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發條領域,具體來說是一種主動變力渦卷發條加工工具。
背景技術:
公開號為204682240U的中國專利(專利號201520409545.8)公開了一種智能細線釣大魚控制器以及安裝上述控制器的釣魚竿,其中公開了一種智能細線釣大魚控制器,控制器內安裝有變力動力發條,變力動力發條由一段寬度漸變的鋼帶從窄端向寬端依次卷制而成的渦卷結構,且因此當魚線拉出時,鋼帶由窄端逐漸卷到動力轉軸上,由于鋼帶的寬度不一致,因此發條產生的扭力也在逐漸增大,因此能夠將魚產生的外力通過發條產生的變力逐步卸掉,從而達到變力緩沖的目的,避免了剛性硬連接對部件的損壞。現有的變力動力發條即主動變力渦卷發條有沒有專用的加工設備,通常通過手工對渦卷結構的發條卷側面進行打磨,使其由外圈向內圈寬度逐漸變窄,此種加工方式費時費力,勞動量較大且加工效率很低;另一種采用將普通鋼帶首先切割為寬度漸變的鋼帶,然后從窄端向寬端依次卷制為渦卷結構,此種需要與鋼帶長度相適應的大型專用機床,設備投資太大,不利于廣泛推廣。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陷,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省時省力、成本低廉的主動變力渦卷發條加工工具。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包括內頂件和外套件;所述內頂件包括柱狀本體,所述柱狀本體的第一端和/或第二端的外端設有外螺紋部,所述外螺紋部的外端設有錐形頭;所述外套件包括套狀本體,所述套狀本體的內表面設有內螺紋,所述套狀本體第二端的內表面設有發條卷限位環;所述內頂件的錐形頭能夠通過套狀本體的第一端伸入到所述外套件內,且所述內頂件外螺紋部的外螺紋能夠與所述外套件內表面的內螺紋相互配合。
進一步的,套狀本體內表面由第一端向第二端加工有連續的軸向缺口;當發條卷安裝在套狀本體內時,其便于容納發條卷的外接頭。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設計合理,其用于加工變力動力發條,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勞動強度低、加工效率高且設備投資小的優點,通過使用非常適合理論要求。
附圖說明
圖1是主動變力渦卷發條加工工具中內頂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側視圖;
圖3是主動變力渦卷發條加工工具中外套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圖2的側視圖;
圖5是圖3中A-A剖視圖;
圖6是主動變力渦卷發條加工工具中外套件裝入發條卷的狀態圖;
圖7是主動變力渦卷發條加工工具裝配后的擠壓動作前狀態圖;
圖8是主動變力渦卷發條加工工具裝配后的擠壓動作后狀態圖;
圖中:1、柱狀本體,2、外螺紋部,3、錐形頭,4、套狀本體,5、發條卷限位環,6、軸向缺口,7、發條卷,8、外接頭,9、切割部。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以具體的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公開。
參見圖1-5,一種主動變力渦卷發條加工工具,包括內頂件和外套件;內頂件包括柱狀本體1,柱狀本體1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的外端均設有外螺紋2部,外螺紋部的外端均設有錐形頭3;外套件包括套狀本體4,套狀本體4的內表面設有內螺紋,套狀本體4第二端的內表面設有發條卷限位環5,且套狀本體4內表面由第一端向第二端加工有連續的軸向缺口6;內頂件的錐形頭3能夠通過套狀本體4的第一端伸入外套件內,且內頂件外螺紋部2的外螺紋能夠與外套件內表面的內螺紋相互配合。
裝配時,將發條卷7安裝在套狀本體4內,此時發條卷7的的底面的外緣與發條卷限位環5構成限位配合,發條卷7外接頭正好位于軸向缺口6內,參見圖6;然后將內頂件一端的錐形頭3伸入到套狀本體4內,并通過外螺紋部2的外螺紋與套狀本體4內表面的內螺紋配合連接為一體,參見圖7。
加工時,通過旋緊內頂件使其錐形頭3接近發條卷7的的頂面并逐漸擠壓;由于錐形頭的錐形形狀,使發條卷7內部各圈發條由頂面向底面發生平移,最終在發條卷7的底面形成與錐形頭3形狀吻合的切割部9;調整切割部9的外錐面平整后,通過直線切割將切割部9沿徑向割下(虛線為切割線),則剩余的部分即得到一個主動變力渦卷發條(卷);被切割下的部分通過重新卷制后,即位于外圈的窄部和內圈的寬部互換位置,則能夠得到第二個主動變力渦卷發條(卷)。
為了實現不同型號(長度、寬度)發條的加工,可以通過調整外套件的內徑以及內頂件錐形頭的錐度等參數來實現。
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有可能對局部結構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