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力施工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用于電力施工的扁鐵彎折裝置。
背景技術:
在電氣設備安裝時,考慮到設備運行時周圍人員的人身安全,避免發生人體觸電 事故,以及為了保證電氣設備在正常和事故情況下能夠安全可靠地工作,需要將電氣設備進行可靠接地。根據《電氣裝置安裝工程接地裝置施工及驗收規范(GB 50169-2006)》,在電氣工程施工中使用扁鐵作為接地材料。在實際施工中,使用具有良好防腐防銹功能的鍍鋅扁鐵來完成接地網的制作。鍍鋅扁鐵使用時需要與電氣設備相連接固定,電氣設備安裝的位置比較復雜,因此扁鐵在支撐時,需要折彎、切斷并打孔,受到周圍地理位置的影響,扁鐵的長度各不相同,打孔的位置也不相同,扁鐵的長度也各有差異。由于受到安裝地理位置的限制,扁鐵不可能預先加工后帶到現場進行安裝,都需要在現場進行測繪,確定打孔的位置、折彎的角度和位置及扁鐵的長度,然后到加工車間對扁鐵進行加工,用打孔設備進行大孔,用折彎設備進行折彎,用剪切設備進行切斷,加工完后再運到現場進行安裝,中間會浪費大量的運輸時間。而且測繪的數據可能會出錯,造成加工的扁鐵不能在現場順利安裝,還要輾轉到車間進行再加工,更加浪費時間。為了節省運輸時間,現在也采用在現場加工的方式。打孔采用鉆頭或者火焰氣割,剪切采用鋼絲鉗或者火焰氣割,折彎采用人エ敲打折彎或者鋼筋折彎。這些設備都需要單獨攜帯,攜帯比較麻煩,操作時不容易控制,精度比較低。有些設備使用時需要較大的作用力,比如鋼絲鉗進行剪切,雖然有長臂,但是還需要付出較大的作用力,給使用者造成麻煩,使用對象也會減少許多,折彎的工作也需要力氣大的人才能完成,這就給現場施工帶來不便,而且火焰氣割受到電力エ程施工操作規范的限制,不能隨便進行,這就給扁鐵加工帶來了阻礙。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用于電力施工的扁鐵彎折裝置,體積小、攜帶方便,能夠很容易的將扁鐵彎折為直角。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用于電力施工的扁鐵彎折裝置,包括底座,在底座上固定設有頂升裝置,在頂升裝置的上端設有第一角鋼,在第一角鋼的上方固定設有第二角鋼。
優選的,所述底座上還設有框架,第二角鋼固定設于框架的內側。
優選的,所述頂升裝置通過螺栓固定于底座上。
優選的,所述框架上部的形狀與第二角鋼相配合,與角鋼相貼合。
優選的,所述頂升裝置升起后第一角鋼能夠緊密的貼合于第二角鋼的內側。
優選的,所述第二角鋼通過焊接的方式固定于框架的內側。
優選的,所述第一角鋼和第二角鋼為等邊角鋼。
優選的,所述頂升裝置設于底座的中心處。
優選的,所述頂升裝置為千斤頂。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用于電力施工的扁鐵彎折裝置,能夠一次性的將扁鐵彎折好,結構簡單,使用方便,重量輕,可以拆分成兩個部分進行攜帶,更換方便。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左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扁鐵放置之后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扁鐵彎折完成之后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底座1,頂升裝置2,第一角鋼3,第二角鋼4,框架5,螺栓6,扁鐵7。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3所示,一種用于電力施工的扁鐵彎折裝置,包括底座1,在底座1上固定設有頂升裝置2,在頂升裝置2的上端設有第一角鋼3,在第一角鋼3的上方固定設有第二角鋼4。
優選的,所述底座1上還設有框架5,第二角鋼4固定設于框架5的內側。
優選的,所述頂升裝置2通過螺栓6固定于底座1上。便于將本裝置拆分為兩部分,便于攜帶、更換。
優選的,所述框架5上部的形狀與第二角鋼4相配合,與角鋼4相貼合。
優選的,所述頂升裝置2升起后第一角鋼3能夠緊密的貼合于第二角鋼4的內側。
優選的,所述第二角鋼4通過焊接的方式固定于框架5的內側。
優選的,所述第一角鋼3和第二角鋼4為等邊角鋼。在扁鐵彎折的過程中使角鋼的受力更均勻防止裝置發生形變。
優選的,所述頂升裝置2設于底座1的中心處。
使用時,如圖4所示,將扁鐵放置于第一角鋼3和第二角鋼4之間,然后操作千斤頂,使第一角鋼3向上移動,直至扁鐵7在第一角鋼3和第二角鋼4的作用力下彎折完成,如圖5所示。
上述的實施例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技術方案,而不應視為對于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以權利要求記載的技術方案,包括權利要求記載的技術方案中技術特征的等同替換方案為保護范圍。即在此范圍內的等同替換改進,也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