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機械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用于數控車床的工件換向機構。
背景技術:
現有數控車床對短棒料工件進行加工時,通常是由機械手直接將工件插入于主軸處,再由刀具對短棒料暴露在外的部分進行加工處理,此方式只能對短棒料的的一端進行加工處理,而若對短棒料另一端進行加工處理的話,只能換臺設備或采用人工方式將短棒料換個方向重新插設于主軸處,效率低。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的技術存在上述問題,提出了一種結構簡單、實用方便的用于數控車床的工件換向機構。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可通過下列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用于數控車床的工件換向機構,設置于機架上,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轉氣缸及置料臺,所述置料臺設于旋轉氣缸上且能周向轉動,在置料臺上對稱設置有兩置料部且兩置料部之間具有徑向貫穿置料臺的條形槽,在置料部上端部開設有U型槽且在置料部的外側壁上安裝有阻擋U型槽的擋料板,在U型槽內鋪設有橡膠層。
在上述的數控車床的工件換向機構中,擋料板的上端面與置料部的上端面齊平。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通過在機架上安裝旋轉氣缸及置料臺,當工件一端加工完成后,由機械手將工件取出并放置在置料臺上,接著旋轉氣缸工作并帶動置料臺軸向轉動,當置料臺周向轉動180度后,機械手抓取工件并將工件重新放置在主軸上,此時工件已加工完畢的一端插設于主軸內,而未被加工的一端暴露在外,從而使得工件兩端均能被加工處理,實用方便、效率高。
同時,鋪設在U型槽內的橡膠層可以隔絕工件與置料部的直接接觸,從而保證工件放置在置料部上時不會出現由于工件與置料部發生碰撞造成工件已加工好的端部破損的現象。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設置在機架上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機架;2、旋轉氣缸;3、置料臺;31、條形槽;32、置料部;33、U型槽;4、擋料板;5、橡膠層。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是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的描述,但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這些實施例。
如圖1和圖2所示,本用于數控車床的工件換向機構設置于機架上包括旋轉氣缸及置料臺,所述置料臺設于旋轉氣缸上且能周向轉動,在置料臺上對稱設置有兩置料部且兩置料部之間具有徑向貫穿置料臺的條形槽,在置料部上端部開設有U型槽且在置料部的外側壁上安裝有阻擋U型槽的擋料板,在U型槽內鋪設有橡膠層,擋料板的上端面與置料部的上端面齊平。
通過在機架上安裝旋轉氣缸及置料臺,當工件一端加工完成后,由機械手將工件取出并放置在置料臺上,接著旋轉氣缸工作并帶動置料臺軸向轉動,當置料臺周向轉動180度后,機械手抓取工件并將工件重新放置在主軸上,此時工件已加工完畢的一端插設于主軸內,而未被加工的一端暴露在外,從而使得工件兩端均能被加工處理,實用方便、效率高。
U型槽的設計使得當工件兩端擱置在置料座上時,工件的兩端限制于U型槽內,從而使得旋轉臺在旋轉過程中,工件不會由于旋轉臺的轉動慣性而從置料座上甩出去,保證了工件保證在置料座上的穩定性。
通過擋料板將U型槽的外側部遮擋住,從而使得工件放置在置料座上時,工件不會從U型槽內穿出而掉落出去。
條形槽的開設主要是為了供氣爪穿過,以便氣爪能順利的將擱置在置料臺上的工件抓取住,便于氣爪的抓料和卸料動作。
同時,鋪設在U型槽內的橡膠層可以隔絕工件與置料部的直接接觸,從而保證工件放置在置料部上時不會出現由于工件與置料部發生碰撞造成工件已加工好的端部破損的現象。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精神作舉例說明。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采用類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會偏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