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車身涂裝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磁性開門器。
背景技術:
隨著整車廠自動化的提高,許多原先車身內表噴涂為手工噴涂的工作逐漸被機器人取代,一方面降低了材料、人工成本,另一方面提高了企業(yè)的生產效率,創(chuàng)造了更多的經濟價值。車身內表噴涂過程中需要機器人協(xié)同工作,有開車身前后門的機器人,有負責噴涂的機器人,整車線一般都以輸送連續(xù)噴涂為主,車門開啟和關閉控制及安全性能等要求對工裝設計要求非常高。現(xiàn)有技術中車門的開啟和關閉是采用的開門工裝是開門叉子。在噴涂過程中,將開門工裝運動到車門上方,開門工裝插入車身門縫隙將車門開啟。
但是現(xiàn)有技術中,車身、滑橇和輸送鏈存在制造偏差,傳統(tǒng)的開門器車身的重復定位精度是±7mm,部分廠家達不到此要求,現(xiàn)場不能保證所有的車身偏差在要求范圍內,導致開門叉子插偏,存在打不開車門的風險。并且,在操作中偶爾會發(fā)生開門叉子插不到車門,沒有檢測裝置報警,導致噴涂機器人與車身碰撞的問題。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針對現(xiàn)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能降低對車身制造精度要求并能提前報錯,大大降低現(xiàn)場的生產故障率的磁性開門裝置。
本發(fā)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磁性開門器,用于汽車生產線上開啟和關閉車門,所述磁性開門器包括:
錘頭,所述錘頭與所述車門的內表面之間有一相對角度,所述錘頭包括:
錘面,所述錘面固定連接在所述錘頭上,用于和所述車門的內表面進行吸附和分離;
轉動裝置,所述轉動裝置與所述錘頭連接,用于在所述錘頭的帶動下進行轉動;
磁性控制裝置,所述磁性控制裝置與所述錘面活動連接,用于對所述錘面進行上磁和消磁;
檢測報警裝置,所述檢測報警裝置與所述轉動裝置連接,且與所述錘頭聯(lián)動,用于在所述錘頭移動到所述車門的內表面上的起始工位時,檢測所述錘面是否與所述車門吸附,并在所述錘面與所述車門吸附時輸出吸附信號;
驅動裝置,所述驅動裝置通過所述轉動裝置與所述錘頭以及所述檢測報警裝置連接,所述錘頭可轉動的連接在所述驅動裝置上,用于移動所述錘頭,并在所述錘頭移動到所述起始工位時檢測是否接收到所述吸附信號,在未接收到所述吸附信號時進行報警并停止移動所述錘頭。
優(yōu)選的,所述磁性控制裝置包括:
磁性組件,所述磁性組件設置在所述錘面內部,所述磁性組件帶有磁性,用于對所述錘面進行上磁和消磁。
優(yōu)選的,所述磁性控制裝置包括:
氣缸,所述氣缸的動力輸出端與所述磁性組件連接,用于驅動所述磁性組件移動,以控制所述磁性組件與所述錘面的吸附和分離。優(yōu)選的,所述磁性組件為永磁體。
優(yōu)選的,所述轉動裝置包括:
彈性件,所述彈性件設置在所述錘頭與所述驅動裝置之間,用于在所述錘面與所述車門的內表面吸附時改變所述相對角度,以及在所述錘面和所述車門的內表面分離時使所述錘頭與所述車門的內表面之間恢復到所述相對角度。
優(yōu)選的,所述檢測報警裝置包括:
光電檢測組件,所述光電檢測組件用于檢測在所述錘頭移動到所述車門的內表面上的起始工位時所述轉動裝置的轉動,并在輸出所述吸附信號。
優(yōu)選的,所述光電檢測組件包括:
光柵輪,所述光柵輪與所述轉動裝置連接,且與所述錘頭聯(lián)動;
光電傳感器,所述光電傳感器與所述光柵輪連接,與所述光柵輪配合用于檢測所述轉動裝置的轉動并輸出所述吸附信號。
優(yōu)選的,所述驅動裝置包括:
驅動組件,所述驅動組件用于移動所述錘頭。
優(yōu)選的,所述驅動裝置包括:
報警組件,所述報警組件用于在所述驅動組件將所述錘頭移動到所述起始工位,并且所述驅動裝置未檢測到所述吸附信號時進行報警。
