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外調孔加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外調孔加工自動化專機。
背景技術:
內孔表面也是零件上的主要表面之一,根據零件在機械產品十的作用不同,不同結構的內孔有不同的精度和表面質量要求。按照孔與其他零件相對連接關系的不同,可分為配合孔與非配合孔;按其幾何特征的不同,可分為通孔、盲孔、階梯孔、錐孔等;按其幾何形狀不同,可分為圓孔、非圓孔以及外調孔等。
外調孔加工是一種半封閉式切削,因此,排屑、熱量傳散及切削液澆注都較困難,而且加工難度較大。近幾年在發動機零件中,對孔的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逐漸提高,同時也提高了對孔形狀的要求,而部分孔的加工已成為生產瓶頸,亟待解決,當下有的外調孔加工自動化程度低、對外調孔的加工精度較低等技術問題,因此,我們發明一種外調孔加工自動化專機,去解決上述問題很有必要。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外調孔加工自動化專機,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外調孔加工自動化專機,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設有油缸支撐板,所述油缸支撐板上成對設有油缸,所述底板上設有頂桿支架板,所述頂桿支架板的側面設有頂桿導向套,所述油缸與頂桿活動連接,所述底板的底端設有毛坯靠板,所述毛坯靠板的下方設有筋,所述底板的下方設有底板筋。
優選的,所述油缸的兩側對稱設有筋。
優選的,所述底板和底板筋的厚度之比為1:2。
優選的,所述底板筋的底部設有防滑墊。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效果和優點:該外調孔加工自動化專機,油缸與頂桿活動連接,可以提高外調孔加工的精準度,操作簡單方便,油缸的兩側對稱設有筋,具有較好的穩定性,頂桿支架板的側面設有頂桿導向套,設計科學合理,該實用新型設計科學合理、操作簡單方便、外調孔加工的精準度較高、具有較好的穩定性、自動化程度較高、循環性能較好、實用性較強、值得大力推廣。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側面結構示意圖。
圖中:1油缸、2頂桿、3頂桿導向套、4毛坯靠板、5油缸支撐板、6筋、7頂桿支架板、8底板、9底板筋。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圖1-2所示的一種外調孔加工自動化專機,包括底板8,所述底板8上設有油缸支撐板5,所述油缸支撐板5上成對設有油缸1,所述底板8上設有頂桿支架板7,所述頂桿支架板7的側面設有頂桿導向套3,所述油缸1與頂桿2活動連接,所述底板8的底端設有毛坯靠板4,所述毛坯靠板4的下方設有筋6,所述底板8的下方設有底板筋9。
進一步地,所述油缸1的兩側對稱設有筋6。
進一步地,所述底板8和底板筋9的厚度之比為1:2。
進一步地,所述底板筋9的底部設有防滑墊。
該外調孔加工自動化專機,油缸1與頂桿2活動連接,可以提高外調孔加工的精準度,毛坯靠板4的下方設有筋6,操作簡單方便,油缸1的兩側對稱設有筋6,具有較好的穩定性,頂桿支架板7的側面設有頂桿導向套3,設計科學合理,該實用新型設計科學合理、操作簡單方便、外調孔加工的精準度較高、具有較好的穩定性、自動化程度較高、循環性能較好、實用性較強、值得大力推廣。
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