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補償機構,特別涉及一種鋼軌打孔機誤差測量補償機構。
背景技術:
螺距誤差是由滾珠絲杠本身的制造誤差引起的,加之機床長時間使用后,由于磨損使其精度下降。使用螺距誤差補償功能進行定期的測量與補償,可保持機床的加工精度。絲桿比較細,對鋼軌的長期拖拽造成絲桿軸承座的間隙增大,影響反向間隙,造成定位不準。反向間隙可以在數控系統參數中做補償。鋼軌鉆孔過程中要執行夾緊鉆孔、松開移動的反復過程的狀態轉換。為保證夾得緊,移動時無機械干涉,鋼軌在這兩種狀態切換時要有一定的受力變形。如果變形較大,產生的應力就較大,從而在釋放應力時產生的“釋放應力”,也會造成鋼軌移動,這種移動目前數控系統的反饋裝置同樣“感知不到”。但隨著設備機械、液壓系統的磨損、老化,使上述移動越來越大,造成的誤差達到不能接受的程度。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通過球珊尺測量鋼軌實際移動量,并將信息傳輸給數控加工中心,產生補償變量,達到打孔準確的目的的鋼軌打孔機誤差測量補償機構。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一種鋼軌打孔機誤差測量補償機構,包括伺服電機、編碼器、滾珠絲杠、機床工作臺、鋼軌、氣動夾爪、氣動夾爪、球珊尺、數控加工中心以及數控數據分析中心;伺服電機與編碼器連接,滾珠絲杠與伺服電機連接,滾珠絲杠與機床工作臺對應;鋼軌設置在機床工作臺上,氣動夾爪設置在鋼軌上,氣動夾爪與鋼軌連接,球珊尺與氣動夾爪連接,氣動夾爪與數控加工中心連接,數控加工中心與數控數據分析中心連接,數控數據分析中心與編碼器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鋼軌與滾珠絲杠呈平行布置。
進一步地,所述伺服電機與數控數據分析中心通過數據線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數控數據分析中心反饋信號給數控加工中心;數控加工中心將位移信號給數控數據分析中心,數控加工中心:進行信號對比、處理;數控加工中心采集球珊尺測得的實際位移量,數控數據分析中心將脈沖信號給伺服電機,編碼器將編碼器反饋信號給數控數據分析中心,通過球珊尺測量鋼軌實際移動量,并將信息傳輸給數控加工中心,產生補償變量,數控數據分析中心指示機床工作臺控制鋼軌移動,達到打孔準確的目的。
附圖說明
為了易于說明,本實用新型由下述的具體實施例及附圖作以詳細描述。
圖1為本實用新型鋼軌打孔機誤差測量補償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詳細闡述,以使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從而對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做出更為清楚明確的界定。
如圖1所示,一種鋼軌打孔機誤差測量補償機構,包括伺服電機1、編碼器2、滾珠絲杠3、機床工作臺4、鋼軌5、氣動夾爪6、氣動夾爪7、球珊尺8、數控加工中心9以及數控數據分析中心10;伺服電機1與編碼器2連接,滾珠絲杠3與伺服電機1連接,滾珠絲杠3與機床工作臺4對應;鋼軌5設置在機床工作臺4上,氣動夾爪6設置在鋼軌5上,氣動夾爪7與鋼軌5連接,球珊尺8與氣動夾爪7連接,氣動夾爪6與數控加工中心9連接,數控加工中心9與數控數據分析中心10連接,數控數據分析中心10與編碼器2連接;鋼軌5與滾珠絲杠3呈平行布置;伺服電機1與數控數據分析中心10通過數據線連接。
本實用新型鋼軌打孔機誤差測量補償機構,數控數據分析中心10反饋信號給數控加工中心9;數控加工中心9將位移信號給數控數據分析中心10,數控加工中心9:進行信號對比、處理;數控加工中心9采集球珊尺8測得的實際位移量,數控數據分析中心10將脈沖信號給伺服電機1,編碼器2將編碼器反饋信號給數控數據分析中心10,通過球珊尺8測量鋼軌5實際移動量,并將信息傳輸給數控加工中心9,產生補償變量,數控數據分析中心10指示機床工作臺4控制鋼軌5移動,達到打孔準確的目的。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經過創造性勞動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該以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保護范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