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高溫機械式除鱗機,屬于熱連軋機的除鱗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熱連軋機一個最顯著的特征就是整個生產過程不能翻鋼,因而其上層表面的氧化鐵皮無法自行脫落,特別是斷面較大時表現(xiàn)尤為突出。氧化鐵皮被壓入軋件表面勢必給產品質量帶來惡劣的影響,因此在連軋過程中清除氧化鐵皮就顯得尤為重要。
傳統(tǒng)的清理方法就是用高壓水流沖洗,其最大的危害就是帶走了大量的熱量、使軋件表面溫度快速降低,對軋制過程十分有害,不但影響產品質量還增加了軋制能,使能源消耗有所增加,特別是軋制異形型鋼時其負面影響更為突出。那么必須采取高壓水以外的其他措施來完成清除氧化鐵皮的任務。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針對現(xiàn)有技術的缺陷,提出了一種高溫機械式除鱗機,該機構結構簡單、設計合理,利用快速旋轉的離心力的作用便能充分在鋼坯表面產生連續(xù)不間斷的擊打力,把氧化鐵皮完全擊打脫離鋼坯,從而便達到了消除氧化鐵皮對軋件危害的目的。
本發(fā)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高溫機械式除鱗機,包括滾筒、電機、聯(lián)軸器和軸承座,所述的滾筒上設有擊打機構,所述的滾筒的兩端軸分別設有軸承座,其中一端的軸承座經(jīng)聯(lián)軸器與電機相連,所述滾筒兩端的端軸上設有安全擋板,安全擋板通過螺栓固定在輥道底板上,其中安全擋板的是防止被清理的雜物四處飛濺造成安全事故。
在本發(fā)明中:所述的擊打機構為擊打鏈索,擊打鏈索通過鏈索座固定在滾筒上。
在本發(fā)明中:所述的擊打機構為柔性材料構成的鏈條鋼條繩或鋼條輪。
在本發(fā)明中:所述的擊打機構為2-4條,等距離的分布在滾筒上。
在本發(fā)明中:所述的安全擋板呈“冂”字型結構,安全擋板的兩支腿通過固定底板固定在輥道底板上。
在本發(fā)明中:所述擊打機構的末端均無法觸碰到安全擋板的上橫梁和輥道底板上。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后,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為:
1.本發(fā)明結構簡單、設計合理,由于體積小、投資少、不占場地,可安裝于連軋生產線的任何部位,同時也可以消除二次氧化鐵皮的危害,使用起來靈活方便、運行可靠、效果明顯;
2.本發(fā)明整個機構緊湊,利用快速旋轉的離心力的作用便能充分在鋼坯表面產生連續(xù)不間斷的擊打力,把氧化鐵皮完全擊打脫離鋼坯,從而便達到了消除氧化鐵皮對軋件危害的目的。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的部分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fā)明的擊打鏈索的分布示意圖。
圖中:1.擊打鏈索;2.滾筒;3.鏈索座;4.電機;5.聯(lián)軸器;6.軸承座;7.安全擋板;8.螺栓;9.固定底板;10.輥道底板;11.被清理鋼坯。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的說明。
由圖1-2可見,一種高溫機械式除鱗機,包括滾筒2、電機4、聯(lián)軸器5和軸承座6,所述的滾筒2上設有擊打機構,所述的滾筒2的兩端軸分別設有軸承座6,其中一端的軸承座6經(jīng)聯(lián)軸器5與電機4相連,所述滾筒2兩端的端軸上設有安全擋板7,安全擋板7通過螺栓8固定在輥道底板10上,其中安全擋板7的是防止被清理的雜物四處飛濺造成安全事故。所述的擊打機構為擊打鏈索1,擊打鏈索1通過鏈索座3固定在滾筒2上。在本發(fā)明中的所述的擊打鏈索1為4條,等距離的分布在滾筒2上;所述的安全擋板7呈“冂”字型結構,安全擋板7的兩支腿通過固定底板9固定在輥道底板10上;所述擊打機構的末端均無法觸碰到安全擋板7的上橫梁和輥道底板10上。當被清理鋼坯11進入到該除鱗機下方時,運轉電機4即帶動輥筒2高速旋轉,擊打鏈索1在輥筒2的帶動下,以30m/s的速度擊打被清理鋼坯11表面,由于離心力的作用氧化鐵皮不但被徹底擊碎,而且由于頻率極高的打擊,終使氧化鐵皮剝離鋼坯本體而離開鋼坯,從而避免了氧化鐵皮的危害。
本發(fā)明的利用以柔克剛、頻率很高的特性,用交流異步電機直接拖動,利用快速旋轉的離心力的作用便能充分在鋼坯表面產生連續(xù)不間斷的擊打力,把氧化鐵皮完全擊打脫離鋼坯,從而便達到了消除氧化鐵皮對軋件危害的目的。以此類推,凡是柔性材料如鏈條鋼條繩、鋼條輪等都可作為擊打材料,只要采用此系統(tǒng)效果都很理想,所以說這種結構對清除氧化鐵皮都屬于此范疇。
以上對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了描述,但本發(fā)明并不限于以上描述。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而言,任何對本技術方案的同等修改和替代都是在本發(fā)明的范圍之中。因此,在不脫離本發(fā)明的精神和范圍下所作的均等變換和修改,都應涵蓋在本發(fā)明的范圍內。