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機械工具零件,尤其是一種螺紋鉗固定板。
背景技術:
根據(jù)人體工程學原理設計的鉗柄,便于更加安全和舒適的握持。連接軸,這是鉗子的連接軸點。連接點必須活動平穩(wěn),沒有任何的松動,便于單手輕松地打開或者閉合鉗子。 鉗頭帶夾持鉗嘴或者剪切刀口。鉗頭刀口都經(jīng)過精磨成合適的形狀。兩個剪切邊必須非常鋒利,而且彼此精確的閉合,易于剪切鐵絲。
這就將較小的外力轉(zhuǎn)化成較大的功力,使得鉗子能有效地夾持或者剪切。當施加在鉗臂上的外力隨著杠桿率而增加時,鉗嘴的作用力產(chǎn)生一個夾持移動的外力。如果要產(chǎn)生一個較大的外力,從鉗子鉚接位置的中心到手柄的距離必須盡可能的長,從夾持口或剪切口到鉚接中心的距離必須盡可能的短。不過許多鉗子不會很大程度上的增加手力,因為他們只是使在難操縱的地方作業(yè)更容易,例如:電子設備的裝配和電子類及精密工程類的應用等。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主要針對現(xiàn)有技術所存在的結構復雜,活動范圍不穩(wěn)定,強度較小等技術問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活動范圍較穩(wěn)定,強度較大的螺紋鉗固定板。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螺紋鉗固定板,包括左板和右板貼合構成,左板和右板各設置轉(zhuǎn)動中心,轉(zhuǎn)動中心上固定螺栓并將左板和右板連接,左板或右板上設置定位部,定位部位于左板和右板的貼合面上。
左右兩個固定板方便拆裝維修,左右板貼合對整體結構提供兩維方向上的固定,設置轉(zhuǎn)動中心后又增加一個維度上的固定,給整個機構留下的運動方式只有互相轉(zhuǎn)動,增加了穩(wěn)定性。同時,定位部可限制唯一一個能運動的運動副。
作為優(yōu)選,左板開有第一固定槽,右板上開有第二固定槽,第一固定槽和第二固定槽圍成一個可安裝刀片的空腔。
刀片安裝的空腔可根據(jù)需要拆成兩半,方便各種不同類型的刀片安裝配合。
綜上,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活動范圍較穩(wěn)定,強度較大等特點。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1-左板,2-右板,3-定位部,4-空腔。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進一步理解本實用新型,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優(yōu)選實施方案進行描述,但是應當理解,這些描述只是為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特征和優(yōu)點,而不是對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的限制。
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升降桌支撐腳,如附圖1所示,包括左板1和右板2貼合構成,左板1和右板2各設置轉(zhuǎn)動中心,轉(zhuǎn)動中心上固定螺栓并將左板1和右板2連接,左板1或右板2上設置定位部3,定位部3位于左板1和右板2的貼合面上。
左板1和右板2可由鐵板制成,定位部3為一個凸起物,定位部3與左板1或右板2一體成型。
當左板或右板互相轉(zhuǎn)動時,其邊緣觸碰定位部3后卡死,限制該方向上的繼續(xù)轉(zhuǎn)動。
左板1開有第一固定槽,右板2上開有第二固定槽,第一固定槽和第二固定槽圍成一個可安裝刀片的空腔4。
以上實施例的說明只是用于幫助理解本實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若干改進和修飾,這些改進和修飾也落入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內(n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