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榨油機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新型的盤式榨油機。
背景技術:
傳統榨油機為筒式裝料,因此單次放料偏少,無法用紗布包裹,因此出油渾濁、被榨物與出油孔接觸面積小,因此出油慢,出油率低,榨完油后料渣很難從料筒中取出,費時費力,液壓閥為雙向,上下都需要驅動,比較費電。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新型的盤式榨油機,它改變了傳統榨油機的壓榨原理,工作效率、出油率更高,出油更純凈,操作方便,省時、省力、省電,而且具有結構簡單、設置合理等優點。
為了解決背景技術所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術方案:它包含反向壓力盤、多孔油盤、壓餅盤、油槽盤、液壓缸、榨油機主體、數控箱、導向桿、導向孔;榨油機主體的框架頂部設置有反向壓力盤,框架的底部安裝有液壓缸,液壓缸上面安裝有油槽盤,油槽盤上面安裝有壓餅盤,壓餅盤左右兩端設置有導向孔,壓餅盤兩側垂直安裝有兩根導向桿,兩根導向桿的頂端分別與反向壓力盤的兩側連接,兩根導向桿的底端分別通過導向孔固定于壓餅盤上,壓餅盤上面設置有數個多孔油盤,數個多孔油盤上下疊放在壓餅盤上面,榨油機主體的側面設置有數控箱。
所述的數控箱表面設置有控制按鈕,數控箱的前面安裝有換向閥,數控箱的背面安裝有液壓泵。
所述的液壓缸通過液壓泵上連接的進油管與數控箱連接。
采用上述結構后,本實用新型有益效果為:它改變了傳統榨油機的壓榨原理,工作效率、出油率更高,出油更純凈,操作方便,省時、省力、省電,而且具有結構簡單、設置合理等優點。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下面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背面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
1-反向壓力盤;2-多孔油盤;3-壓餅盤;4-油槽盤;5-液壓缸;6-榨油機主體;7-數控箱;8-換向閥;9-導向桿;10-導向孔;11-液壓泵;12-進油管。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如圖1-2所示,本具體實施方式采用如下技術方案:它包含反向壓力盤1、多孔油盤2、壓餅盤3、油槽盤4、液壓缸5、榨油機主體6、數控箱7、導向桿9、導向孔10;榨油機主體6的框架頂部設置有反向壓力盤1,框架的底部安裝有液壓缸5,液壓缸5上面安裝有油槽盤4,油槽盤4上面安裝有壓餅盤3,壓餅盤3左右兩端設置有導向孔10,壓餅盤3兩側垂直安裝有兩根導向桿9,兩根導向桿9的頂端分別與反向壓力盤1的兩側連接,兩根導向桿9的底端分別通過導向孔10固定于壓餅盤3上,壓餅盤3上面設置有數個多孔油盤2,數個多孔油盤2上下疊放在壓餅盤3上面,榨油機主體6的側面設置有數控箱7。
所述的數控箱7表面設置有控制按鈕,數控箱7的前面安裝有換向閥8,數控箱7的背面安裝有液壓泵11。
本具體實施方式的工作原理為:榨油時,先將被榨物用紗布包裹置于多孔油盤2中;裝有被榨物的多孔油盤2有若干個,上下疊放在壓餅盤3上面;啟動數控箱7上面的電源開關按鈕,通過進油管12推進液壓缸5開始工作,向上推進;當液壓缸5向上推進若干個壓餅盤3,直至接觸到反向壓力盤1,與反向壓力盤1之間產品巨大的擠壓力,把被榨物內的油榨出;油流入油槽內;當榨完之后轉動換向閥8,液壓缸5停止工作,靠自身的重量向下回位。這種方式單次榨油量大,由于榨完后,料渣很容易從多孔油盤2中取出,所以工作效率極高,被榨物由紗布包裹因此出油清澈,另外被榨物與出油孔接觸面積大,因此出油率高,出油快,它采用單向液壓缸5,操作簡單,比較省電。
以上所述,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換,只要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精神和范圍,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