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車床設備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特別涉及一種新型鏜孔車床。
背景技術:
傳統(tǒng)車床是一種使用車刀對旋轉工件進行車削加工的機床設備。傳統(tǒng)的車床包括有主機架、主軸箱、刀架以及尾座,其中,尾座固定的主機架上,主軸箱安裝在主機架上,主軸箱包括有一根可旋轉的主軸,在主軸端部設置有卡盤,尾座上安裝有頂針,在加工時,將工件安裝在卡盤上,并使用頂針對工件進行加固,主軸帶動工件旋轉,這樣通過調整刀架實現(xiàn)對旋轉工件的加工作業(yè)。
雖然現(xiàn)有技術中常用的車床也能夠對工件進行鏜孔操作,但是,其鏜孔精度較低,如果是對深孔鏜孔操作,就需要專業(yè)的鏜孔裝置進行作業(yè)。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一)技術問題
綜上所述,如何對傳統(tǒng)車床進行結構優(yōu)化,使其能夠進行深孔鏜孔作業(yè),成為了本領域技術人員亟待解決的問題。
(二)技術方案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新型鏜孔車床,包括有主機架以及滑動架,于所述主機架上設置有主軸箱以及尾座,所述主軸箱內設置有主軸,所述主軸可相對于所述主機架旋轉,所述主軸上設置有卡盤,所述尾座上設置有具有對工件進行加固作用的頂針,所述滑動架滑動設置于所述主機架上,還包括有安裝座以及加工刀桿;
所述安裝座包括有底座以及上蓋,所述底座可拆卸地設置于所述滑動架上,所述上蓋設置于所述底座的上側,所述上蓋通過螺栓與所述底座連接,所述底座上設置有第一穩(wěn)定槽,所述上蓋上設置有第二穩(wěn)定槽,所述上蓋與所述底座扣合、所述第一穩(wěn)定槽與第二穩(wěn)定槽形成有筒狀結構的用于固定工件的安裝空間;
所述加工刀桿包括有刀桿主體,于所述刀桿主體上設置有螺紋刀片,所述刀桿主體的一端與所述卡盤連接,所述刀桿主體的另一端與所述頂針相抵,所述刀桿主體穿過所述安裝空間,所述螺紋刀片與所述第一穩(wěn)定槽以及第二穩(wěn)定槽相對。
優(yōu)選地,所述刀桿主體用于與所述頂針相抵的一端,其端面的中心位置設置有錐形槽,所述頂針可插入至所述錐形槽內。
優(yōu)選地,所述底座與所述滑動架螺栓連接。
優(yōu)選地,于所述主機架上設置有限位軸,所述滑動架上固定設置有限位套筒,所述限位套筒套設于所述限位軸上。
優(yōu)選地,于所述限位套筒內設置有橡膠圈,所述橡膠圈壓制于所述限位軸與所述限位套筒之間。
(三)有益效果
通過上述結構設計,本實用新型將加工刀桿設置在主軸與尾座之間,其一端通過卡盤與主軸動力連接,其另一端則與頂針相抵,這樣,主軸就能夠帶動加工刀桿旋轉。本實用新型將需要加工的工件安裝在安裝座上,之后,通過固定上蓋,將工件穩(wěn)定地壓置在第一穩(wěn)定槽與第二穩(wěn)定槽之間,啟動主軸帶動加工刀桿旋轉,就可以對工件進行深孔鏜孔作業(yè)。在本實用新型中,加工刀桿被兩端固定,這樣可以提高加工刀桿在鏜孔作業(yè)時旋轉的穩(wěn)定性,進而提高本實用新型的加工精度。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新型鏜孔車床的結構示意圖;
在圖1中,部件名稱與附圖編號的對應關系為:
主機架1、滑動架2、主軸箱3、尾座4、主軸5、卡盤6、頂針7、安裝座8、加工刀桿9。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描述。以下實施例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但不能用來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說明,“多個”的含義是兩個或兩個以上;術語“上”、“下”、“左”、“右”、“內”、“外”、“前端”、“后端”、“頭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第三”等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guī)定和限定,術語“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請參考圖1,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新型鏜孔車床的結構示意圖。