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垃圾處理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垃圾處理的脫水及均衡進料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在垃圾處理行業,已廣泛采用焚燒爐焚燒垃圾或裂解爐裂解垃圾的方式來處理城市垃圾。采用焚燒爐或裂解爐來處理垃圾,需配備分別為處理爐提供垃圾的計量、脫水、進料功能的裝置。傳統的進料裝置只具備單純的垃圾輸送功能并不具備壓實垃圾、垃圾脫水及計量功能。垃圾處理爐運行時,先由將垃圾送入料斗,進入料斗的垃圾在進料設備的作用下被送入爐體內進行處理。原生活垃圾由于地域的不同所含水分也不同,特別是潮濕多雨地區,生活垃圾含水量過大。由于傳統垃圾進料設備不具備脫水功能使得進入爐體內的垃圾潮濕,使得處理時產生過多水分增加了處理難度;進入爐體內的垃圾量不均勻密度往往相差較大,使得垃圾處理爐穩定性較低,最終導致處理效率的下降。若垃圾需進行脫水處理目前來說一般采用的措施是使用垃圾脫水方式設備,目前用于生活垃圾燃燒或焚燒,裂解處理的生活垃圾脫水方法包括坑倉式自然潷水法、生活垃圾轉運壓塊法和桶式機械擠壓法等,其中坑倉式自然潷水法,生活垃圾轉運壓塊法雖已在生活垃圾焚燒處理場合中較廣泛應用,但此兩種脫水方法,設備龐大,使用能耗過大不適于不適于較少量生活垃圾處理使用;桶式機械擠壓法雖效率有所提高體積有所減小,但使用過程中由于垃圾成分及排布不均至受力不均,擠壓軸及擠壓桿極易彎曲變形致液壓油缸漏油,設備損壞的情況時有出現,故使用范圍相對不廣泛。
技術實現要素:
發明目的: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用于垃圾處理的脫水及均衡進料裝置。
技術方案:為了達到上述發明目的,本實用新型具體是這樣來完成的:一種用于垃圾處理的脫水及均衡進料裝置,包括筒體,筒體兩端側壁分別設有進料口及出料口,進料口處橫向設有擠壓軸,擠壓軸由擠料液壓缸控制推進;所述出料口處橫向設有由頂料液壓缸制動的頂料頭,縱向設有由切料液壓缸制動的切料刀。
其中,所述筒體對應進料口處底部設有瀝水口。
進一步的,所述瀝水口周圍可以設有通水孔。
其中,所述擠壓軸與擠料液壓缸之間設有位移傳感器,位移傳感器控制擠料液壓缸的位移距離。
其中,所述擠壓軸通過擠壓軸支撐固定于筒體內。
進一步的,所述擠壓軸支撐為液壓式支撐。
由于擠壓軸處于進料口下方,且垃圾被擠壓后存在反作用力,因此在長時間進料及擠壓后,擠壓軸在水平方向上會產生偏移(一般為向下偏移),久而久之帶來了不能給垃圾在水平方向上均勻壓力,導致擠壓后垃圾存在較大的密度差、部分過松,降低了工作效率。 為了解決這一弊端,在本實用新型中加入液壓式擠壓軸支撐這一技術特征,使得擠壓軸在擠壓過程中被液體包裹從而被固定,不會向下方過度偏移,保持了擠壓軸水平方向的均勻壓力。
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與傳統技術相比,提高了垃圾進料的效率和質量,增加了擠水時的穩定性與耐用性,使得帶有這種擠壓脫水均衡進料裝置的垃圾焚燒爐或裂解爐處理效率較高。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瀝水口處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的一種用于垃圾處理的脫水及均衡進料裝置,包括筒體1,筒體1兩端側壁分別設有進料口2及出料口3,進料口2處橫向設有擠壓軸4擠壓軸4由擠料液壓缸5控制推進;所述出料口3處橫向設有由頂料液壓缸6制動的頂料頭7,縱向設有由切料液壓缸8制動的切料刀9;所述筒體1對應進料口2處底部設有瀝水口10,瀝水口10周圍設有通水孔11;所述擠壓軸4與擠料液壓缸5之間設有位移傳感器12,位移傳感器12控制擠料液壓缸5的位移距離;所述擠壓軸4通過擠壓軸支撐13固定于筒體1內,擠壓軸支撐13為液壓式支撐。
本實用新型具體工作時,原垃圾通過進料口進料后,頂料段活塞頭封鎖出口擠壓軸對垃圾段進行不同行程的多次擠壓,垃圾受擠壓后通過筒體下部瀝水口或通水孔出水,再通過打開出料口,并再次伸長擠壓軸,使垃圾段移動后,由切料刀把垃圾段切斷后落入處理設備內,達到輸送垃圾的同時脫水壓實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