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彈簧裝配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彈簧自動分料機構。
背景技術:
目前彈簧組裝,由于其來料為散狀,彈簧容易攪在一起,組裝時需要用人工手工分揀,將卡在一起的彈簧分開后再組裝,如此一來便降低了彈簧的組裝效率。由于彈簧自動供料及分料存在技術難點,導致彈簧裝配自動化的進展緩慢。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一個目的是解決至少上述問題,并提供至少后面將說明的優點。
本實用新型還有一個目的是提供了一種彈簧自動分料機構,該分料機構針對直徑為3.8mm,長度7.8mm的彈簧自動分料和排料,此機構將從振動盤按一定方向邊續振出來的彈簧,按要求進行錯位分料,使連續的彈簧分成單個彈簧,并送到指定的位置,以便后工序進行自動送料和自動組裝。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彈簧自動分料機構,包括:
分料機構安裝支架,其上設置有彈簧分料機構基座;
彈簧入料和出料安裝座,其設置在所述彈簧分料機構基座上,所述彈簧入料和出料安裝座包括側壁相接觸的彈簧入料管和吹氣管安裝塊以及彈簧出料管安裝塊,所述彈簧入料管和吹氣管安裝塊的其中一個側壁上分別同行開設有貫通至與其相對稱的側壁的彈簧入料口和彈簧吹氣口,所述彈簧出料管安裝塊的其中一個側壁上開設有貫通至與其相對稱的側壁的彈簧出料口,所述彈簧入料管和吹氣管安裝塊與所述彈簧出料管安裝塊相接觸的側壁均開設溝槽,以形成一容納腔,且所述彈簧吹氣口和所述彈簧出料口相貫通;
彈簧分料滑動構件,其一端穿過并延伸出所述容納腔,所述彈簧分料滑動構件上開設有橫穿所述彈簧分料滑動構件的彈簧通過孔;
驅動構件,其設置在所述分料機構安裝支架上,并與所述彈簧分料滑動構件的另一端連接,以驅動所述彈簧通過孔在所述彈簧入料口和所述彈簧出料口之間移動。
優選的是,所述的彈簧自動分料機構中,所述的彈簧自動分料機構還包括:
彈簧入料管,其一端插設在所述彈簧入料口內;
彈簧出料管,其一端插設在所述彈簧出料口內;
彈簧吹氣管,其一端插設在所述吹氣口內。
優選的是,所述的彈簧自動分料機構中,所述的彈簧自動分料機構還包括:
彈簧分料滑塊壓板,其設置在所述彈簧出料管安裝塊的上端面。
優選的是,所述的彈簧自動分料機構中,所述的彈簧自動分料機構還包括:
光纖傳感器,其設置在所述彈簧分料滑塊壓板的上端面。
優選的是,所述的彈簧自動分料機構中,所述驅動構件為氣缸。
優選的是,所述的彈簧自動分料機構中,所述彈簧入料口、所述彈簧出料口、所述吹氣口和所述彈簧通過孔的直徑均不小于3.8mm。
優選的是,所述的彈簧自動分料機構中,所述彈簧通過孔的深度不小于7.8mm。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彈簧自動分料機構的工作過程為:
1、經振動盤排序好的彈簧通過彈簧入料管進入彈簧入料管和吹氣管安裝塊,最終進入到彈簧分料滑動構件的彈簧通過孔內;
2、光纖傳感器檢測到彈簧,PLC輸出指令,氣缸拉動彈簧分料滑動構件將前端的一個彈簧拉到吹氣口,后面的彈簧被彈簧分料滑塊擋??;
3、氣缸回位磁簧感應開關打開,PLC輸出指令,吹氣管開始吹氣,將彈簧從出料管吹到彈簧送料機構處;
4、PLC輸出指令,氣缸推動彈簧分料滑動構件復位,彈簧再次進入彈簧分料滑動構件,依次循環。
本實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彈簧自動分料機構可實現彈簧實現自動分料,不需要人工進行手工分為料,節省人工成本。
2、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彈簧自動分料機構通過PLC控制氣缸執行元件運作,由氣動做驅動源,以實現自動分料循環工作。
3、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彈簧自動分料機構可使得彈簧進行單個分料和單個送料,為后工序自動送料打好基礎,使彈簧組裝自動化得以實現。
