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活塞桿的加工,具體涉及一種活塞桿夾具。
背景技術:
在加工活塞桿時需要對活塞桿進行夾緊定位,現有的定位工裝是利用銷子和擋板對活塞桿的兩端進行限位,現有的工裝在裝夾完成后銷子和擋板的位置是固定不變的,由于因產品存在公差,加工時設備會對產品施加力,會導致產品移動,現有的定位工裝無法滿足產品的公差要求,導致加工質量低。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種活塞桿夾具,以解決上述技術問題。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活塞桿夾具,包括底板、安裝在所述底板左部的擋塊和安裝在所述底板右部的快速夾,所述快速夾的輸出端固定連接有連接座,所述連接座能夠在所述快速夾的驅動下沿左右方向移動,所述連接座上設有限位結構,所述限位結構包括臺階孔、限位銷、彈簧和堵塞,所述臺階孔沿左右方向貫穿所述連接座,所述臺階孔左小右大,所述限位銷的右端設有凸緣,所述凸緣位于所述臺階孔內且所述凸緣的直徑大于所述臺階孔的最小內徑,所述限位銷的左端向左伸出于所述臺階孔,所述堵塞封堵在所述臺階孔的右端,所述彈簧位于所述臺階孔內且所述彈簧向左頂緊所述限位銷;
所述底板上還設有兩個夾持結構,兩個夾持結構分別用于夾持活塞桿的左部和右部,兩個所述夾持結構均位于所述擋塊和所述連接座之間,所述夾持結構均包括可拆卸的夾持件和固定在所述底板上的限位塊,所述限位塊和所述夾持件之間形成有用于夾持所述活塞桿的限位槽,所述夾持件用于夾緊所述活塞桿。
進一步,所述連接座上設有兩個所述限位結構,每個所述夾持結構上設有與兩個所述限位結構一一對應的兩個所述限位槽。
進一步,兩個所述限位塊分別為設置在所述擋塊右側的第一限位塊和設置在所述連接座左側的第二限位塊,兩個所述夾持件分別為與所述第一限位塊對應的壓板和與所述第二限位塊對應的彈簧壓塊。
進一步,所述第一限位塊上設有第一限位槽,所述壓板上設有由所述壓板的邊緣向內延伸的缺口,所述壓板通過穿過所述缺口的第一螺栓安裝在所述第一限位槽的上方。
進一步,所述第二限位塊上設有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塊的左側設有安裝塊,所述彈簧壓塊通過第二螺栓安裝在所述安裝塊上,所述第二螺栓上套有向下拉緊或頂緊所述彈簧壓塊的彈簧,所述彈簧壓塊上設有與所述第二限位槽對應的第三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槽和所述第三限位槽配合以夾持所述活塞桿。所述安裝塊的左上部的轉角處設有臺階部,所述彈簧壓塊上設有與所述臺階部配合的凸塊,所述凸塊和所述臺階部配合以定位所述彈簧壓塊。
進一步,兩個所述夾持結構之間設有用于支撐所述活塞桿的墊塊。
進一步,所述快速夾包括固定在所述底板右部的支架、設置在所述支架左部的導向筒、與所述導向筒滑動配合的滑桿、下端鉸接在所述支架上的把手、一端鉸接在所述把手中部的連桿,所述連桿的另一端鉸接在所述滑桿的右端,所述連接座固定連接在所述滑桿的左端。
