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雙點壓力機設備中的滑塊裝置的結構改進技術,尤其是雙點壓力機滑塊裝置。
背景技術:
雙點壓力機主要由床身、離合器、滑塊、平衡缸、凸輪發訊系統、氣動管道、潤滑系統、及電氣系統等主要部分構成。采用交流電機或電磁調速電機作為動力,通過三角膠帶帶動飛輪和離合器,傳動軸帶動齒輪、曲軸、連桿使滑塊做上下往復運動。結構特點包括:傳動齒輪曲軸縱放至于機身內的油池中,采用組合濕/干式氣動摩擦離合器,滑塊內附液壓過載保護裝置,一旦超載,立即卸荷停機,模具安裝高度通過制動電機調節,高度值直接有指示器顯示,配置光電保護裝置,確保勞動者人身安全。滑塊是壓力機的重要工作部件,改進適用的滑塊技術公開較少。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雙點壓力機滑塊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將通過以下技術措施來實現:滑塊體頂部安裝二個連桿體,滑塊體中部安裝制動電機,連桿體底端連接球頭螺桿,球頭螺桿下端球頭部位嵌入液壓墊中,液壓墊安裝在滑塊體內部的一個密閉腔中。
尤其是,連桿體上端安裝連桿蓋,連桿蓋中部有通孔,在該通孔內壁上襯裝上軸瓦和下軸瓦。
尤其是,滑塊體下部水平貫穿安裝橫打棒。
尤其是,連桿體底端與球頭螺桿上端螺旋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和效果:優化滑塊裝置結構,便于提高操作的準確性,工作運行更加精確穩定安全,同時,由于工作性能提高,合理輕量化滑塊自重,節能效果顯著,方便安裝維護,節省設備和人力的消耗,降低了生產成本,延長設備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側視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包括:滑塊體1、連桿體2、連桿蓋3、上軸瓦4、下軸瓦5、制動電機6、球頭螺桿7、液壓墊8、橫打棒9。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1:如附圖1和2所示,滑塊體1頂部安裝二個連桿體2,滑塊體1中部安裝制動電機6,連桿體2底端連接球頭螺桿7,球頭螺桿7下端球頭部位嵌入液壓墊8中,液壓墊8安裝在滑塊體1內部的一個密閉腔中。
前述中,連桿體2上端安裝連桿蓋3,連桿蓋3中部有通孔,在該通孔內壁上襯裝上軸瓦4和下軸瓦5。
前述中,滑塊體1下部水平貫穿安裝橫打棒9。
前述中,連桿體2底端與球頭螺桿7上端螺旋連接。
在本實施例中,滑塊公稱力1100-3150kN,公稱力行程5-7mm,滑塊行程180-280mm,滑塊行程次數20-65Spm,最大封閉高度400-550mm,封閉高度調節量90-120mm,滑塊中心距機身距離350-450mm,滑塊底面尺寸520mm×1360mm-700mm×2100mm。
本實用新型中,滑塊有連桿、螺桿帶動,進行上、下往復運動,兩側有長導軌導向,滑塊內裝有封閉高度調整裝置、液壓過載保護裝置即機械打料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