4、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彈簧自動分料機構針對直徑為3.8mm,長度7.8mm的彈簧自動分料和排料,此機構將從振動盤按一定方向邊續振出來的彈簧,按要求進行錯位分料,使連續的彈簧分成單個彈簧,并送到指定的位置,以便后工序進行自動送料和自動組裝。
本實用新型的其它優點、目標和特征將部分通過下面的說明體現,部分還將通過對本實用新型的研究和實踐而為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所理解。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的彈簧自動分料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以令本領域技術人員參照說明書文字能夠據以實施。
應當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術語并不排除一個或多個其它元件或其組合的存在或添加。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提供了一種彈簧自動分料機構,包括:
分料機構安裝支架11,其上設置有彈簧分料機構基座1;
彈簧入料和出料安裝座,其設置在所述彈簧分料機構基座1上,所述彈簧入料和出料安裝座包括側壁相接觸的彈簧入料管和吹氣管安裝塊2以及彈簧出料管安裝塊5,所述彈簧入料管和吹氣管安裝塊2的其中一個側壁上分別同行開設有貫通至與其相對稱的側壁的彈簧入料口和彈簧吹氣口,所述彈簧出料管安裝塊5的其中一個側壁上開設有貫通至與其相對稱的側壁的彈簧出料口,所述彈簧入料管和吹氣管安裝塊2與所述彈簧出料管安裝塊5相接觸的側壁均開設溝槽,以形成一容納腔,且所述彈簧吹氣口和所述彈簧出料口相貫通;
彈簧分料滑動構件7,其一端穿過并延伸出所述容納腔,所述彈簧分料滑動構件7上開設有橫穿所述彈簧分料滑動構件7的彈簧通過孔;例如彈簧分料滑動構件7為彈簧分料滑塊。
驅動構件9,其設置在所述分料機構安裝支架11上,并與所述彈簧分料滑動構件7的另一端連接,以驅動所述彈簧通過孔在所述彈簧入料口和所述彈簧出料口之間移動。
在該實施例中,將彈簧分料滑動構件7的彈簧通過孔移動到與彈簧入料口相對應的位置,彈簧從彈簧入料口進入到彈簧通過孔,驅動構件9強帶動所述彈簧分料滑動構件7向彈簧吹氣口和彈簧出料口的位置移動,當彈簧通過孔與吹氣口相通時,對彈簧進行吹氣,使得彈簧進入彈簧出料口,完成彈簧的分料過程。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為了更好的進料、出料以及吹氣,所述的彈簧自動分料機構還包括:
彈簧入料管3,其一端插設在所述彈簧入料口內;
彈簧出料管6,其一端插設在所述彈簧出料口內;
彈簧吹氣管4,其一端插設在所述吹氣口內。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為了控制所述彈簧分料滑動構件7的移動位置,所述的彈簧自動分料機構還包括:
彈簧分料滑塊壓板8,其設置在所述彈簧出料管安裝塊5的上端面。
光纖傳感器10,其設置在所述彈簧分料滑塊壓板8的上端面。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以氣動為動力源,所述驅動構件9為氣缸。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為了實現直徑為3.8mm,長度7.8mm的彈簧自動分料和排料,所述彈簧入料口、所述彈簧出料口、所述吹氣口和所述彈簧通過孔的直徑均不小于3.8mm;以及所述彈簧通過孔的深度不小于7.8mm。
盡管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案已公開如上,但其并不僅僅限于說明書和實施方式中所列運用,它完全可以被適用于各種適合本實用新型的領域,對于熟悉本領域的人員而言,可容易地實現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離權利要求及等同范圍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細節和這里示出與描述的圖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