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連接件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補償裝配孔距公差的結構。
背景技術:
傳統(tǒng)的大型骨架定位孔為普通機械加工,加工精度由機床保證。由于大型骨架體積較大,對機床的使用要求高,且加工困難,并且出現(xiàn)尺寸超差或損壞后返修困難,大大增加了制造或返修的成本和時間。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有鑒于現(xiàn)有技術的上述不足,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補償裝配孔距公差的結構。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補償裝配孔距公差的結構包括:定位板、襯套、骨架。所述襯套放入所述骨架內,并壓入所述定位板的定位孔內,所述襯套和所述定位板分別螺接于所述骨架。
較佳的,所述定位板、所述襯套與所述骨架為分體式,可單獨機械加工所述定位板和所述襯套,加工無需保證所述骨架安裝定位孔精度。
較佳的,所述定位板可以精確保證安裝定位孔的孔距公差,所述襯套可以保證孔徑公差的精度,且損壞后可替換所述定位板和所述襯套,無需重制所述骨架。
本實用新型結構有效地提高了大骨架孔位的精度,同時加工也十分方便。
以下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構思、具體結構及產生的技術效果作進一步說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實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施例的一種補償裝配孔距公差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如圖1所示一種補償裝配孔距公差的結構包括:定位板1、襯套2、骨架3。所述定位板1的兩定位孔的孔距公差由機械加工保證,并保證所述襯套2的內孔徑和外孔徑精度,所述骨架3只須制出安裝的過孔,將所述襯套2分別從一側放入所述骨架3的兩過孔內,并壓入安裝于所述骨架3另一側的所述定位板1的定位孔內,兩個所述襯套2的外徑孔和所述定位板1的定位孔配合安裝以保證最終使用的兩個所述襯套2的內徑孔的孔距公差,將所述襯套2和所述定位板1分別螺接于所述骨架3兩側。
以上詳細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具體實施例。應當理解,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無需創(chuàng)造性勞動就可以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構思做出諸多修改和變化。因此,凡本技術領域中技術人員依本實用新型的構思在現(xiàn)有技術的基礎上通過邏輯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實驗可以得到的技術方案,皆應在由權利要求書所確定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