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檢測系統的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錯置刀或斷刀的刀具檢測系統。
背景技術:
工具機設有旋轉刀盤,其刀盤上設有至少兩個刀具,通過控制自動換刀機構,以控制刀具作儲刀及換刀之動作,并完成各種不同的加工需求,如銑削、鉆孔、搪孔、攻牙等,由此,大幅縮短加工時程,降低生產成本。而刀盤設有數刀計數器,用以確定刀具使用前后皆回歸原始位置,但是,若數刀計數器故障時,刀盤雖有定位,但卻停止在錯誤位置,造成刀盤選錯刀具之現象,即稱為亂刀。于亂刀之情形下,若無法實時警示工作人員,則工具機會以錯誤之刀具進行加工,進而發生撞車之情形。當工具機發生撞車情形時,通常需要更換整組主軸頭或校正工具臺,造成成本損失。另外,刀具于使用過程中,容易產生斷刀,直接影響對象加工精度,因此,須要由現場工作人員經常檢查并作更換,故加工現場都須有工作人員一直待在現場,導致高力成本支出;此外,若對象須高精度加工時,但已斷刀的刀具難以用肉眼判斷,而未實時作刀具更換,導致加工對象不符精度需求,后續須重新加工或淘汰情形,造成加工成本增加。因此,如何避免亂刀導致撞車情形發生,以及解決人工換刀容易產生之問題,有待相關業者解決。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錯置刀或斷刀的刀具檢測系統,其在換刀作業前,判斷模塊確認外觀影像及刀號與記錄模塊所儲存之是否相符,若不相符,則觸發警示模塊,以令換刀臂停止作業。
一種錯置刀或斷刀的刀具檢測系統,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一影像捕獲裝置,所述影像捕獲裝置用以獲取刀具的外觀影像及對應刀號;
以及一處理裝置,所述處理裝置與所述影像捕獲裝置、換刀臂對應連接,所述處理裝置包括有一接收模塊、一記錄模塊、一判斷模塊及一警示模塊,所述接收模塊用以接收影像捕獲裝置所述獲得的具的外觀影像及對應刀號,所述記錄模塊用于存儲各個刀號所對應的標準外觀影像,所述判斷模塊在換刀作業前用于判斷接收模塊所接收到的外觀影像和刀號與所述記錄模塊中對應刀號的外觀影像是否相符,若不相符,則觸發所述警示模塊,以令換刀臂停止作業。
其進一步特征在于:
所述處理裝置包括有一設定模塊,該設定模塊用以設定一誤差值;
所述判斷模塊依據差異值和所述設定模塊所設定的誤差值進行比較,從而判斷是否觸發所述警示模塊,所述差異值是獲取的外觀影像與記錄模塊所記錄模塊內標準外觀影像差異程度;
所述差異值大于設定的誤差值,則判斷模塊觸發所述警示模塊,所述差異值小于或等于設定的誤差值,則則判斷模塊不觸發所述警示模塊;
所述警示模塊具有一警示輸出信號,警示模塊觸發時,發出警示輸出信號及停止換刀臂作業;
所述警示輸出信號具體為燈光或聲音的中的至少一種;
所述影像捕獲裝置架設于刀庫與換刀臂之間,所述影像捕獲裝置具體為攝影裝置或照相裝置中的至少一種;
所述處理裝置與所述影像捕獲裝置的輸出端通過信號連接,所述處理裝置具體為計算機終端機;
所述處理裝置和所述影像捕獲裝置的信號連接具體為有線信號連接或無線信號連接中的至少一種。
采用本發明的技術后,將該系統設置刀庫與換刀臂之間,其中,刀庫設有至少兩把刀具,預先由影像捕獲裝置獲得刀具的外觀影像及刀號,通過記錄模塊將刀庫中每一把刀具的標準外觀影像及刀號儲存起來,并于下次換刀作業前,由判斷模塊確認目前欲使用刀具的外觀影像及刀號與記錄模塊所儲存標準外觀影像之是否相符,若不相符,則觸發警示模塊,并發出警示信號以及令換刀臂停止作業,以避免發生刀具錯置導致撞車情形。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簡圖;
圖2為本發明的流程示意框圖一,表示標準外觀影像與刀號儲存于記錄模塊;
圖3為本發明的流程示意框圖二,表示判斷模塊判斷外觀影像與刀號是否與記錄模塊相符;
圖4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表示影像捕獲裝置架設于刀庫與換刀臂間;
圖5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表示外觀影像及刀號;
圖6系圖5的外觀影像局部放大圖;
圖中序號所對應的名稱如下:
刀庫1、換刀臂、刀具3
錯置刀或斷刀的刀具檢測系統100
影像捕獲設備10、外觀影像11、外觀影像11a、刀號12、處理裝置20、接收模塊21、記錄模塊22、判斷模塊23、警示模塊24、警示訊號241、設定模塊25、誤差值251。