優(yōu)選的,所述驅動裝置包括:
控制組件,所述控制組件與所述驅動組件以及所述報警組件連接,用于在所述驅動組件將所述錘面移動到所述起始工位時,檢測是否接收到所述吸附信號,在未接收到所述吸附信號時控制所述報警組件進行報警并控制所述驅動組件停止移動所述錘面。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將傳統(tǒng)開門叉子換成磁性開門器,磁性開門器通過錘面與車門接觸,由傳統(tǒng)的點接觸改成面接觸,降低了對車身、滑橇、輸送鏈的制造要求,解決了現(xiàn)場由于輸送鏈、滑橇、車身等誤差引起的對車門內外表的損壞問題;磁性開門器上安裝有檢測報警裝置,磁性開門器到達車門的內表面上的起始工位時,檢測報警裝置檢測錘面是否吸附車門,并在吸附狀態(tài)時,輸出吸附信號,驅動裝置檢測是否接收到所述吸附信號,如未收到所述吸附信號則報警并停止工作,避免車身的損壞。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的一種優(yōu)選實施例中,磁性開門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fā)明的一種優(yōu)選實施例中,磁性開門器的功能模塊示意圖;
圖3為本發(fā)明的一種優(yōu)選實施例中,磁性控制裝置的功能模塊示意圖;
圖4為本發(fā)明的一種優(yōu)選實施例中,檢測報警裝置的功能模塊示意圖;
圖5為本發(fā)明的一種優(yōu)選實施例中,驅動裝置的功能模塊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下述技術方案,技術特征之間可以相互組合。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的說明:
如圖1和2所示,一種磁性開門器,用于開啟和關閉車門,包括:
錘頭1,所述錘頭1與所述車門的內表面之間有一相對角度,所述錘頭1包括:
錘面2,上述錘面2固定連接在上述錘頭1上,用于和上述車門的內表面進行吸附和分離;
轉動裝置6,上述轉動裝置6與上述錘頭1連接,用于在上述錘頭1的帶動下進行轉動;
磁性控制裝置4,上述磁性控制裝置4與上述錘面2活動連接,用于對上述錘面2進行上磁和消磁;
檢測報警裝置5,上述檢測報警裝置5與轉動裝置6連接,且與上述錘頭1聯(lián)動,用于在上述錘頭1移動到上述車門的內表面上的起始工位時,檢測上述錘面2是否與上述車門吸附,并在上述錘面2與上述車門吸附時輸出吸附信號;
驅動裝置3,上述驅動裝置3通過轉動裝置6與上述錘頭1以及上述檢測報警裝置5連接,上述錘頭1可轉動的連接在上述驅動裝置3上,用于移動上述錘頭1,并在上述錘面2移動到上述起始工位時檢測是否接收到上述吸附信號,在未接收到上述吸附信號時進行報警并停止移動上述錘頭1。
在本實施例中,錘頭1可轉動的與驅動裝置3連接,錘面2固定連接在錘頭1上,隨錘頭1的移動而移動。磁性控制裝置4和檢測報警裝置5可設置在錘頭1和驅動裝置3內部。通過將開門叉子換成磁性開門器,本來是點接觸改成面接觸,磁性開門器要求車身的定位精度在±13mm,大大降低了對車身、滑橇、輸送鏈的制造要求,開門故障率降低了80%以上,解決了現(xiàn)場由于輸送鏈、滑橇、車身等誤差引起的對車門內外表的損壞問題。
進一步的,驅動裝置3可為機器人,機器人發(fā)出指令并移動錘頭1到車門上方使錘頭1到達位于車門的內表面上的起始工位上,磁性開門器此時為消磁狀態(tài)即錘面2沒有磁性,機器人控制磁性控制裝置4對錘面2進行上磁,錘面2與車門吸附,機器人繼續(xù)發(fā)出移動指令使磁性開門器開啟車門。當在起始工位時,機器人發(fā)出指令使檢測報警裝置5檢測磁性開門器是否吸附車門并在吸附狀態(tài)下輸出吸附信號,驅動裝置3接收上述吸附信號,如未收到上述吸附信號則驅動裝置3報警并停止工作,避免車身的損壞。
本發(fā)明較佳的實施例中,如圖3所示,上述磁性控制裝置4包括:
