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加工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銑床加工夾具,特別涉及一種用于加工帶臺套筒銑六方的立式數控銑床夾具。
背景技術:
目前,帶臺套筒銑六方主要采用普通立式銑床進行加工,該方法需要設計普通立式銑床夾具進行定位、對刀、夾緊及分度,由于夾具有對刀裝置與分度裝置,導致夾具結構復雜,而且加工過程需要工人進行反復操作,勞動強度大,生產效率低,加工質量得不到保證,經常出現返工現象。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用于加工帶臺套筒銑六方的立式數控銑床夾具,該夾具結構簡單,不僅可以簡化工人操作,降低工人操作勞動強度,提高加工效率,而且可以實現帶臺套筒銑六方的自動加工,保證帶臺套筒銑六方的加工精度。
為實現上述目的,一種用于加工帶臺套筒銑六方的立式數控銑床夾具,包括定位裝置和夾緊裝置,所述定位裝置包括底座、圓柱銷和削邊銷,所述圓柱銷和削邊銷分別通過過盈配合固定于底座上,所述底座的中心設有螺紋孔,底座上放置有工件;所述夾緊裝置包括固定螺母、雙頭螺柱、開口圓形壓板和壓緊螺母,所述雙頭螺柱的下端固定在底座的螺紋孔內,所述固定螺母與雙頭螺柱通過螺紋適配將雙頭螺柱的下端緊固于底座的頂面;所述開口圓形壓板穿過雙頭螺柱的另一端放置在工件上,所述壓緊螺母擰緊于雙頭螺柱的另一端,壓緊螺母的外徑大于開口圓形壓板的開口寬度。
優選的,所述夾具通過雙頭螺柱和夾緊螺母固定于三軸立式數控銑床工作臺上。
進一步的,所述底座的兩端設有耳座,所述雙頭螺柱的一端裝有T形螺母并裝入工作臺的T形槽,另一端穿過底座兩端的耳座并旋緊夾緊螺母,夾緊螺母的外徑大于耳座的開口寬度。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采用立式數控銑床實現了帶臺套筒銑六方的加工自動化,該夾具采用一面兩銷定位,省卻了分度裝置,結構簡單,降低了工人操作勞動強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證了工件銑六方的加工精度。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
圖中:1、底座,2、圓柱銷,3、固定螺母,4、工件,5、雙頭螺柱,6、開口圓形壓板,7、壓緊螺母,8、削邊銷,9、耳座。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如圖1和2所示的一種用于加工帶臺套筒銑六方的立式數控銑床夾具,包括定位裝置和夾緊裝置,所述定位裝置包括底座1、圓柱銷2和削邊銷8,所述圓柱銷2和削邊銷8分別通過過盈配合固定于底座1上,所述底座1的中心設有螺紋孔,底座1上放置有工件4;所述底座1的頂面、圓柱銷2及削邊銷8對工件4進行定位,底座1的頂面限制了工件4的三個自由度,圓柱銷2限制工件4的兩個自由度,削邊銷8限制了工件4的一個旋轉自由度,共限制了工件4的六個自由度,屬于完全定位,滿足工件4銑六方的定位要求。
所述夾緊裝置包括固定螺母3、雙頭螺柱5、開口圓形壓板6和壓緊螺母7,所述雙頭螺柱5的下端固定在底座1的螺紋孔內,所述固定螺母3與雙頭螺柱5通過螺紋適配將雙頭螺柱5的下端緊固于底座1的頂面;所述開口圓形壓板6穿過雙頭螺柱5的另一端放置在工件4上,所述壓緊螺母7擰緊于雙頭螺柱5的另一端,壓緊螺母7的外徑大于開口圓形壓板6的開口寬度;使用扳手實現壓緊螺母7對工件4的夾緊和松開,開口圓形壓板6的開口結構大大縮短了壓緊螺母7夾緊和松開的工作行程,實現工件4的快速裝卸。
所述夾具通過雙頭螺柱和夾緊螺母固定于三軸立式數控銑床工作臺上。所述底座1的兩端設有耳座9,所述雙頭螺柱的一端裝有T形螺母并裝入工作臺的T形槽,另一端穿過底座1兩端的耳座9并旋緊夾緊螺母,夾緊螺母的外徑大于耳座9的開口寬度。工件4的加工部位、定位裝置及夾緊裝置的平面分布如圖2所示。
加工前,首先將裝配好的夾具放置于立式數控銑床工作臺上,將T形螺母裝入雙頭螺柱一端并裝入工作臺的T形槽,另一端穿過底座1兩端的耳座9并旋入夾緊螺母將底座1預緊于工作臺上,以底座1的前側面對夾具進行找正,找正后擰緊夾緊螺母將夾具固定于工作臺上。以底座1的左右、前后側面分別進行X、Y軸中心對刀,以底座1的頂面進行Z坐標軸對刀,確定刀具加工工件4運動的基準零點。
然后,將工件4放置在底座1的頂面上,同時使工件4的兩孔穿入圓柱銷2和削邊銷8,實現工件4的正確定位。將開口圓形壓板6穿過雙頭螺柱5放置在工件4上,使用扳手順時針旋轉壓緊螺母7壓緊開口圓形壓板6,從而實現工件4的快速夾緊,進而保持加工帶臺套筒不會隨著加工過程而松動,確保其位置不變,保證加工銑六方的加工精度。
最后,立式數控銑床運行帶臺套筒銑六方的數控程序,自動完成帶臺套筒銑六方的加工。加工結束后,用扳手逆時針旋轉壓緊螺母7稍松開開口圓形壓板6,并通過開口圓形壓板6的開口結構即可快速取出開口圓形壓板6,從而可以將工件4從夾具上取下,實現工件4的快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