具體實施方式
見圖1~圖6:一種錯置刀或斷刀的刀具檢測系統100,設置于一刀庫1與一換刀臂2之間,其中,刀庫1設有至少兩把刀具3,一種錯置刀或斷刀的刀具檢測系統100包含:
一影像捕獲裝置10,其架設于刀庫1與換刀臂2間,用以獲取刀具3的外觀影像11及對應刀號12,而外觀影像11是刀具3之刀刃,影像捕獲裝置10具體為攝影裝置或照相裝置中的至少一種;
一處理裝置20,其與影像捕獲裝置10及換刀臂2信號連接,其中,處理裝置20系計算機終端機,而處理裝置20與影像捕獲裝置10信號連接具體為有線信號連接或無線信號連接中的至少一種;于本實施例中,處理裝置20與影像捕獲裝置10系有線信號連結。
處理裝置20具有一接收模塊21及一記錄模塊22,接收模塊21用以接收外觀影像11及刀號12,而記錄模塊22用以儲存刀號12所對應的標準外觀影像,在換刀作業前,可通過影像捕獲裝置10將刀庫1中每一把刀具3的標準外觀影像11及對應之刀號12儲存于記錄模塊22,如圖1及圖2所示。
再者,處理裝置20包括有一判斷模塊23、一警示模塊24,其中,判斷模塊23用以確認目前欲使用刀具3的外觀影像11a及刀號12與記錄模塊22所儲存的對應刀號的標準外觀影像是否相符,而警示模塊24具有警示輸出信號241。警示輸出信號241具體為燈光或聲音的中的至少一種。換刀前,影像捕獲裝置10將獲得到的刀具3的外觀影像11a及刀號12傳至接收模塊21,由判斷模塊23確認目前欲使用刀具3的外觀影像11a及刀號12與記錄模塊22所儲存的對應序號12的標準外觀影像是否相符,若不相符,則觸發警示模塊24,并發出警示信號241以及令換刀臂2停止作業,以避免發生刀具3錯置導致撞車情形,由此,提高加工安全性,如圖1至圖3所示。
此外,處理裝置20還包括有一設定模塊25,設定模塊25用以設定一誤差值251,判斷模塊按照當前照攝刀具3的外觀影像11a與記錄模塊22所儲存標準外觀影像差異程度獲取差異值,判斷模塊23依據差異值和誤差值251之間的大小關系判斷是否觸發警示模塊24,若刀具3之外觀影像11a與記錄模塊23所儲存的標準外觀影像差異值大于誤差值251,如刀具3已斷刀,則立即停止換刀臂2作業及發出警示信號241,以實時提醒工作人員作刀具3更換或檢查,以免繼續加工而導致加工對象不符精度所需,造成成本損耗及加工對象耗損。誤差值251可根據加工對象之精度需求進行調整,數值可為1條至10條。例如:A加工對象之加工精度系IT7~IT8,則A加工對象系需要高精度,因此,A加工對象所設定之誤差值251為1條至2條;B加工物件之加工精度系IT9~IT10,則B加工對象之加工精度系需要中等精度,因此,B加工對象所設定之誤差值251為3條至6條;C加工物件之加工精度系IT11~IT13,則C加工對象之加工精度系需要低精度,因此,C加工對象所設定之誤差值251為7條至10條;藉此,以符合各加工對象之需求,以增加調整性及實用性,且可檢查出肉眼觀察不出的差異,避免加工對象的耗損及成本消耗。
如圖1至圖6所示,換刀作業前,先由影像捕獲裝置10獲取刀具3的外觀影像11及刀號12,影像捕獲裝置10將標準外觀影像11及刀號12傳至接收模塊21,并儲存至記錄模塊22、作為標準外觀影像,在下次換刀作業前,影像捕獲裝置10將欲使用之刀具3所獲取的外觀影像11a及刀號12傳至接收模塊21,由判斷模塊23確認目前欲使用刀具3之外觀影像11a及刀號12與記錄模塊22所儲存之是否相符,若是相符,表示外觀影像11a的差異值沒有超出設定的誤差值251且刀號12正確,則可正常運作進行換刀與加工;若不相符,如圖5及圖6所示,當刀具3發生斷刀或是錯置時,如圖式中虛線表示記錄模塊22所儲存的標準外觀影像11,實線表示目前欲使用刀具3的外觀影像11a,兩者則有所差異,且差異值超出設定之誤差值251,則會觸發警示模塊24,發出警示信號241以及令換刀臂2停止作業,以避免發生因亂刀導致撞車情形,由此,可確保欲使用的刀具3正確,以避免發生亂刀產生撞刀情形,可提升加工安全性。
另外,可由設定模塊25設定誤差值251,以配合每一加工對象的精度需求,且由判斷模塊23判斷刀具3是否有斷刀,以確保加工對象之加工精度符合需求,以增加可調整性及實用性。
以上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進行了詳細說明,但內容僅為本發明創造的較佳實施例,不能被認為用于限定本發明創造的實施范圍。凡依本發明創造申請范圍所作的均等變化與改進等,均應仍歸屬于本專利涵蓋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