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新型鏜孔車床,包括有主機架1以及滑動架2,于主機架1上設置有主軸箱3以及尾座4,主軸箱3內設置有主軸5,主軸5可相對于主機架1旋轉,主軸5上設置有卡盤6,尾座4上設置有具有對工件進行加固作用的頂針7,滑動架2滑動設置于主機架1上。在上述結構設計中,主軸箱3內設置有伺服電機以及減速系統(tǒng),主軸5通過軸承安裝在主軸箱3內,主軸5的一端伸出主軸箱3,主軸5的另一端設置在主軸箱3內,其通過鍵連接與減速系統(tǒng)連接后,通過減速系統(tǒng)與伺服電機連接,這樣,通過控制伺服電機的轉速,不僅可以使得主軸5相對于主機架1旋轉,還可以對主軸5的轉速進行高精度調節(jié)。在主軸5上設置有一個卡盤6,卡盤6采用技術中的卡盤6,其主要功能為:可卡住軸類部件,使得軸類部件通過卡盤6隨主軸5轉動。滑動架2采用軌道方式設置到主機架1上,這樣可以實現(xiàn)滑動架2在主機架1上的滑動。
基于上述結構設計,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安裝座8以及加工刀桿9。
安裝座8包括有底座以及上蓋,底座可拆卸地設置于滑動架2上,上蓋設置于底座的上側,上蓋通過螺栓與底座連接,底座上設置有第一穩(wěn)定槽,上蓋上設置有第二穩(wěn)定槽,上蓋與底座扣合、第一穩(wěn)定槽與第二穩(wěn)定槽形成有筒狀結構的用于固定工件的安裝空間;加工刀桿9包括有刀桿主體,于刀桿主體上設置有螺紋刀片,刀桿主體的一端與卡盤6連接,刀桿主體的另一端與頂針7相抵,刀桿主體穿過安裝空間,螺紋刀片與第一穩(wěn)定槽以及第二穩(wěn)定槽相對。
通過上述結構設計,本實用新型將加工刀桿9設置在主軸5與尾座4之間,其一端通過卡盤6與主軸5動力連接,其另一端則與頂針7相抵,這樣,主軸5就能夠帶動加工刀桿9旋轉。本實用新型將需要加工的工件安裝在安裝座8上,之后,通過固定上蓋,將工件穩(wěn)定地壓置在第一穩(wěn)定槽與第二穩(wěn)定槽之間,啟動主軸5帶動加工刀桿9旋轉,就可以對工件進行深孔鏜孔作業(yè)。在本實用新型中,加工刀桿9被兩端固定,這樣可以提高加工刀桿9在鏜孔作業(yè)時旋轉的穩(wěn)定性,進而提高本實用新型的加工精度。
具體地,刀桿主體用于與頂針7相抵的一端,其端面的中心位置設置有錐形槽,頂針7可插入至錐形槽內。在刀桿主體的端部設置了錐形槽,其能夠避免加工刀桿9從頂針7上脫落的情況出現(xiàn),提高了本實用新型加工的可靠性。
具體地,底座與滑動架2螺栓連接。采用螺栓連接,不僅連接可靠性較高,其拆裝也較為方便,最重要的是:可以方便地對上蓋進行高度調節(jié)。
為了提高滑動架2在主機架1上滑動的穩(wěn)定性,于主機架1上設置有限位軸,滑動架2上固定設置有限位套筒,限位套筒套設于限位軸上。
基于上述結構設計,于限位套筒內設置有橡膠圈,橡膠圈壓制于限位軸與限位套筒之間。
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是為了示例和描述起見而給出的,而并不是無遺漏的或者將本實用新型限于所公開的形式。很多修改和變化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是顯而易見的。選擇和描述實施例是為了更好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實際應用,并且使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能夠理解本實用新型從而設計適于特定用途的帶有各種修改的各種實施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