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車床機械領域,特別是指一種雙主軸車床。
背景技術:
現有數控車床的機箱內一般只安裝有一個主軸箱,一個床鞍,一臺車床只能完成對加工件的一半加工,往往需要兩臺車床的配合才能完成對一個加工件的完整加工。在實際生產中,通常是兩個車床并排放在一起,先在一個機床上加工出半成品,然后通過機械手將半成品抓取到另一車床上再加工出成品。這種加工方式存在以下缺點:首先兩臺車床必須并排放置,其實際占地面積較大;其次,機械手從一臺車床移動至另一臺車床,其行程較長,加工效率較低。
車床是生產加工企業中必不可少的設備,床身作為車床的一個基礎部分,在車床工作時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床身的自身布局的合理性往往對整個車床工作的穩定性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F有數控車床的床身上一般只安裝有一個主軸箱,一個床鞍,并非對稱設置,其兩側受力不均,易變形,并且在工作時極易產生振動現象,不僅會影響加工件的精度,而且車床自身的壽命也會受到影響。
床身上都設有用于安裝床鞍的床鞍導軌,現有的床鞍導軌都采用與水平面成45度角設置,其鑄造難度大,加工慢,而且成本高,使用時易變形。此外,現有數控車床的水箱和液壓油箱通常設置于床身的外部,不僅增大了車床的面積、不便運輸,而且也不利于散熱。
另外,現有的床鞍包括安裝于床身上的床鞍滑塊安裝面和用于安裝上滑板的導軌安裝面,床鞍滑塊安裝面和導軌安裝面相互平行,床鞍滑塊安裝面和導軌安裝面之間通過一體成型的長方形支撐架連接,為了保證剛性,這種長方形支撐架的耗材往往較多。為了工作的需要,使用時導軌安裝面必須與水平面呈45°設置,這就導致床鞍滑塊安裝面也呈45°,即床身的上表面也得呈45°設置,而這種45°的床身在鑄造時難度較大,加工成本較高。另外,采用這種結構的床鞍本身的加工難度也較大,且耗材也多,制造成本也相對較高。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決現有技術中的問題,提出了一種對稱布局,占地面積小、自身穩定性強、不易變形并且工作效率高的雙主軸車床。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雙主軸車床,包括床身、床鞍以及主軸箱,主軸箱和床鞍都安裝于床身上,所述床身上設有左、右兩個對稱的床鞍;所述床身上設有左、右兩個對稱的主軸箱,且左床鞍與左主軸箱的位置相對應,右主軸箱和右床鞍的位置相對應;所述床身包括頂部的安裝板,該安裝板的左、右兩側分別設有水平的床鞍導軌;所述左、右床鞍均包括一體成型的滑塊安裝面、支撐架以及用于安裝上滑板的導軌安裝面,所述滑塊安裝面水平設置,滑塊安裝面安裝于床鞍導軌上,所述導軌安裝面與水平面呈45°設置,且左、右床鞍呈V字形。
更進一步的,所述支撐架呈直角三角形,支撐架的一個底邊與滑塊安裝面連接;支撐架的斜邊與導軌安裝面連接。
再進一步的,所述支撐架的中部開設有減重孔,且支撐架上設有加強筋。
由上述對本實用新型的描述可知,和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優點:一、本實用新型的床身上對稱地安裝兩個主軸箱、兩個床鞍,它可以獨立完成對加工件的加工,不再需要兩臺車床配合使用,因此減少了占地面積,此外,床身及其床身上安裝的主軸箱和床鞍都完全對稱,加工時受力均勻,減少了車床的變形,并提高了車床的加工精度及穩定性。二、工作時加工件先在床身的左側加工成半成品,然后再通過機械手將加工件送至右側加工為成品,由于左、右兩側的距離較近,所以機械手的行程較短,即工作效率較高。三、左、右兩個床鞍的排列構成一個V形,使得車床具有良好的排屑性能。四、床身上的床鞍導軌水平設置,不僅降低了鑄造難度、減少了生產成本,而且工作時穩定性好,不易變形。五、液壓油箱和和水箱置于床身內部,減少了機床的整體體積,使機床的整體結構緊湊和合理,且有利于車床的散熱。六、滑塊安裝面和導軌安裝面呈45°,且兩安裝面通過一體成型的三角形支撐架連接,不僅確保其剛性,而且節省了鑄造材料、降低了加工難度。
附圖說明
圖1為雙主軸車床的內部結構示意圖。
圖2為安裝板的結構示意視圖。
圖3為床身橫截面示意圖。
圖4為床鞍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參照附圖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圖1,一種雙主軸車床,包括床身1、左、右兩個對稱的床鞍2以及左、右兩個對稱的主軸箱3,左、右主軸箱3和左、右床鞍2都安裝于床身1上,左主軸箱3與左床鞍2的位置相對應,右主軸箱3與右床鞍2的位置相對應。
同時參照圖2,床身1包括頂部的安裝板4,該安裝板4的左、右兩側分別設有水平的床鞍導軌41、42,床鞍導軌41和床鞍導軌42相互平行,且床鞍導軌41、42沿床身1的前、后方向延伸。同時參照圖4,所述左、右床鞍2均包括一體成型的滑塊安裝面21、三角形的支撐架22以及用于安裝上滑板的導軌安裝面23,所述滑塊安裝面21水平設置,滑塊安裝面21安裝于床鞍導軌41上,所述導軌安裝面23與水平面呈45°設置,從圖1中可看出左、右兩個對稱的床鞍2構成一個V字形,工作時,左、右床鞍2可分別沿床鞍導軌41、42前后滑動。繼續參照圖1,左、右主軸箱3對稱地安裝于床身1的中前部,床身1的中后部,即V字形床鞍2對應的凹陷區形成排屑區7。
同時參照圖2和圖3,床身1大致呈長方體形,床身1的頂部形成一安裝板4,床身1的內部形成一容置腔5。所述容置腔5由水箱腔51和油箱腔52組成,水箱腔51和油箱腔52之間通過筋板53間隔,油箱腔52位于床身1的前部,所述水箱腔51位于床身1的后部,使用時水箱腔51內可放置一水箱(圖中未畫出);油箱腔52內可放置一液壓油箱(圖中未畫出)。
繼續參照圖1和圖2,安裝板4包括兩個床鞍導軌41、42,兩個主軸箱安裝部61、62以及排屑區7。安裝板4的左、右兩側分別形成左床鞍導軌41和右床鞍導軌42,左、右床鞍導軌41、42對稱設置。這種水平設置的左、右床鞍導軌41、42不僅降低了鑄造時的難度、減少了生產成本,而且工作時穩定性好,不易變形。安裝板4的中前部形成兩個主軸箱安裝部61、62,其上可分別安裝兩個主軸箱3;安裝板4的中后部形成一排屑區7。
繼續參照圖4,所述支撐架22呈直角三角形,支撐架22的一個底邊與滑塊安裝面21連接;支撐架22的斜邊與導軌安裝面23連接。支撐架22的中部開設有減重孔221,且支撐架22上設有加強筋222。
上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新型用的設計構思并不局限于 此,凡利用此構思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非實質性的改動,均屬于侵犯本實用保護范圍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