磁性組件7,設置在上述錘面2內部,上述磁性組件7帶有磁性,用于對上述錘面2進行上磁和消磁。
本發(fā)明較佳的實施例中,如圖3所示,上述磁性控制裝置4包括:
氣缸8,上述氣缸8的動力輸出端與上述磁性組件7連接,用于驅動上述磁性組件7移動,以控制上述磁性組件7與上述錘面2的吸附和分離。
本發(fā)明較佳的實施例中,如圖3所示,上述磁性組件7為永磁體。
在本實施例中,磁性開門器內部有氣缸8,氣缸8的動力輸出端連接磁性組件7,通過氣缸8控制磁性組件7的移動,從而改變磁性組件7與錘面2之間的吸附和分離,在不通壓縮空氣情況下,磁性開門器的錘面2與車門吸附面之間通過磁性吸附,通入壓縮空氣后,永磁體被氣缸8的動力輸出端頂開,磁性組件7與錘面2分離,錘面2的磁性消除。
本發(fā)明較佳的實施例中,如圖4所示,上述檢測報警裝置5包括:
光電檢測組件,用于檢測在上述錘頭1移動到上述車門的內表面上的起始工位時上述轉動裝置6的轉動,并輸出上述吸附信號。
本發(fā)明較佳的實施例中,如圖4所示,上述光電檢測組件包括:
光柵輪9,上述光柵輪9與上述轉動裝置6連接,且與上述錘頭1聯(lián)動;
光電傳感器10,上述光電傳感器10與上述光柵輪9連接,與上述光柵輪9配合用于檢測上述轉動裝置6的轉動并輸出上述吸附信號。
在本實施例中,由于錘頭1上可轉動的與驅動裝置3連接上,錘投1與車門之間有一個相對角度,磁性開門器與車門吸附時錘頭1會產生轉動,從而帶動轉動裝置6產生轉動偏移,因此在錘頭到達起始工位時,通過光電檢測組件檢測轉動裝置6是否產生了轉動,如果光電傳感器10檢測到了轉動則輸出吸附信號,驅動裝置3接收到了吸附信號則判斷錘面2已經與車門的內表面吸附,如果光電檢測組件未檢測轉動裝置6的轉動,則不發(fā)出吸附信號,驅動裝置3未接收到吸附信號則判斷錘面2未與車門的內表面吸附,車門開啟失敗,則此時驅動裝置3發(fā)出報警并停止工作,避免損壞車身。
本發(fā)明較佳的實施例中,如圖5所示,上述驅動裝置3包括:
驅動組件11,驅動組件11用于移動上述錘頭1。
本發(fā)明較佳的實施例中,如圖5所示,上述驅動裝置3包括:
報警組件12,上述報警組件12用于在上述驅動組件11將上述錘頭1移動到上述起始工位,并且上述驅動裝置3未檢測到上述吸附信號時進行報警。
本發(fā)明較佳的實施例中,如圖5所示,上述驅動裝置3包括:
控制組件13,控制組件13與上述驅動組件11以及上述報警組件12連接,用于在上述驅動組件11將上述錘頭1移動到上述起始工位時,檢測是否接收到上述吸附信號,在未接收到上述吸附信號時控制上述報警組件12進行報警并控制上述驅動組件11停止移動上述錘頭1。
在本實施例中,當光電傳感器10檢測到轉動裝置6的轉動偏移并輸出吸附信號,此時錘面2與車門的內表面吸附,車門在驅動組件11的移動下打開,當車門打開到預定位置后,氣缸8的動力輸出端帶動永磁體與錘面2分離,此時錘面2處于消磁狀態(tài),錘面2在彈性件的作用下恢復到最初的與車門的內表面成上述相對角度的位置上。
本發(fā)明較佳的實施例中,上述轉動裝置6包括:
彈性件(圖中未顯示),上述彈性件設置在上述錘頭1與上述驅動裝置3之間,用于在上述錘面2與上述車門的內表面吸附時改變上述相對角度,以及在上述錘面2和上述車門的內表面分離時使上述錘頭1與上述車門的內表面之間恢復到上述相對角度。
通過說明和附圖,給出了具體實施方式的特定結構的典型實施例,基于本發(fā)明精神,還可作其他的轉換。盡管上述發(fā)明提出了現(xiàn)有的較佳實施例,然而,這些內容并不作為局限。
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而言,閱讀上述說明后,各種變化和修正無疑將顯而易見。因此,所附的權利要求書應看作是涵蓋本發(fā)明的真實意圖和范圍的全部變化和修正。在權利要求書范圍內任何和所有等價的范圍與內容,都應認為仍屬本發(fā)明的意圖和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