體為液壓缸缸體,所述第二通道上還設有溢流閥,所述溢流閥的溢流口連通油箱。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壓力機的頂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缸體上設有將 所述第二缸體的有桿腔內氣體排出的排氣孔。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壓力機的頂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缸體的端部 設有用于將所述第二缸體的無桿腔內氣體排出的排氣螺釘,第二缸體有桿腔上端缸壁上設 用于將有桿腔內保持無壓狀態的通氣孔。
【文檔編號】B21J13/14GK205705459SQ201620665124
【公開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請日】2016年6月29日
【發明人】王成忠
【申請人】王成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