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小型機床技術領域,尤其是指一種精筒型磁性分離器。
背景技術:
目前我國機械制造行業自動化的不斷發展,小型機床行業的的發展趨勢也勢在必行,機床行業越來越趨向小而精的設計;同時機械行業生產也提倡“節能、降耗、減污”的綠色生產,與此同時,機床加工零部件中切屑液的回收處理、循壞利用也成為了機械制造行業所必須要考慮的重要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用于小型機床及其他精細加工中小流量磁性切屑的凈化分離,可實現檢測、自動清理、切屑液循環利用功能的精筒型磁性分離器。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技術方案為:一種精筒型磁性分離器,它包括有行程氣缸、氣缸支架、磁芯座、外圈圓筒,其中,外圈圓筒為圓筒形,外圈圓筒一端設有尼龍端蓋,尼龍端蓋通過轉軸活動安裝在外圈圓筒端部,尼龍端蓋內側壁上設有圓盤膠皮,外圈圓筒另一端設有磁芯座,外圈圓筒內腔水平安裝有四條磁芯,四條磁芯分別固定在磁芯座的四個方向上,磁芯外側設有不銹鋼殼,行程氣缸缸體安裝在氣缸支架上,行程氣缸活塞桿穿過磁芯座與外圈圓筒內的圓盤過濾網相連接,圓盤過濾網盤緣處設有密封圈,密封圈與外圈圓筒內腔壁接觸形成密封;磁芯座上設有出水口軟管,尼龍端蓋一端的外圈圓筒底部設有精筒支座,精筒支座上方的外圈圓筒上設有進水口軟管。
所述的圓盤過濾網主體采用金屬制成,其中心處設有孔,并通過該孔與行程氣缸活塞桿連接,圓盤過濾網盤面上分布有若干個濾孔,圓盤過濾網盤面的四個方向上設有與不銹鋼殼相配合的通孔。
所述的尼龍端蓋上設有檢測開關。
本方案的技術優勢在于:
第一、本方案可實現自動分離、檢測;與小型機床對接,實現切屑的循環利用;
第二、本方案結構簡單,尤其適宜于較小空間的切屑分離回收利用;區別于大型分離設備,結構簡單、精致,小巧并且耗材低,綠色環保。
第三、本方案可配合機床不同小型機床,運用于不同高度,高度可調;圓盤過濾網易于維修和更換,使用于各類帶有磁性切屑的切屑液過濾、凈化和分離。可根據不同過濾精度更換過濾網,可替換性高,實現切屑的精密過濾。
第四、切削液的回收及過濾再利用可以實現加工成本的節約,同時能夠創造一個干凈、整潔的制造環境。非常適用于機床行業濕式加工的二級小流量磁性切屑過濾,避免使用大型過濾設備造成不必要的能源浪費。
附圖說明
圖1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剖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磁芯分布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尼龍端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所有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為:參見附圖1至附圖4,本實施例所述的一種精筒型磁性分離器,它包括有行程氣缸1、氣缸支架2、磁芯座3、外圈圓筒4,其中,外圈圓筒4為圓筒形,外圈圓筒4一端設有尼龍端蓋9,所述的尼龍端蓋9上設有檢測開關15,尼龍端蓋9通過轉軸14活動安裝在外圈圓筒4端部,尼龍端蓋9內側壁上設有圓盤膠皮10,外圈圓筒4另一端設有磁芯座3,外圈圓筒4內腔水平安裝有四條磁芯7,四條磁芯7分別固定在磁芯座3的四個方向上,磁芯7外側設有不銹鋼殼8,行程氣缸1缸體安裝在氣缸支架2上,行程氣缸1活塞桿穿過磁芯座3與外圈圓筒4內的圓盤過濾網5相連接,圓盤過濾網5盤緣處設有密封圈6,密封圈6與外圈圓筒4內腔壁接觸形成密封;磁芯座3上設有出水口軟管13,尼龍端蓋9一端的外圈圓筒4底部設有精筒支座11,精筒支座11上方的外圈圓筒4上設有進水口軟管12。所述的圓盤過濾網5主體采用金屬制成,其中心處設有孔,并通過該孔與行程氣缸1活塞桿連接,圓盤過濾網5盤面上分布有若干個濾孔,圓盤過濾網5盤面的四個方向上設有與不銹鋼殼8相配合的通孔。加工后帶油鐵屑的切屑液通過進水口軟管進入外圈圓筒腔體內;磁芯將鐵屑吸附于不銹鋼殼上;切削液通過圓盤過濾網穿過腔體漏至出水口側并經出水口軟管排出需要循環使用的地點;當磁性不銹鋼外殼上的鐵屑吸附較多,過濾流量達不到進水口的流量時,腔體充水,液位增加觸碰檢測開關并報警;進水口停止進水同時尼龍端蓋打開,氣缸開始推出,將腔體內吸附的鐵屑推出;氣缸收回后,端蓋關閉;從而實現循環往復運動對小流量切屑液的凈化。
以上所述之實施例只為本實用新型之較佳實施例,并非以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實施范圍,故凡依本實用新型之形狀、原理所作的變化,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