本實用新型利用快速夾來驅動連接座,利用擋塊配合連接座上的限位結構來實現活塞桿的軸向限位,利用兩個夾持結構分別夾持活塞桿的左部和右部,從而實現活塞桿的定位,兩個夾持結構簡單易用,快速夾操作簡單快捷,提升了生產效率;限位結構利用彈簧配合限位銷來頂緊活塞桿,使得限位銷能夠一直頂緊活塞桿,不受活塞桿的公差影響,保證了加工質量。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工作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彈簧壓塊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底板;2—第一限位塊;3—第一限位槽;4—擋塊;5—第二限位塊;6—第二限位槽;7—安裝塊;8—第一螺栓孔;9—第二螺栓孔;10—臺階部;11—墊塊;12—支架;13—把手;14—連桿;15—滑桿;16—導向筒;17—連接座;18—限位銷;19—壓板;20—缺口;21—彈簧壓塊;22—第三限位槽;23—凸塊;24—活塞桿;25—臺階孔;26—堵塞;27—彈簧。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和圖2所示的一種活塞桿夾具,包括底板1、安裝在底板1左部的擋塊4和安裝在底板1右部的快速夾,快速夾的輸出端固定連接有連接座17,連接座17能夠在快速夾的驅動下沿左右方向移動,連接座17上設有限位結構,如圖4所示,限位結構包括臺階孔25、限位銷18、彈簧27和堵塞26,臺階孔25沿左右方向貫穿連接座17,臺階孔25左小右大,限位銷18的右端設有凸緣,凸緣位于臺階孔25內且凸緣的直徑大于臺階孔25的最小內徑,限位銷18的左端向左伸出于臺階孔25,堵塞26封堵在臺階孔25的右端,彈簧27位于臺階孔25內且彈簧27向左頂緊限位銷18;
底板1上還設有兩個夾持結構,兩個夾持結構分別用于夾持活塞桿24的左部和右部,兩個夾持結構均位于擋塊4和連接座17之間,夾持結構均包括可拆卸的夾持件和固定在底板1上的限位塊,限位塊和夾持件之間形成有用于夾持活塞桿24的限位槽,夾持件用于夾緊活塞桿24。
進一步,連接座17上設有兩個限位結構,每個夾持結構上設有與兩個限位結構一一對應的兩個限位槽。采用上述結構,一次可裝夾兩根活塞桿,提升了效率。
具體的,兩個限位塊分別為設置在擋塊4右側的第一限位塊2和設置在連接座17左側的第二限位塊5,兩個夾持件分別為與第一限位塊2對應的壓板19和與第二限位塊5對應的彈簧壓塊21。
作為一種優選,第一限位塊2上設有第一限位槽3,壓板19上設有由壓板19的邊緣向內延伸的缺口20,壓板19通過穿過缺口20的第一螺栓安裝在第一限位槽3的上方,第一限位塊2設有與第一螺栓對應的第一螺栓孔8。設置缺口20以方便拆裝壓板19,提升工作效率。
作為一種優選,第二限位塊5上設有第二限位槽6,第二限位塊5的左側設有安裝塊7,彈簧壓塊21通過第二螺栓安裝在安裝塊7上,第二限位塊5上設有與第二螺栓對應的第二螺栓孔9,第二螺栓上套有向下拉緊或頂緊彈簧壓塊21的彈簧27,如圖3所示,彈簧壓塊21上設有與第二限位槽6對應的第三限位槽22,第二限位槽6和第三限位槽22配合以夾持活塞桿24。安裝塊7的左上部的轉角處設有臺階部10,彈簧壓塊21上設有與臺階部10配合的凸塊23,凸塊23和臺階部10配合以定位彈簧壓塊21。向上拉彈簧壓塊21便可裝入活塞桿24,放松彈簧壓塊21,并使凸塊23和臺階部10配合,便可夾緊活塞桿24,使用十分方便。
進一步,兩個夾持結構之間設有用于支撐活塞桿24的墊塊11,以防止活塞桿24變形。
作為一種優選,快速夾包括固定在底板1右部的支架12、設置在支架12左部的導向筒16、與導向筒16滑動配合的滑桿15、下端鉸接在支架12上的把手13、一端鉸接在把手13中部的連桿14,連桿14的另一端鉸接在滑桿15的右端,連接座17固定連接在滑桿15的左端。采用上述結構,旋轉把手13便可驅使連接座17沿左右方向移動,實現活塞桿24的限位與松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